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刘百栋 (第2/2页)
东,第一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拓展原来的业务,这第二,就很关键了,他在沪东建立了一个部门,全部是用的新人,准备组建几个大型的停车场和仓储基地。 先看地形,和当地的谈判,然后等黄川回来,马上开动。 他和姚德建的合作很愉快,姚德建也很愿意指点他。 6月下旬,姚德建还亲自到了沪东,和高振强商谈了三天时间。 或者可以这样说,姚德建非常适合当高振强的老师! 从姚德建的身上,高振强看到了更高的视野,学到了弯弯人精细的管理。 刘春林打来的电话一响,高振强就接了起来。 事情不复杂,刘春林说得也很客观,并没有多少刘百栋的坏话,高振强也一下就停懂了他的意思。 这个时候的高振强可是要狡猾得多了,反问了刘春林一句 “刘会计,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怎么说都会得罪人,作为财务主管,刘春林还必须对这个问题要有主见 “高厂长,我认为,如果印花厂有钱的话,是可以借支给兄弟单位的!” “好,你让刘百栋接电话,开免提吧。” 刘百栋很忐忑的占到了办公桌前,接过电话 “高厂长,你请讲。” 电话里高振强的声音很平缓,但不代表没有力量。 “刘厂长,你好,我记得我和你在5月份签订合同的时候,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 你认为黄川和我是不是都违约了。” 这话就很重了! “没有,高厂长,我们一直都按照合同在执行。” “那好,刘厂长,合同上有规定你负责财务吗?你凭什么要给小老板说那些话,把小老板的嘴巴堵上,你不知道他还小?” 刘百栋一些胆怯的说道 “我当时不是看到市场任务很重,账上的资金哗哗的流走,影响生产,就在电话里跟小老板提了一下。 哪里知道,小老板一下子就答应了,还给刘会计亲自打了招呼。” “那现在账上的钱够了吧?” “够了。” “那好,你把电话交给刘春林。” 刘春林的声音一下子响了起来 “高厂长,我在边上,你说。” “好,我说,你记录一下。 马上安排资金把渔业公司的事情解决了,死一条鱼,川娃回来很可能都会发火。 第二,你把厂里和刘百栋厂长的合同拿出来,找张国元老师见证一下,把我们厂需要付出多少钱给他算一下。 刘百栋就暂时停止工作,由徐学林代理印花厂的厂长位置,注意,是管理位置。 刘春林会计,如果你找不到主办会计的位置,你就辞职吧。 我说清楚了吗?” 刘百栋面如死灰“听清楚了。” 徐学林声音比较清楚“知道了” 刘春林和其他的都答道“清楚了。” 光二把头靠近了电话,大声说 “高哥,我要把一楼整下来,缺钱哦。” 高振强笑着说 “光二,要多少钱你直接跟刘会计说,川娃这次在外面赚了很多钱,随便用!哈哈。 史万民在边上没有?“ “我在,高厂长。” “你先把三和镇的饲料厂的地皮拿下来,黄川这次在国外引进了一整套的饲料生产设备,可以年产50万吨,算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其他的就等他回来再说了。 其他你还有啥要求没有?“ 史万民高兴的回答到 “没有了,高厂长,谢谢你了。” “另外,刘百栋今天和徐学林交接班后,坐飞机到羊城,在鞋厂里去给姚德建老师学习一段时间吧,你的眼界实在太低了!” 刘百栋...... ...... 高振强曾经和黄川一起聊过刘百栋的事情。 刘百栋这个人,作为一条生产线的管理员是完全够格的! 不管是事业心还是勤奋度,都是有口皆碑的,但是,那一代的工作者,格局和眼界或多或少的都有那么一点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带到工作中去,再经过人为的放大,那就直接关乎公司的命运了。 黄川的安排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就必须是姚德建! 湾湾人的管理传承贯穿许久,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又在世界各地寻找到了新的提升点。 ...... 在等史万民他们离开后,高振强又重新给刘百栋来了一个电话,两人谈了很久! 以刘百栋的智慧是能够感觉到高振强和黄川的心思。 这一次绝对不是害他。 从一个国棉三厂的工人,到独当一面的厂长,刘百栋自身也感觉到了管理知识和手段的缺乏。 商谈过后,刘百栋愉快的和徐学林做好了交接,放下了包袱,踏上的羊城之旅。11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