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家事 (第1/3页)
帝国历853年,对撒加塔伊诺帝国而言,是风调雨顺、波澜不惊的一年。除了帝国内部,大小贵族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大打出手;除了南方诸省,惯例性地上报弯刀海的海盗屡屡入侵海岸,顺便要求帝国大幅减免当地税收;除了北境和新拓地零星传来,被当作奇谭怪论的蛮人入侵、魔物袭扰、异教徒边衅,种种之外,总的来说……是这样。 要说不寻常的,也不是没有。 譬如一个多月前,风流韵事常为人津津乐道的多芬子爵,就在大剧场门前遭到明目张胆地刺杀——未遂。官方说法,是和平温良的敏塔-阿玛多瑞斯居民对此惊诧莫名,帝国征服反应及时,严厉抓捕清理社会败类,治安状况为之焕然一新。实际举措上,警务总监安排属下的治安官,与贵族们的私兵一起在城区内日夜巡视。撒加河南岸,泉之门和月之门之间的高档居住区,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执行严格的门禁制度。皇家军队也在皇帝命令下进行了调防,按照镇压暴乱的级别驻扎到城市各个关节点。全副武装的士兵,足以熄灭任何乱中牟利的念头。敏塔岛,依靠对接撒加河北岸的两座浮桥,以及沟通南岸因精灵参与建造而知名的石桥月桥的管控,成了一片与愚民氓流隔绝的世外之地。而每个朝代、每座城市都少不了的地下社团,此时的活动范围被压缩到敏塔-阿玛多端斯北岸第二城墙内的老城区、以船码头为标志物的水城,这两个狭小区域。一些恶名昭著的帮派分子、暴徒,甚至被迫躲避到比耶夫河与撒加河交汇地带,市口萧索的东北城区去了。 不过真正的上流社会,对此并不怎么在意。坐着带有家族徽章的马车,他们依旧能自由地在城市中穿行,丝毫没有受宵禁的影响。在社交场上,倒是对刺杀的缘由颇多揣测。姆格楞伯爵的人马授命将其引到爱怨情仇上的意图,对消息灵通人士们而言自是嗤之以鼻。有些人提到了托斯莫玫瑰战争,还联系到皇权与封建领主权之间的百年恩怨,多芬子爵的处境倒是因此多少收获了些同情。然而贵族间睚眦必报才是主旋律,若是他除了讨可怜之外没有其他的回应,当下还在观望的可是会蜂拥而上对他落井下石的。一个子爵领看着并不起眼,作为皇帝的私生子获得的权力也不充分,不过蚊子rou也是rou不是——繁衍了数百年的帝国贵族家族中,身无立足之地的庶支多的是呢。 帝国的风俗节庆,传承自人类最初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的时代。具体的位置,到底是施特拉森、海斯勒姆还是哈尔姆希卡德虽然众说纷纭,实则已难以考证。不过人类是被古精灵帝国带到这里的,这一点倒是没有争议。在精灵的文明分裂衰落后,曾经作为附庸的人类摆脱了精灵的奴役,经过几千年的繁衍扩张,不知付出了多少奉献牺牲才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权。在此过程中,古老传统的节日无疑是文明凝结的象征之一。在年度交接的日子,象征除旧迎新的沐浴以及随后连续数天滥饮狂吃的放纵,撒加塔伊诺的贵贱贫富都无法免俗。给孩子准备麦芽糖礼物,街坊邻居相互道贺的走亲访友,还有被私底下称为男性折磨日的返亲,种种等等则是具体到各地的细节。 即便是皇帝本人,在他牢不可破的都城(实际上敏塔-阿玛多瑞斯在帝国历史中曾多次因内外勾结而被攻破),要阻止首都的帝国臣民放弃新年节庆也是会成为众矢之的的。所以,明里暗里对与桀骜跋扈的领主派系狼狈为jianian勾结在一起的地下社会后,威廉姆十四世很明智地在临近节日的前十天解除了宵禁。于是一切就都恢复了正常,仿佛大剧场的那场浴血厮杀从未发生过。 为了安抚在刺杀中受惊不少的多芬子爵,皇帝漠视了家人、亲族对他的劝告,再次邀请他的私生子参加节日前的宴会。这场持续三天三夜的帝国最高级别的交际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旧年最后一夜的狂欢。而借助这个机会,皇帝的家人将难得地欢聚一堂。 皇帝的祖父,被民间蔑称为‘再来一桶’皇帝的弗朗茨六世,因为内忧外患,四十九岁的年纪便郁郁而终。皇帝的父亲,深受民众喜爱的快乐帝、小丑帝布莱兹八世,虽然活到了五十三岁,且妻妾、情妇一大堆,子嗣却也不怎么兴旺。或许是吸收了这两位的经验教训,继位的威廉姆十四世皇帝一方面从质量和数量上不断扩充他的后宫规模,为皇家的繁衍昌盛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他本人非常重视自身的保养,日常生活极为规律。 迄今为止,皇帝正式的配偶包括一位皇后和四位皇妃,登记在皇室起居录上的妾媵也达到了两位数。而拥有皇帝血统的子嗣数量,更是一个国家级的机密。单就当下具有继承权的子嗣而言,已经有十一人之多。这还是去除了小产、夭折的不幸情况后的数字。原则上,只有皇帝与法定的正式配偶的后裔,也就是威廉姆十四世的一妻四妃生育的子女,具有皇位的继承权。但帝国历朝历代,不乏没有合法子嗣,甚至是直接跳开合法子嗣,由妾室生养的庶子登基为皇的案例。像多芬子爵马克西米利安,就是被皇帝认可为具有皇室血统的家庭成员。只不过在被认可的同时,作为交换条件,也宣布了他放弃皇位继承权的决定。 顺便多说一句,马克西米利安-多芬-克里斯坦森之所以被称为庶长子,并非因为他是皇帝非婚生子中最年长的一个,而是由于他是皇帝诸多私生子中,最先被承认并赋予克里斯坦森的姓氏。马克西米利安-多芬-克里斯坦森的后裔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皇帝的姓氏,如果没有意外,应该会取用多芬作为分家后家族的新姓氏。 遵照往年的惯例,威廉姆十四世的皇家新年宴会在敏塔岛西端的船宫举办。这个维特尔斯(Wittels)皇朝时期建造的宫殿,借用了撒加河在岛末端新淤积的土地。虽然面积不大,却享有饱览两岸美景的优点,因而为历任皇帝所喜爱。新年宴会的传统,源自古代人类社区的领袖在新年到来前与民众一起预祝来年丰收和好运的活动。不过时至今日,能进入皇宫与皇室嬉笑言谈的,早已不是当初淳朴的农人。据说为了拿到皇帝亲笔所书的请柬,某位追名逐利的伯爵在今年内陆续向宫廷贵族和大臣进献了价值约三千奥瑞的礼物,最后只换得宴会上不足一分钟与皇帝交谈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说,新年宴会已经占据皇室和宫廷不小的一块收入了。 穿过麋鹿宫和萨萝丝宫之间的宽阔大街,便来到船宫前的甬道。船宫由于建在淤积地上,虽然底部已由术士使用土系魔法进行固化,但为了减少沉积的影响,多采用砖木结构。只有底下一层,以及地面的第一、二层,采用了较多的传统建材——石料。之所以取名为船宫,是因为三层以上木柱和挑梁的架构,与坠星海的大型海船相似。另一方面,宫殿的外形也被整体设计成船的艉楼半弧形的架构,朝向撒加河。主要宴会区,在宫殿最上层面积足有两阿彭德(Arpend)的大宴会厅。甚至单单这个厅也塞不下所有宾客,周围大小厅堂,以及船宫顶层高挑的开方式走道和阳台,都成了贵族们交际娱乐的场所。 已是晚八点的时刻,早就知道这些贵族超越了满足口腹之欲阶段的皇帝,早早地结束了宴席。皇室主管分派仆人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