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之龙_第七章. 异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异端 (第1/3页)

    “我看着我子民,他们食不果腹,饥饿难耐,他们在冬夜的寒风中凄号。我向父祈求一餐的食物,向父祈求遮身的干草,父没有回应。然后我知道,给我的子民安逸,这是我的职责。我的罪,不应由父来承受。”

    ——摘自《瓦希德之章》

    阿布德-拉扎格,原考伊科的教区执事,现在则是考伊科流亡队伍的后勤总管,脚步沉重地踏入营地中央的帐篷。长达十天的艰苦旅程,加上一个月的锱铢必较的讨价还价,受够了冷嘲热讽,这座帐篷最后一点昭示教廷荣耀的装饰性丝带,在雪月的寒风中颤栗,似乎马上就要被吹散似的。因为穿越灌木丛、草甸而被刮破的口子,虽然被虔诚的信徒用麻布、毛毡精细地缝补过,却也让它外貌的庄严荡然无存。它的四周是四百多个材料各异的帐篷、地窝、草棚,以这里为中心,绵延散布在周边一弗龙的地域。

    即使树立的位置经过严格的规划,也掩饰不住那种浓厚的败落气息。从阿布德的穿着,也能看出这支队伍的处境。往日里依靠地方的名望和教廷赋予的地位,他一直过着舒适的生活。不说衣物务必丝绸锦缎,至少麻料也必须是火麻、细麻之类的精织品。可现在,为了保暖,他在外面套着了一件内缀麻布的羊皮,里面的冬衣则是开了口子又重新缝起,鼓鼓囊囊塞了一团又一团旧布。那些曾经显示自己身份的华丽衣裤,早被剪碎了当此类保暖用的填充物了。

    “使徒,我可以进来吗?”他在门口谦卑地请求。

    “进来吧。”是那浑厚的嗓音,而不是主教的。阿布德感觉一阵轻松,却又有点遗憾。有过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考伊科的流亡者非但没有怨恨令他们失去圣骑士哈木札,甚而失去了家乡的瓦希德-阿祖维,反而将他视作神行于地上的使者,能识别善恶预见未来的圣徒。这让阿布德感到信服,却也发自内心地敬畏。

    拉帘进门,里面也如同其他的临时居所一样的寒意逼人。无论使徒还是骑士,都能使用神术来取暖。但自从十天前出现第一个冻伤致死的案例后,瓦希德就坚决拒绝自己或是任何人他的帐篷升温。这每日有次数限制的福利,被用到老人妇孺聚居的地方了。

    此时,瓦希德端坐在一条素色的祈祷毯上,他的双眼在幽暗的室内如同深潭般清澈,又如同宝石般闪烁。

    阿布德深深地俯下身。“我们的粮食不多了,主教阁下。请惩罚我的无能。”

    “阿布德,早就说过,我已自愿放弃凡间的教廷所赋予我的任何职务。唤我的名字,或者称呼我在神前的身份即可。”

    “是的!使徒。”真实含义的使徒,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之眷属,而是领受神意背负差遣者,脚踏荆棘的徒者。

    “而且我的追随者缺衣少食,是我的责任。你的职责只是公平地分配我所拥有的。难道说,你有违自己的良心,窃取了孩子手中的最后一块面饼,婴儿嘴里的最后一口麦粥?”

    阿布德猛地抬起头。“如我有这样的恶行,就让大地立刻裂开个口子把我吞了,让深渊的烈火烤灼我的心肺,让我的灵魂永世不得进入神的国度。”

    虽然依旧年轻,言行举止却如同看过世纪交替的睿智者一般沉稳的瓦希德-阿祖维沉默了一会儿。“我相信你。”这句话,对于阿布德而言不啻于圣音。“既然如此,你又何罪之有呢?”

    瓦希德站起身,走出闭塞的帐篷。外面,一些妇女、老人正在收拾谷物、晾晒野菜。不远处,男人和青壮在砍伐树木,准备晚上取暖的木材。虽然士气尚好,但不少人身体和脸庞还是透露出饥饿带来的羸弱。

    离开考伊科的时候,他们带上了所有能带走的粮食。但毕竟是离家远行,大部分人又没有经验,没把谷物做成便于携带的干粮。艰辛的旅途后,其实已经接近断粮的境地。幸运的是,他们终于离开人烟稀少的地带,来到北方传教区最富庶的阿苏夫主教区(Arsaf,deEPISCOPIREGIO)。也只有这里,拥有足够的富裕粮食供给多达四千的流亡者。

    阿苏夫主教区连接着阴影森林昂布瑞拉(Umbrae)中开拓的北地,包括考伊科主教区在内,阿布威亚(Abuvio)冰蚀山脉南麓的平原教区,也是通往本土的冰雪大道的入口。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枢纽,其人口超过战争前的考伊科两倍,达到一万两千。其首府阿苏夫就有四千多居民,是北方传教区最大的城市。

    考伊科的流亡队伍,眼下驻扎在阿苏夫主教区的西侧,一个叫海尔拉的村庄。当然,村民是不会让数量如此庞大的一群人直接进入村子,即便是对方表明了共同的信仰也不行。偌大的帐篷营地,就建在村子外的一片休耕地上,就是村民最大的善意了。海尔拉人还允许考伊科人在公共林地收集木柴、果实和野菜,代价是瓦希德-阿祖维提供的一件黄金祭器。这件祭器被当成海尔拉的一年一度的供奉,早早地就随着交税的车队送进了阿苏夫城。

    一半是因为之前友好的交易,一半是对处境不佳的父神信徒的同情,最初一段日子流亡队伍从海尔拉那里顺利地交换到粮食,还有过冬所需的干草、麦秸。但自从去阿苏夫城的队伍回来后,村民的态度顿时变得冷漠。即使是最富同情心的妇女,也开始躲避派去交易的考伊科人。一些显然不是淳朴村民的陌生人出现在营地周围,用面包、干饼引诱在外的考伊科流亡者回答他们意图叵测的问题。阿布德-拉扎格等流亡队伍实际的管理者,预感到一些不好的事即将发生。

    根据阿布德的统计,营地的存粮即便是集中起来,按照人头数统一派发,至多也只能坚持四五天了。照这样下去,是熬不到圣历的新年了。难道同为父神教徒,而不是异教徒,竟要考伊科人忍饥挨饿地度过庆祝光辉重现的节日吗?

    “看来我,必须要去一趟阿苏夫城了。”背对着补给官和他的随从骑士的瓦希德平静地说。

    “不行!”里面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考伊科主教走访阿苏夫城,寻求同道之谊也好,祈求也好,换的富裕的阿苏夫主教的援手或许是如今最直接的解决之道。总计三千六百人的流亡队伍,所需的粮食补给只有来自教区内物资集散地的阿苏夫城。他们所携带的财物,是否足以购买到这些物资,也需要考伊科人的首领与阿苏夫教区的高层直接谈定。但是,阿布德-拉扎格总觉得瓦希德此行存在风险。海尔拉村民的变化,一定有人授意指使。这些人并没有露面,却又实际给流亡者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其恶意昭然若揭。

    阿布德拜服在地。“使徒,如果您是担心我们之中有人心存怨恨,抑或是丧心病狂地想要用您换取阿苏夫人的施舍,那您尽可放心。所有人都知道留在考伊科的那些怀疑者的下场,对您再没有任何怨意。”

    “哦!”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阿布德谦卑地向使徒请罪。就在前几天,一小队考伊科人追上了流亡的大队。他们饥羸惶恐,担心使徒将他们赶走,因而恳求阿布德替其隐瞒。阿布德考虑到使徒忧心的事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