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援军 (第2/2页)
方军队就直接奔溃了。 不得不为之啊,但愿战争可以早日平息吧! 秦颉正待回头返营,毕竟眼不见为净,而且他也需要以更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张曼成。 但是与往常不同的是,一声喊叫声让本该进帐的秦颉止住了步伐,回头问道:“你说什么?” “后营谁来了?” “禀太守,我军后方突然来了一千多身着汉甲的部曲,领头的将领还说有要事相见。” 那名前来通报的士兵恭敬地回复道,眼中则流露出了一抹惊喜之意。 “汉式的甲胄吗....“秦颉喃喃着道,显然他也知道这一千多着汉制铠甲的部曲是友非敌的可能性更高。 但是还是要见上一面才能判断对方究竟是友还是敌。 ”带我去吧。“ ”诺。“ 汉军后营,一个骑白马、身着赤色将军铠,长发及腰的少年正一脸惬意的等着秦颉出来,其旁是顶着大光头,浑身散发着煞气的持戟大汉,而其后是整装待发的一千甲士。 这一行人正是远赴南阳的凌云军,在赶到南阳后,凌云第一件事就是派遣人出去打探消息,结果秦颉领兵讨伐时为了稳定民心,所以几乎传得很开,所以凌云派遣出去的人也很轻松的就从百姓的口中打探出了战场在哪。 宛城吗? ”这倒是比我想象中的快的多。“ 凌云看了眼前方那坚固的寨墙,记得在皇甫老将军那也看到过,不过很明显,这里的寨墙建的没有皇甫嵩建的坚固,还有那些壕沟也不算深,显然,秦颉在征讨黄巾军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所以这营寨是匆匆间完成的。 事实上凌云也说对了,起初秦颉领着一万余精锐郡兵自以为足以将张曼成军击溃,再加上为了稳固民心,提高士气,所以一路上也是大张旗鼓,然而结果却是和秦颉想的不一样!尽管觉得已经十分高估了张曼成的势力了,毕竟前任太守就是因为张曼成而战死,但是最后他发现他还是低估了张曼成了。原以为己方有一万五千的精锐,但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有十万大军,虽然大都是农民组成,但是架不住对方人多啊,毕竟士兵再精锐也双拳难敌四手! 没有料清敌情,加上行军路上大张旗鼓,秦颉军在快到宛城的路上就看到了已经早候在那里的张曼成,并且在吃了大亏,匆匆丢下几百具郡兵的尸体后,秦颉无奈的只能选择搭建大寨,而搭建期间还有张曼成派来的杂牌兵sao扰,所以为了以防万一,秦颉还不得不分出一半的兵力防备张曼成大军一拥而上,所以大营的建造速度也就慢了下来,虽然有在时不时的加固着,但时日毕竟较早,然后也就成为了凌云眼中的这座不算太坚固的大寨。 甚至当初若不是张曼成有想将己方彻底留下的想法,而己方精锐,农民兵留不下他们,张曼成也不想消耗他那好不容易凑来的黄巾精锐,恐怕就连这大营都很难有时间建立的起来了。 突然,大寨人群一阵sao动,凌云眼神微微一动,来了。 果然,一个身着银白铠的三十多岁的白脸长须的中年将领缓缓从人群走出。 近了,那将领也看清了凌云,不由心里暗叹,好一个英武的少年。 拱了供手,那将领客气的道:“阁下是?” 凌云闻言,也赶紧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对待这些老长辈,可不能失了礼数。下马后,凌云连忙回之一礼,然后一脸肃然的看着那名中年将领道:“想必阁下就是秦太守,在下是凌云,凌龙渊,是奉皇甫老大人之命前来帮助太守的。“ “哦,难道你就是那名在颍川战役击杀波才的少年英才!” 这会轮到秦颉惊讶了,倒是凌云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疑惑地想道,皇甫嵩不是把自己的功劳给抹除了吗,怎么还有人知道是自己击杀了波才。 然而事实上,颍川一战在一月前早已经为世人所知,而其中于万军当中斩杀波才的那名骁将也是名扬天下,只是皇甫嵩在捷报中也语焉不详,说是只清楚那名少年是凌,但具体叫什么并不清楚,因为在战场结束后,他就离开了。 所以秦颉根据凌云的姓,以及凌云认识皇甫嵩这些线索,推断出了这个结论,而凌云这一月都窝在一个小村庄里练兵,也不清楚这件事,他还以为按皇甫嵩的性格是不会留那么一手的。 当然,凌云惊讶归惊讶,心里也挺开心的,毕竟这样的话自己取得秦颉的信任就方便许多了,当即,凌云谦虚着道:“秦太守太高看在下了,都是运气好,运气好啊。” 秦颉闻言更是高看了凌云一眼,胜不骄,是个好苗子。 “回我账内一述吧。” 既然已经可以确认对方的身份了,秦颉也就不打算在外面跟凌云站着说话了,一来显得没礼数,二来也是有张曼成这个隐藏的威胁在。 凌云闻言,也道:“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恩。”见凌云又如此识礼数,秦颉不由对凌云的印象又高了几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