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_140章 放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0章 放榜 (第2/2页)

中年龄最大的两个人,还是大多数人的师兄,自然算是所有人的兄长了。

    “没事儿,某家已经派人去看了,等有了结果回来汇报的。”武敬笑着说道。他是个管家婆似的人,这种事情自然早就安排妥帖。

    “那不着急。”郭嘉道:“倒是算学的最后一题,你们做出来没?”

    “做出来了。”徐庶开口道。

    “当真?”郭嘉猛地坐了起来,看向徐庶。

    徐庶默默地点点头道:“昨夜做出来的”

    “怎么解出来的?”高尚也很感兴趣。

    “确定现在说吗?”徐庶挠了挠头问道。

    “说说看,我等也很感兴趣!”刘云也没有做出来,所以也很感兴趣。

    “那好吧。”

    众人在解数学题的时候,青云墙这边,人群忽然sao动起来。

    不远处,一个小太监在一队士兵的护卫下,快步走向青云墙。与此同时,董明、孔融、蔡邕等人也陪着刘宏,站在了皇城上。

    “这一次辛苦诸位爱卿了。等殿试结束之后,诸位便休沐几天如何?”刘宏笑着说道。

    董明闻言摇摇头,道:“谢过陛下了,不过臣倒是不需要休沐。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哦?什么事情?”刘宏好奇的问道:“是变法的事情吗?”

    “回陛下,正是。”董明一脸平淡的回道:“如今要着手做两件事,一是度量田亩,二是军屯。这样来年施行农业改革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放手去做便是。”刘宏回了一句。

    “臣知道了。”

    “对了,各州设置学院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刘宏忽然问道。

    “六月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挺好的。”

    君臣一问一答的功夫,小太监已经将榜文张贴完毕。士子和游侠们,连忙上前,争先恐后的观看。甚至还有推搡,还有谩骂。

    不过很快就变成了另外的声音。

    “一百三十七!某家天水姜湛!”士子中有一人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就在榜文正中,一百三十七名,天水姜湛!立刻高声疾呼,任谁都听得出来他游多么的兴奋。

    城楼上,刘宏见状很是开心。这些士子表现得越是激动,就说明这些人对科考这件事越是重视,同时也说明这些人是心向他老刘家的。

    “这位是?”刘宏对姜湛的表现很是满意,立刻问了一句。

    对于通过考试的这三百人的资料,董明靠着自己的过目不忘全都记了下来。听到刘宏问话,他不假思索的说道:“姜湛,天水郡人,出身天水豪族姜家。姜家旁支,建宁元年生人。自幼拜访名士,长于经学。同时因为出身姜家,本身也有不错的武艺,称得上是弓马娴熟。算是这一届中文武双全之人。”

    “自己考的?”刘宏听到姜湛的出身之后,眉头皱了一下。

    董明知道刘宏的意思,闻言点点头道:“是自己考的。”

    说着不等刘宏继续问,便解释道:“关西的世家和关东世家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他们的名额很少。姜家并没有名额。”

    “那就好。”

    这个时候,青云墙前的人已经看完了榜单。总共也就三百个名字,看完也就一会儿的事情。有考中的士子,自然很是兴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有看了几遍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泪洒当场的;还有完全不相信自己没能通,以头抢地表示不满的

    众生百态,都被城楼上的众人看在眼里。

    “有辱斯文了。”孔融轻声说道。

    董明闻言没有反驳,蔡邕也没有,因为这根本就不用反驳。他孔融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来参加科考的士子,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都是寒门士子、世家偏远旁支子弟。科考可能是他们这辈子遇到的第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

    不管表面上再怎么云淡风轻,可是真到了张榜的这一刻,一切的伪装都被击碎了。毕竟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在洛阳艰难的生活着,所有的一切还不是为了榜上的一个位置?

    孔融见没人搭理他,还有些尴尬。

    “第一名是何人?”刘宏问了一句。

    “眼下排名第一的是郭嘉。”董明回道:“不过最终排名还要经过殿试,由陛下决定。”

    “前三甲除了郭嘉还有何人?”刘宏又问了一句。

    “冯翊人张既是第二名,颍川人徐庶是第三。”

    “颍川也有人参加科考?”刘宏来了兴趣。

    “嗯,郭嘉也可以算是颍川人。”董明继续回道。

    “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