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3章 要变天了 (第1/2页)
十年内见分晓? 不,用不着十年。 反物质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已经被他实现,而超级对撞机的建造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刘峰预期在1年内就能初步完成各项设备的生产以及安装工作;然后最多再有1年时间,就会完成这些设备的调试和试验;届时,2年内,整项生产工程就能实现投产。 至于反物质发电项目,那就更简单了。 若非刘峰非要借鉴磁流体发电的模式,而是直接采用烧开水模式的话,可以直接照搬核电站的那套发电模式就行,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攻关研究。 三大应用项目当中,唯一的难度,也只有反物质发动机的研发,毕竟这个项目同飞机发动机一样,需要极其严苛的生产材料和加工工艺,但在两年内,想必完成技术验证机的设计生产,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再加上一个早已经研究成功的反物质炸弹,从大的方向来说,反物质工程的三大项目,基本上就能交上一个完美答卷了。 而且,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整个反物质工程能够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只有反物质发电,而这项技术反而相对简单…… 到时候,可以将发电项目当成可控核聚变技术公布出来,只要不公布具体的技术细节,华国说这东西是可控核聚变发电,就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正如同华国别具一格的氢弹构型一般,其他国家也只会怀疑华国采取了独有的技术,转身对本国的可控核聚变事业追加更多的投资! 采访皆大欢喜。 到了下午1点50分左右,刘峰便在工作人员的接待下来到了芳菲苑,这里是钓鱼台国宾馆的17号楼,专门举办大型会议、新闻发布会的地方。 然而,这一场会议却没有任何新闻记者出席。 因为这场会议,关系到了未来数十年华国武器装备事业的发展,而能够参加这场会议的人都经过了极其严格的政治审查,会议的内容也严格保密,更不会对外公布。 当然,与其说是华国武器装备事业的讨论会议,倒不如说是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国家高官以及军队高层人物,近200人联合起来的对刘峰提出的各项意见的严格审查。 “荒唐!航母的发展计划早已经形成了共识,怎么能够因为小儿之言就要推翻,重新论证!” 一位剑眉英朗,头上却秃顶的航母专家就忍不住和身边的朋友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自从月前接到通知的时候,王秉坚就已经不止一次在朱英富总师面前抱怨了,然而每一次都无疾而终,这一次看到了刘峰这位正主,他能有好脾气才怪。 “不仅只是你们的航母计划,就连我们的5代战机以及6代战机,都被重新推翻了计划!” 某位战斗机设计师也忍不住抱怨道。 “什么,老黄,你们的战斗机计划也被推翻了?” 王秉坚剑眉一竖,越发惊讶。 “没错,除了航母和战斗机以外,我听说还有华国航天、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其他部门的计划也因为这家伙的建议被推翻,重新进行论证!” 黄景辉摇了摇头,继续爆料着。 “荒唐!姓刘的这家伙,到底想要干什么!” 王秉坚挑了挑眉,视线转向了主席台上的那个正襟危坐的身影,嫉恶如仇, “耽误了国家的军备发展,他吃罪得起吗?” 吃罪不起吃罪不起他们不知道,反正和王秉坚一样闹情绪的设计师还真不少。 早在旬月之前,这些人就接到了会议通知。 然而,当他们意识到这项会议真的只是刘峰一个人的舞台的时候,内心的情绪就仿佛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在会议还未开始之前,三五成群,议论纷纷着。 这可是大国工程的决策,然而真的太荒谬了,简直就跟儿戏一样! 只因为刘峰一个人的提议,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决策制定的上层,竟然又重新将计划推翻拿出来详细讨论! 这位刘峰刘教授,不是与国有功的大英雄,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 慎之慎之! 会场内,纷纷扰扰。 “咳咳,” 墙上的时钟指向了下午两点,于是刘峰清了清嗓子,和坐在第一排的大长老以及刁同志等人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道,“大家请静一静,会议正式开始!”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满意的点了点头,刘峰进入了正题: “相信大家已经提前对今天的会议主题有了认识,这里我就不再多做阐述,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首先,对于未来20年内,华国对高端武器装备如航空母舰、五代战机、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急需,想必在场的各位都没有异议。” “我和大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了这些装备是否能够支持20年后国情的需要,是否能够跟得上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这20年内,是否需要大规模发展的问题。”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无论是在信息时代还是在星际时代,这种东西都不会过时,这一点,我和大家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暂且不用讨论。” “而对于航母来说,我和大家的分歧在于:未来20年之后,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航母!我的回答是:不需要!但考虑到现阶段国家经济的发展形势,20年内,我国的海外利益需要一只远扬舰队进行威慑,因此,在这段过度时期,我认为需要而且最多只需2艘航母。” “至于5代战机,我的观点和航母一样,都是为了应对现阶段的形式才开发出来的,同属于过度时期的需要,不需要进行大规模发展!” 诺大的会场,除了翻看资料的声音以外,就只有刘峰一个人做报告的声音。 一边听着刘峰的报告,一边认真地翻看着手中的文件资料,有的人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也有的人疑惑不解,但更多的人确是发自内心的抵制和不认同。 尤其是以航母设计团队和战机设计团队的人员来说,一个个都皱着眉头,心里老大不爽。 他们也承认,刘峰确实是非常优秀的科学家,甚至担得起数十年来最优秀的科学家之称。 但你只是一个搞材料和物理理论研究的人,既不是他们的同行,也没有参与过这些方面的研究,哪儿来的资格对他们的研究进行置喙,又凭什么大言不惭地在这些方面影响到上面的决策? 难道就凭这几页简单的技术资料不成! 然而,在场却没有人站出来质疑刘峰,因为他们都想知道,这位华国科学界的‘爱因斯坦’到底会有怎样的高论来维护他的观点。 深吸了一口气,在弥漫全场的不解、质疑和猜测的氛围当中,刘峰坚定了信心,继续阐述自己的理由。 “因为我们的未来即将迈进星际时代!” “我敢确定,5~10年内,我们的第一艘反物质动力宇宙飞船就可以升向太空!” “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