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给宋国献策 (第1/1页)
此刻秦正也一直没有说话。 他看着宋康王的表情,突然间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落寞。 毕竟,一个国家,就这样即将被灭亡。 作为君主,他心里实在是痛啊。 所以这几天以来,宋康王不断的找人发泄,以武力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可惜,发泄只是一时的,最终还要面对这样的烦恼。 他要成为亡国之君了。 “哎!” 宋康王感叹,看了秦正一眼,然后端起一碗水,喝了下去。 “宋君,你想救国吗?”秦正最后问道。 这一问,宋康王愣了愣,这还要问吗? 就救国,那找你来做什么。 “孤自然是想。” “那你行动了吗?” 宋康王摇头,四国攻打宋国,宋国救算有三头六臂,也打不过啊。 他行动,关键是宋国正的那么实力,要是真的有这个实力抵御四国进攻,那宋宋国真的可以横扫天下了。 “那你想以文救国,还是以武救国。” “目前的形式,当然是武了,文能救什么国。” 宋康王打量了一下秦正,感觉这小子,不过就是忽悠人而已。 问的都是什么问题。 就这问? 但是,其实不然,秦正这么问,是有道理的。 他要挖掘宋康王内心的潜力,那种救国的潜力。 如今,宋康王已经认定宋国必败,失去了信心。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心,就算是秦正怎么说,都不能发挥到一个人的极限。 人们都说,一个人狠起来,连自己的害怕。 秦正要做的,就是先让宋康王狠起来,让他疯狂,失去理智。 目前敌人已经到了宋国地界,宋国也好不得不面对。 最后,如果怎么选择,就要让宋康王去选择。 “大师何意?”惠盎也不明白,立即问道,这以文救国是什么,以武救国又是什么? “众所周知,宋君好武,并不好文,但是宋君为何要重用惠盎上大夫?” 秦正直接说道,他并不忌讳这些东西,直接说道。 当然秦正知道他们两人的故事,但是知道的并不多。 比如惠盎的御上之术,秦正不过看到一些野史有点记录而已。 宋康王似乎陷入了回忆。 他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惠盎的时候,那个时候惠盎还是一个书生。 惠盎此刻也是陷入了回忆之中。 没有想到,自己来宋国已经有十多年了。 宋康王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当初他见到惠盎的第一句话。 当时我记得我说: “我喜欢的是勇武有力的人,不喜欢行仁义的人,你快走吧,我不想听你的废话。” “当时我给君上说了道术……” 两人陷入了回忆中。 当然,秦正说这个,并不是让他们回忆。 “当初宋君能够接受文,接受一个书生,那么,现在,还请你回答,就当前的形式,你认为以文救国,还是以武救国。” 现在是救国,而不会治国。 这让宋康王,也是很难回答 “现在以武自然是不行的了,但是以文,我们由没有更好的办法。” 宋康王从回忆中回过神来。 秦正想了想,然后说道:“我这里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宋君愿不愿意。” “哦?只要能够救国,我自然愿意。” “如果宋君想要救国,目前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答应成为齐国的附属国。” 秦正说完,宋康王和惠盎都大吃一惊。 如果成为附属国,那和亡国有什么区别? “秦正大师……”惠盎怒道。 “齐国?不说对方愿不愿意,但是这绝对不可能的。”宋康王站立起来。 脸色大变,微微一怒。 “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难道宋君连勾践都不如吗?” “那是勾践。” “如今宋国遭秦国和楚国大军压境,齐国是最不愿意见到宋国被秦楚瓜分,自然会同意宋国的请求。” 秦正仔细的分析道。 “如果宋国主动找齐国,说明事情,那么宋国还有机会,一旦亡国,城池被瓜分,想要复国,基本上就没有希望了。” 秦正的话,很是明显,成为附属国,那么就有机会翻盘,但是一旦亡国,就什么都没有了。 “就算齐君答应,秦国和楚国能够退军吗?”惠盎说道,如今秦国和楚国,箭在弦上,而且秦国的犀首,楚国的田忌,现在他们正在向着如何立功,他们一定不肯放手。 就算宋国得到齐国的帮助,那又如何让这两个强国退军。 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秦正已经思考过。 “齐秦楚,这三国,你认为,那个国家的实力强?”秦正反问惠盎。 惠盎沉思了一下。 “三国实力相当。” 其实惠盎知道的也不多,不过现在天下的大势而言,这三国实力的确不相上下。 “如果宋国主动附属于齐国,那么魏国定然会退兵,甚至有可能会和齐国一起联军,如此以来,齐魏宋三国联军,而秦国和楚国,他们是单独行军,必然会忌惮。” “这不过是你个人的想法而已啊。” 宋康王想了一下,好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关键如今的情况,齐国能够答应吗? 难道要宋康王去委曲求全? “难道宋君想成为亡国之君?” 宋康王摇头,他真的不想成为亡国之君。 “只要宋君能够答应,我愿意效犬马之劳,帮助宋国躲过这场危机。” “你真的有把握?” “嗯。”秦正点头。 “那你想要获得什么?”宋康王问道。 一旦宋康王答应,那宋国就成为了齐国的附属国,没有了实权啊。 秦正为了什么?为名?或者为利、 这些宋康王都给不了了。 “宋国与我有渊源,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宋国救这样被灭,如果我阻止了场战乱,我墨家在这天下的地位,岂不是要提高?” 秦正说道,的确如果他能够阻止了这场战乱,那么秦正的名声,定然会提高。 而随之,墨家的地位,在诸子百家中,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宋康王想了想,他看了几眼惠盎。 到底是要成为亡国之君,还是委曲求全。 这一时间,让宋康王很难选择。 但是这个时候,宋康王想起了秦正刚刚说的,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 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勾践? “宋国的盛衰荣辱,就看宋君的抉择了。”秦正说道。 宋康王抬起头,看了一下远处的天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