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节 解脱 (第2/2页)
尚唬住了,只当他真是什么世外高人,因此听苏姑娘相问,便也凝神倾听,那和尚静静瞧了苏姑娘片刻,忽地轻叹一声,说道‘我佛家讲人有七苦,姑娘是仙家人物,若仙缘深厚,便可得脱生老病死之苦,但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三苦,便是仙家人物也不得脱,我观姑娘是大有佛缘之人,我佛慈悲,大开方便之门,有无量法可破执念,解痴心,救众生脱离苦海,只是姑娘心中羁绊颇深,六根不净,难得解脱,若要不受此苦,只能紧握智珠,疾挥慧剑,斩却三千烦恼丝,心与此身脱红尘,从此便可得大逍遥,无忧无惧也。’” 春云说到此处,又是长叹一声,接着道:“我听这和尚越说越是不对,居然要劝苏姑娘出家当和尚……,不对,是出家当尼姑,当下便想斥责那和尚几句,让他不要再胡说八道,没想到苏姑娘听了那和尚这一番胡言,居然留下泪来,向那和尚盈盈跪到,泣道‘求大师慈悲,救弟子脱此苦海!’那和尚并不多话,转身便走,苏姑娘站起身来,对我和嫣少主理也不理,迈步便跟那和尚而去。我见苏姑娘忽而鬼迷心窍,忙上前去拉她衣袖,但她是仙家人物,如何能让我拉住?好在那和尚虽是大步流星,但身法并不甚快,我加紧脚步,勉强还能追上,我和嫣少主追了几十步,忽地回过神来,眼见此地离国师府并不甚远,便请嫣少主速去国师府请国师前来帮忙阻拦,只由我紧紧跟着苏姑娘。嫣少主应了,快步前往国师府,而那和尚和苏姑娘足不停步,直走了大半个时辰,来到南城门旁,眼见便要出城门。少主和少奶奶临走时曾千叮万嘱,叫苏姑娘万不可踏出宁都城半步,苏姑娘行到城门口,忽的停住脚步,似乎心生犹豫,那和尚转头瞧了苏姑娘一眼,缓缓道‘心恋牢笼,如何能脱牢笼?’,苏姑娘闻言身子一颤,迈步便行,我见苏姑娘竟要出城,心中大惊,只是我疾奔半个多时辰,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想要喊住守门侍卫,让他们截下那和尚和苏姑娘,可话还没出口,那和尚便带着苏姑娘出了城门……” 叶澜听到此处,皱着眉头对莫瑶道:“当日咱们和婉儿同在大宁寺住的时日着实不短,咱二人每日里只顾跟着明业方丈学那无垢真诀,却是将婉儿撇在了一旁,她终日无所事事,便在大宁寺前殿听僧人讲经,久而久之,竟真将这些佛家之言当了真,咱们离开大宁寺时,她便曾求明业方丈为她剃度出家,被方丈拒绝之后,似乎还颇为失望,我当时便觉得她此举大不寻常,问她时,却被她随口敷衍,没想到她心中一直便没放下此事,这时被一个不知何处而来的不伦不类的算命和尚数语蒙蔽,便让人牵着鼻子出了宁都城。这……,这真是叫人想不明白,阿瑶,咱们太虚门神通近于道家一脉,想来本门功法中亦不乏修心之术,怎地婉儿道心竟这般不稳?虽说她修为不高,却也不至于被一凡俗骗子给拐了去……” 莫瑶白了叶澜一言,心道:“笨蛋!婉儿落到这般境地,还不是怪你!”她即心疼苏婉,又与叶澜情意正浓,心中明白错不在他,实在难以真的迁怒于他,当下只能轻叹一声,喃喃道:“婉儿自小便没什么主意,在家时听父母之命,后来被卖入总督府,当了我的贴身丫环,便一切唯我之命是从,自在总督府遭了那番变故,她便一直未曾与我分离,事事听我安排,与我分别之后,她六神无主,自是容易受人蒙骗,哎,可怜的婉儿……”她自艾自怨片刻,抬头问春云道:“那和尚和婉儿出了城门之后,可是立时便一把抓住婉儿,就此驾云远去了?” 春云一怔,瞪大了眼睛道:“少奶奶你怎知道?” 莫瑶苦笑一声,缓缓道:“对方有备而来,自然知道这宁都城中大阵密布,任是他手段通天,也不敢在这宁都城中对婉儿动手,若是能出手硬来,那和尚又岂会费尽心思打听了你和陆姑娘的身世,只为取信婉儿?但宁都城的诸般大阵便再厉害,也只能护人于宁都城内,一出城门,这大阵便无半点效用,便是宁战这皇帝亲口答应澜哥哥要护叶香居上下周全,也只敢说可保他们在宁都城内无忧,出了城门,连他也爱莫能助了。这和尚惧怕城中大阵,在城内不敢显露半点神通,但一出城门,立时便没了顾忌,况且他知晓陆姑娘去叫了石国师,哪里敢多有逗留?自然是立时便远走高飞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