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8章 天医星显灵 (第1/1页)
竹晖饭店,位于苏市老城东南角竹晖路上。一公里内有沧浪亭、网师园、苏市文庙等著名景点环抱,往北不远便是百年苏市大学,城河护水,园林掩映,粉墙黛瓦、翠竹青青。设计上糅合了古典苏市园林建筑的典雅与现代酒店的舒适,是苏市老牌饭店的典型代表之一。 1990年开业的竹晖饭店,是苏市少有的四星级涉外饭店,管理方是李家坡公司。后世随着国内的发展,最后易手中资企业。但此时的竹晖饭店仍然是苏市人心中最重要的饭店之一。 当然,苏市饭店比竹晖饭店的名气和服务更好一些,不过咸鱼订房太晚,没有定上,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竹晖饭店。 服务员将两人引到房间门口,便弯腰告退。 一进门,感觉又是不同,整个房间的设计感觉就像穿越回了古龙笔下的杏花烟雨江南。 推开窗,一弯碧水窗下泓泓,翘角小亭落于太湖石假山之上,昏暗的灯光下照出梦回千年的古韵。 而室内,从屏风的雕琢细节,到吊灯的古朴护罩,再到茶杯座椅的古色古香,都让正弦大为赞赏。 一杯东洞庭碧螺春入口,一晚上当陪聊的郁闷马上一扫而空。 “哎,你说怎么这一路上跟你出来遇到的全是美女啊。金陵遇见海青,苏市便遇见唐酥,再往南,还要去杭市,还有西湖,我可不敢跟你去了,让这些江南女子一比,我都没脸见人了。” 咸鱼一屁股还未坐稳,正弦把茶杯一放便又开口吐槽起来。 这还是我的错了? 是谁说要来江南的? 几次出门,俩人都是合住一起,彼此的脾性早已经熟悉地不能再熟悉。 对正弦的习惯性吐槽,咸鱼也基本是免疫状态。 听着她在那儿叨叨叨叨叨叨,咸鱼扶着脑袋都要睡着了。 “哎,说你呢,别装没听见! 正弦气得一脚踢到他腿上。 “大小姐,一天赶火车、逛夜景、抓小偷,你不累我都快累死了!” “怎么听着好像我虐待你?赶紧洗脸刷牙滚上床睡觉!”正弦被他的惫懒样子气得发笑。 当下洗漱铺床关灯,咸鱼脑袋一挨着枕头便呼呼睡了过去。 到了半夜,感觉一个圆滚滚爬到自己臂弯里,往里拱了拱便又发出了沉沉的呼吸。 咸鱼惨笑,这特么半夜的把我全身整精神了,可怎么睡。 伸手搂着怀里的身体,细细地轻抚着,瞪大着眼睛一直挨到天明。 早上七点,正弦一睁眼发现眼前怎么有一双手? 啊地一声惊叫坐起! 自己穿着背心pants窝在一只大猪蹄子中间。 原来又是这臭咸鱼趁自己睡觉占自己便宜! Pia! 咸鱼感觉某个部位被重重一击,立马弯成了一条虾米,睁开眼来: “你又来!今天晚上你自己睡一间房好了!” 正弦跳下床,一边往洗手间走一边道: “你才又来!bing管我怎么跑你床上去的,反正是你不对!” 咸鱼心道,确实是我不对,就不该带你出来。 订房间的时候,是谁逼着我定一间标间的! …… 这基本上就是出来玩的这几天,每天一早俩人的保留节目。 咸鱼也是忍得很痛苦,天天晚上被正弦撩拨,但人家却睡得呼呼的。 没办法,又不能一脚踢开。 忍着吧。 一早天气不错,俩人对饭店送的早餐理都不理,直接洗漱出门,随便找了一家小摊子,要了一份粢饭、一份生煎,两碗红豆糖粥,打车直奔城西。 出租车师傅见俩人吃得不亦乐乎,打趣道:“两位真懂吃,大酒店里的早餐都是一般般的,要想吃正宗的苏市早点,还是这些小摊摊。” 咸鱼哈哈一笑,拈了一个生煎放到师傅的早餐袋子里上。 师傅也笑了,这是正宗苏市人的做派。 顺着竹晖路往西,过了南门便是新市路,再过了外城河便是胥江路,胥江路到头往南拐上苏福公路,一直往西便到了灵岩山下。 俩人这是要爬山。 舟市和慷县基本上是平原地带,即使有山也是光秃秃没啥名气没啥景致,不像江南人文荟萃,随便一座山就是历史悠久,文脉延绵。 就拿这座灵岩山来说,以山灵芝状岩石而得名。 如今的灵岩山寺,早在春秋时期是吴王夫差馆娃宫的旧地,也是越国向吴王献西施的地方。 数千年以降,古迹名胜,文人墨客,尚留有吴王井、梳妆台、玩月池等等吴王遗迹,号称秀绝冠江南。 山上有姑苏台遗迹、山下有韩世忠梁红玉合葬墓,苏东坡等一代名人多留文笔。 两人在景区东门下车,买票上山。 过接翠亭,进牌坊,拾级而上。 落红亭、观音洞、福寿亭。 福寿亭再往上便是灵岩山寺了。 两人便坐下准备歇口气,喝点水。 此时从山下走上来一个白发苍苍的大爷,拄着一根龙头拐杖颤巍巍地一步一停。 这下不用正弦提醒,咸鱼一个健步冲了上去,搀着老大爷走进亭子坐下。 “年轻人,谢谢你啊,现在很少有这么好的年轻人啦。” 老大爷挨着咸鱼坐下,拍拍他的手连声感谢。 正弦看着大热的天气,老大爷一个人,也没带随身的包,便连忙递过去一瓶矿泉水: “老爷子,天儿这么热,您这是?” 老爷子或许看咸鱼和正弦知书达理,还比较面善,便笑呵呵道: “说起来,也许你们年轻人很难理解了。 我和老伴儿是会稽人,早年在苏市落难,被天医星显灵所救,这次是来还愿来啦 老婆子在山下走不动,我就把吃喝的留给她,自己爬上来了。” 天医星? 正弦拿眼去瞧咸鱼。 咸鱼前世在苏市待过多年,自然知道老头子口中所说的天医星正是苏市名医叶天士在民间的尊称。 叶天士乃是三百年前的中医大师,中医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当年在江南一代,叶天士以擅治时疫和痧痘等症而闻名,在国内最先发现猩红热。 其二子也皆是名医,叶家一脉相承,在中医历史上形成了重要的一派——叶派。 后人为了纪念叶天士,便在灵岩山北五里的天平山建天云寺而祭之。 不对啊,老爷子。 你是不是走错了。 这里是灵岩山,不是天平山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