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乌鸦嘴_第257章 被惦记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被惦记了 (第1/2页)

    大雪初晴,日头正暖。

    在吴醉月家中叨扰多日的唐棠三人辞别了吴婆婆与吴醉月,准备离开这座华阳城继续走蜀道入蜀。

    三人离开华阳城一头扎进了十万大山里,接着往西南方向行进,等他们来到汉郡时,已经是三月份了。

    这时距离唐棠离开祖龙山,已经过了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唐棠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贪生怕死、有的忘恩负义、有的义薄云、也有的舍生取义。

    一行三人来到汉郡城里,听着城里百姓有别于秦腔的纯正蜀音,胖道士有些疑惑道:“真想不明白,这汉郡无论所处位置、还是风土民情,按道理都更应该划归巴蜀道,怎么就偏偏属于三秦道管辖?”

    “就是的!”翠花也疑惑了。

    听到两二饶话,唐棠微笑道:“这就是华夏历代统治阶级的高明之处了。汉无论地理还是风土人情都应该属于巴蜀盆地,在古代也确实如此。可一个拥有的汉的巴蜀,四面皆有山川大河阻隔,很容易易滋生割据政权。”

    唐棠道:“历史上巴蜀的几次割据政权,无一不是占据汉、阻塞蜀道,使得外部势力对这块土地头疼不已。就是最后打进来,也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可自从把汉划归三秦之后,巴蜀境内就再也没有形成有气候的叛乱。”

    唐棠微笑道:“与之同理的还有把彭城郡划归江南道而不是风土更近的齐鲁道、把汉郡划归荆楚道而非民俗相同的中原,这些都是出于同一考量。”

    “原来还有这么多弯弯肠子……”听到唐棠的话,胖道士撇了撇嘴。

    三人一边聊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一边进了城。当然,基本上都是唐棠在,胖道士与翠花两个文盲在听。

    翠花下山也一年了,可对九州的新鲜事物还是很好奇。

    这家伙自从遇到了那位牡丹仙子幻化的死鬼明溪,就给他带坏了,一路上又被胖道士耳濡目染,越发的没个正校

    倒是一直没个正行的唐棠被一路上的经历所洗礼历练,越发的神华内敛。

    汉城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由于簇是秦川入蜀的一座根据地似的城池,所以城中荟聚了下各地的行商巨贾、江湖武夫,远非华阳城可以比拟。

    汉江从这里发迹,江水源头之上有一座三层酒楼,名唤“福满楼”。

    相传这福满楼兴建于大隋时期,当年唐白游历下,曾登临这里并题了一首打油诗,从此这座楼下闻名。

    “登临汉楼望汉江,汉江东去人北伤。幸有面皮豆瓣鱼,千杯过后不思乡”这一首打油诗。

    故事与诗不见得当真,可有了名人噱头,福满楼总是一座难求。

    翠花听到城中百姓议论,跋山涉水只为吃的他如何能错过好吃的?当下就拉着唐棠与胖道士来到了这座福满楼下。

    进楼后,三人见里面座无虚席、吵吵嚷嚷太嘈杂太乱了,唐棠皱着眉头想要离开。

    翠花见唐棠要走,赶紧拉住他撒娇道:“糖糖,别走……”

    不忌酒rou的胖道士也嘀咕道:“来都来了,不尝尝这里的特色吃都对不起自己的五脏庙!”

    唐棠望着翠花可怜兮兮的模样,叹了一口气,最后耐着性子没有离开。

    三人走进酒楼,早有店里伙计迎上来,弓着身子赔笑道:“三位公子抱歉……如今正是饭时,店已经客满,还望三位贵客多多包涵……”

    听到那位伙计的话,唐棠道:“那劳烦包一条豆瓣鱼,我们带走。”

    店伙计面露难色:“这个……客官有所不知,我们店有规矩,店里的菜一律不得外卖……”

    “呵。”唐棠冷笑了一声,不屑道:“有银子不赚,不是真傻,就是故弄玄虚。”

    唐棠径直朝着福满楼里走去,边走边道:“我倒要看看,你们福满楼声名在外,究竟是故弄玄虚,还是与众不同!”

    唐棠完就独自上了楼。

    店伙计有些尴尬地望向翠花。翠花由于吃不到鱼,“哼”了一声,把头扭向别处,嘴撅得都能挂个菜篮子了。

    店伙计只好在那尴尬地陪着笑。

    没过多时,唐棠从楼上走了下来。

    他指着楼上最顶层的那个独立厢房,问那伙计道“那间最顶层的包厢里没有人,为什么宁愿空着,也不接客?”

    “那个……这个……”店伙计支吾道“客官有所不知,我们掌柜的吩咐过,那间厢房只有满了十人……才能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