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殿前欢(五) (第1/2页)
杜淳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家庭,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很了不起的“大人物”,一位是天都西境执法司的大司首,一位是道宗三清阁内的阁老,在这样的家室中……他理所当然的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修行者。 但他并不是。 杜淳是一个“画师”。 他从小就对修行之道没什么兴趣,因为是家中独子的缘故,父母给了他太多的宠爱。 所以他是一个很任性的人。 也是一个可以很任性的人。 杜淳任性的放弃了修行,选择一路东行,来到大隋境内,走访自己想要看的风景,拜访各路名师,学习作画。 而他的身边,有两个命星境界的大修行者跟随……这就是他任性的资本! 这样的身世,背景,在大隋之中,已算是顶级。 毕竟两座天下,只有一个宋净莲。 而杜淳真正在天都“出名”,则是因为他初入皇城之时,所作的那副画! 那是一个骤雨初停的黄昏,薄暮旧阳,犹如水洗,杜淳坐在茶楼之下,看到窗扉半开,一位女子坐在窗边啃着冻梨,目光柔和远眺,飘飘然如仙子独立,惊艳至骨。 那女子恍惚地向下俯瞰。 向着人间投去了惊鸿一瞥。 究其原因,或许是巧合,又或许只是漫无目的地扫视了一眼。 但在那一刻,那一道眸光,深深刺入了杜淳的心头……他立即提笔作画,画出这副美人图。 画作的名声顺利应当的响彻天都。 杜淳用了很大的力气,将铺天盖地的拓印都散播出去。 他已是深深爱上了那个茶楼女子,如今广散钱财,只想知道那个冻梨姑娘到底姓甚名谁,以他的家室背景,无论如何,也要娶过门来。 但真相很残酷。 杜淳得罪不起的人很少。 他很清楚……东厢徐清焰背后的那位,他远远得罪不起。 于是在那之后,杜淳就好似丢了魂魄。 这位杜公子,每日都游荡在天都画舫,青楼艳地,寻欢作乐,终日堕落,他沉迷饮酒,喝醉之后非但不能忘忧,反而更加惆怅。 心爱之人,乃是太子之禁脔! 正值太子寿辰,三清阁阁老和西境大司首都来到了天都,眼见自己的儿子如此消沉,杜淳的父母心情复杂……他们在西境内外联袂,执掌一方大权,在天都庙堂也是权柄滔天。 凭借天都内的情报,这两人隐约得知了一些“徐姑娘”的消息,也得到了一个宫内极其隐秘的“好消息”。 太子与徐清焰的关系,似乎并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样“亲密”。 如果徐清焰不是太子的禁脔—— 那么……自己儿子的“情伤”,似乎便有办法医治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 只可惜这份情报,杜淳尚不得知。 杜公子在这一日饮完酒,晃晃荡荡,来到了绿柳街,他环顾街头,却正巧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身影蹲在石阶上发怔,面容虽被帷帽面纱遮掩,但体态气质,衣着神韵……却与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位极其相似。 晴天霹雳一般。 这位杜家少爷,缓缓来到女子面前,顷刻间酒都醒了三分。 他努力保持着自己的礼貌仪态,笑着开口。 “打扰一下……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这已经是很客气的开场白。 徐清焰皱起眉头,看着这个冒着酒气的年轻男人,以及背后随行的两位黑袍老者……她如今也踏上了修行之路,当然能够看出,这年轻人恐怕来头不小,身上并无修为,但竟然有两位命星跟班? “你认错人了。” 徐清焰紧紧捏着敛气符,回应了一句,准备转身离开。 杜淳只是一笑,毫无预兆地伸出一只手,向着那顶帷帽抓去。 徐清焰身形一闪。 下一刹那—— 两位老者不见动作,不约而同地同时前踏一步! 三丈之内,忽有劲风无端掠出! “嘶拉”一声—— 清焰虽躲过了杜淳极其无礼的一抓,但面纱被命星罡风撕裂。 帷帽掉落,展露出徐清焰的“真实容貌”,虽有些许瑕疵,但仍然美得不像话。 杜公子再次怔住了。 他流连天都数百家画舫,砸了不知多少重金,见了不知多少花魁,没有一位能与眼前女子相比。 这容貌,气质……与那一日在茶楼上所见,所差已不多了。 酒意挥发了些许。 杜淳似乎清醒了一二,他满怀歉意望向徐清焰,恍惚意识到,自己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之人。 “徐姑娘……” 他喃喃笑着,上前一步,将徐清焰逼入了一个角落,四周的行人来来往往,已经发现了这里的异样,只不过两位老者修为境界太高,轻轻抬指,十几张符箓便自行掠出,而且亮出了“执法司”的阵纹。 “执法司办案,无关人等退避——” 气机封锁,符箓席卷。 气机风暴之内。 杜淳伸出一只手,悬停在徐清焰面颊旁,他失魂落魄地反应过来,盯着这张带着瑕疵的面孔,道:“不……你不是徐姑娘……” 杜淳眼神有些黯淡。 他温和笑道:“给你一万两银子,陪我睡一晚。” 徐清焰并没有慌乱。 她环顾一圈,发现退路被两位老者封死,“这位公子……你酒喝多了,现在离开的话,我可以当无事发生过。” 当无事发生过…… 杜淳叹了口气,他从腰囊里取出一沓子银票,举在面前,轻笑道:“这里是三万两……你这辈子见过这么多的银钱吗?” 言罢。 杜淳打了个酒嗝,稍稍往后退了两步,他饶有兴趣打量着徐清焰,却发现后者并不为钱财所动,面色一片阴沉,眼中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