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不见我自来也 (第1/2页)
宫廷砖白如雪,红墙鲜艳,亭下月光高照,有人伏夜案批卷,神情专注。 海公公碎步而来。 “殿下。” 见庭院无人,海公公便直接说了。 “公孙在门外求见,已经候了一个多时辰了。”海公公谨慎提醒道,“第一份名单上的那些人,基本控制住了……第二份名单还在他的手上。” 太子轻轻嗯了一声,继续专心批卷,“毕竟监察司大小的案卷都经由他手处置,完整的名单只有他有……他有什么要求?” “他想见殿下一面,然后跟殿下详谈。” “让他候着吧。”李白蛟神情如常,皱眉道:“情报司那些盯梢的持令使者还在?” “云洵恐怕已经猜到了今夜天都会发生的事情……毕竟殿宴上的那些安排,逃不开情报司的眼目。”海公公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缓缓道:“在确认最终指令发出之前,情报司的那些探子不会离开公孙越……所有知晓内幕的人,都会把目光放在这位‘监察司大司首’身上。殿下,今夜注定是个无眠夜。” “今夜注定是个无眠夜……” 李白蛟笑了笑,他伸手指了指头顶,道:“比起天都城内……我更在乎城外的结果。” 海公公沉默了很久。 他轻声道:“那位小阁老,有一段时辰没有回复训令了。所有派出抵达阎惜岭的情报探子,全都失去了联络。换而言之……我们失去了对‘阎惜岭’情报的掌控。” 太子的神情变得有些微妙。 他停下了批卷,若有所思,轻轻问道:“所有探子……都失去联络了?” 海公公点了点头。 “他们都死了。” 庭外,一道平静到有些麻木的声音突兀响起,即便是素来警觉的海公公也未曾感应到来者,陡然一诧。 宁奕推门而入。 他的黑袍还沾染着霜雪和猩红,踏入这座无垢的庭院,虽只说了一句话,却破坏了整座庭院的清净。 宁奕与这里的幽静典雅格格不入。 他刚刚杀完人,浑身缠绕血气,走了两步,白雪小径便被踩出猩红足印,腰间悬挂的油纸伞伞尖垂落及地,拖出一道颀长的红迹。 “宁奕?” 海公公眯起双眼,仔细打量着眼前来人。 皇宫戒备森严,他是怎么无声无息进来的? “殿下收敛铁律,可要小心不法之徒,天都上空的那只眼‘失明’了,总有人能混进一些不该进的地方……譬如说我。” 宁奕淡淡开口,同时将一枚头颅掷出。 那枚头颅高高抛起,重重落在太子的玉案之上,溅开一朵血花,纸卷被鲜血浸透,墨色开出鲜红的花儿。 “这是我给殿下的礼物。” 宁奕拔出细雪,插在庭院前,他止步于海公公面前,神情淡然,盘膝而坐,道:“李长寿身死道消,杜威何帷神形俱灭,阎惜岭千余甲骑尽数歼灭,诸圣山仇敌满遭横扫……对于今夜的结局,殿下还满意吗?” 太子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看着那枚头颅,看着李长寿那张惨淡的,黯然的,失去光芒的双瞳,这只是一颗头颅……这只剩下了一颗头颅。 “阿寿。” 太子轻轻念了一声,他替那颗头颅的主人抚平了双眸。 李白蛟的神色看起来并没有多少愤怒。 死的人,是他为数不多的玩伴,每一位大隋皇族真正感知到快乐的时刻并不多……他望向李长寿之时,双眼里切切实实闪过了一些惋惜。 但是只有惋惜。 没有愤怒,更没有怨憎。 他再望向宁奕,眼中好像在说。 李长寿死了……那便死了吧。 “阎惜岭那些人是无辜的。”太子轻声道:“宁先生,何必要大开杀戒?” 宁奕笑了,指着玉案上的头颅,道:“大开杀戒的难道不是他吗?明知蚍蜉撼树,仍要执意而为……真正要这些人去赴死的,并非是我啊。” 这句话颇有些讥讽。 宁奕真正所指的,也不是玉案上的李长寿头颅。 而是那颗头颅背后的太子。 李白蛟有些悲哀地凝视着李长寿的头颅,感受到了皇血里翻涌的孤独,他轻轻说道:“宁先生杀心太重了。” “李白蛟。”宁奕一只手按住细雪剑柄,淡淡道:“你我无需打机锋说禅语,今夜我拎头来见你,便是要把话说清楚。” 太子抬了抬手,示意海公公将头颅带下去。 海公公皱起眉头,望向极度危险的宁奕,不愿离开,但在太子的坚持之下……选择以星辉卷动玉案卷轴,将李长寿的头颅带出庭院,只留下一张雪白崭新如初的桌案。 庭院重新恢复了寂静。 刺骨寒风刮过,黑袍上的斑斑血迹,星星点点洒在雪地上。 宁奕拔出细雪,也站起身子。 太子仍然巍巍而坐,甚至面挂微笑,面对宁奕这样一个连杜威都能斩杀的存在,李白蛟只是笑着赞叹道:“宁奕,你比我想象中要强……连杜威都能杀了,你真是一个比徐藏还天才的杀胚。” 宁奕面无表情,道:“楚江王一剑,我受下了。渡苦海之情,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