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6章 青史曰(大结局) (第5/6页)
携带的大量火药弹支持,攻下范阳城,不过十指捏螺一般易如反掌,如此一来,这一场安禄山叛乱,马上就要平息了……好! 不过,还没等谢直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麾下的九大节度,小义又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三爷,咱们谍报司散布在范阳府外围的哨探,刚刚截下了一份书信,乃是塞外契丹王账写给高尚的回信,说他们已经到了广阳郡的边境线上……” “到底怎么回事?”谢直听了就是一愣。 原来,相州一战史思明被谢三郎阵斩之后,高尚就知道麻烦了,带着安庆绪一路逃亡的时候,也没忘了琢磨下一步怎么办…… 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建立“地上佛国”的问题了,而是自己能不能活命的问题! 高尚想了半天,最终意识到,没有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支持,他想在大唐这片土地上对抗谢三郎,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怎么办? 找外援! 高尚当即给塞外去信,直接找了塞外实力最强的契丹部落,请他们出兵支援,在信中极尽“卖国”之能事,说什么只要契丹出兵,幽州一方绝对全力配合,在大唐天下能够打下来多少地盘,都是契丹人的,他高尚别无所求,之需要契丹人能够承诺,在他们所占领的地盘之中,能够让弥勒教公开传教即可…… 高尚这封信,送出去之后,根本就没在河北地多做停留,带着安庆绪和叛军残部,一路风驰电掣,直接就跑回了范阳,在他看来,塞外契丹,就是他最后的希望,与其在河北地拖延唐军的时间,不如早早回到范阳等信,契丹人能来,范阳乃是最为方便的接应地点,契丹人如果不能来,万事皆休…… 巧了,契丹人早就来了,就等在广阳郡的边境线上…… 高尚的这封信,彻底点燃了契丹人的贪婪,来都来了,就这么走,不甘心……以前不知道具体情况,不敢深入大唐,现在有了弥勒教以及幽州军的这个“带路党”,总要试一试……吧? 契丹王账回信,一个字,干! 谢直闻言,不由得沉吟不语。 攫欝攫。一方面是“平叛全功”,另外一方面是外族入侵,如何选择? 片刻之后,谢三郎召集九大节度使齐聚帅账,直接下令。 令,扬州舰队陆战营原地待命。 令,陇右谢方率领两千陇右军,跟随淮南谍报司人员前去接应陆战营携带的火药弹。 令,陇右节度使郭子仪,统领九大节度使,在火药弹到位只有,围攻范阳,务必捉拿贼酋高尚、安庆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令,淮南军,整装,半个时辰之后出发! 谢三郎,要亲率淮南军,汇合扬州舰队陆战营,主动迎战契丹王账,务必将契丹人挡在大唐边境线之外! 青史曰:“谢公,本已百日平叛,却未经全功,盖因最后关头提兵向外,实乃守土有责,堪称国之栋梁!” …… 王二蛋都要疯了。 他和黑山部的青壮,在海边迎面就撞上了北上的扬州舰队,吓得转身就跑。 也别提什么去不去范阳打探消息了,赶紧回营报信去! 巘戅戅。其实,按照王二蛋的想法,他恨不得带着黑山部的青壮直接回家,但是谁让他们身边还有好几十个契丹骑兵呢?他就算想走,人家也不能干啊,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契丹王账,希望契丹王账之中的头人都多少脑袋清楚一点,听到扬州舰队的到来,赶紧知难而退…… 谁承想,等他赶到大营的时候,契丹人都整装待发,准备全军南下了! 厺厽 笔下文学 bxwx.co 厺厽。什么情况!?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就在他们绕路前往范阳的时候,高尚的书信竟然提前一步到了王账之中,邀请契丹南下……而契丹王账几经争论,已然确定,接受高尚的邀请,到范阳与幽州军的残部汇合。 王二蛋简直欲哭无泪,早知道这样的话,还不如在海边的时候,拼了再死几个黑山部的青壮,也要向“护送”的契丹骑兵下手,总好过现在全员十七人都被裹挟着再次南下…… 后悔归后悔,还得跟着南下,没辙啊,在几十个骑兵包围中,王二蛋都没有拼死一搏的勇气,更何况是在数万骑兵的包围之中? 结果,靠近大唐边境线,刚刚突前不足一里,还没有进入大唐的实际控制区域呢,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有人来报,前往出现了数万唐军! 契丹王账之中的众多头人纷纷面面相觑,什么情况这是?刚刚答应了高尚的请求,带兵进入大唐边界,这才刚刚跨过边境线,唐军就过来了?而且这么巧,数千里的边境线上,唐军这也不去那也不去,偏偏就从广阳郡过来了?这么准!?要说唐军没有准备,谁信!? “会不会高山相约……本来就是个圈套?”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让所有头人都是脸上一黑。 还真……有可能! 以契丹人收到的消息,幽州叛军与唐军之间的争斗,叛军不利,据说一来二去都败了好多场了……如果高尚如今投降了唐军,甚至干脆已经被唐军击杀,然后唐军以高尚的名义写信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本来契丹陈兵边界,就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现在唐军平灭了幽州叛乱之后,自然也要解决契丹的这个问题……与其硬碰硬,还真不如假惺惺地写一封信,骗契丹人冲击大唐边境,然后集中平叛的唐军人马,来一个聚而围之…… 再考虑到王二蛋带回来的消息,有一支庞大的舰队,从海上而来…… 契丹王账的头人们想明白这一切之后,一个个都开始心里发虚了。 倒是大头人还算是有所担当,直接开口。 “行了,事已至此,自己先别慌,看看情况再说……” 就这样,所有契丹人在心虚之中,停在了大唐的边境线上,等着数里之外的唐军。 时间不长,唐军接近。 遥望之中,只能看到数万唐军,汹涌而来。 除此之外,倒是有三杆大旗迎风飘扬。 “天下盐铁使、大唐海疆防御使、淮南节度使、御史中丞、汜水侯!” “天下兵马副元帅!” “谢!” 三杆大旗之下,远远看到一人端坐战马之上,头戴獬豸冠、身穿獬豸袍,面色微黑,双眼微眯。 正是谢三郎! “天神!是天神!跑啊!” 契丹人正屏息凝神地观望着大唐的雄兵,自家阵列之中,突然传出来一阵堪比杀猪一般的惨叫。 王二蛋! 他从看到那三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