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皇后被囚,欲念沉醉(万更2) (第3/6页)
燕淮一把将奏折摔在了燕彻跟前,“你自己看!” 燕彻早就知道奏折上写的是什么,见状还是将奏折捡起看了下来,一目十行的看过来,燕彻的面色白了几百,“只是……只是一个禁卫军罢了,还是一个出逃的禁卫军,此人所言并不可信,父皇,您要相信母后,母后没有理由杀晋王的侍卫!” 燕淮面不改色的看着燕彻,“那朱于成和康文博为何自杀?” 燕彻唇角抿着一条锋利的直线,一旁的燕麒叹了一声,“太子就不必再辩解了,事情查到现在,虽然死无对证,可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朱于成和康文博好端端的死了,王翰的说辞也能对的上,也不知道皇后和宋希闻到底有什么仇怨。” 燕彻缓缓转眸,目光凉凉的看着燕麒,燕麒唇角牵起一分冷笑,并不示弱,燕彻又将目光扫过燕麒身边的燕迟,眸色顿时更为暗沉了几分。 燕淮冷声道,“行了,太子,你起来吧,这事与你无关,眼下你母后说不清楚,那就待在坤宁宫不要出来,等查清楚了,自然会解了她的禁足。” 燕彻面上闪过几分犹豫,燕淮却道,“这些日子,你也不要去见你母后了。” 燕彻心头微震,这个案子此前就牵涉到了赵淑华,风波好不容易平息,又被禁足,这一下前朝必定知道赵淑华到底还是没有洗脱嫌疑,可想而知朝野内外会有什么议论。 “行了退下吧,案子查清楚了,你母后若是冤枉,自然无碍。” 燕彻心头发苦,在燕淮沉暗的目光之下,却不得不先站了起来,他行了一礼,转身退出了书房,外面郑白石和李牧云一道走了进来。 燕淮看了几人一眼,“你们怎么想的?李卿,你先来说。” 李牧云略一沉吟,“宋希闻的死多半和去岁晋王的案子有关,皇后娘娘如此行事,下官其实有些不解,当初事情发生在内宫,皇后娘娘若要过问倒也正常,只是好端端人死了,且尸骸被埋在了晋王府后院之中,这件事实在奇怪。” 见燕淮面不改色的坐着,李牧云继续道,“宋希闻其实算是晋王殿下事发之时唯一的证人,可是他却死了,也就是说,关于晋王案子的细节,也存在可推敲之处。” 燕淮挑眉,又看向郑白石,“郑卿觉得呢?” 郑白石额上已经溢出了薄汗,闻言有些紧张的道,“下官附议,李大人所言也正是微臣所想,要是知道皇后娘娘私下提审宋希闻的初衷便好了。”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可是郑白石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如此模糊重点了。 燕淮唇角微抿,“皇后……” 燕淮满是欲言又止,似乎对皇后有怀疑又有不忍似的,顿了顿,燕淮叹了口气,“朕要看到更多的证据,若无证据,朕自然会解除皇后的禁足。” 说着,燕淮告诫的看着燕麒,“你们的时间不多。” 燕麒心底有团火在烧,可是当着皇帝的面,他却绝不能显露分毫,“是,儿臣明白了。” 燕淮点头“嗯”了一声,“那就退下吧。” 燕麒点点头正要转身离开,却又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道,“父皇,今晨朝中提出的,给朔西军增补粮草您觉得可行吗?” 燕淮看了一眼燕麒,“你倒是关心起了朔西军。” 燕麒扯了扯唇角,“王叔过世,朔西军必定军心不稳,且前面刚出了军粮的岔子,儿臣想,为了维稳,只怕这一次送去的军粮要比往年再多些才好。” 燕淮看了他一眼,“叫户部尚书杨瀚来。” 这便是要商量军粮补给的事了,葛杨不在京中,多半是杨瀚主理此事。 燕麒心底微松,这才应声退下,李牧云几个人早就退出了殿外,不多时燕麒一出来面上便带上了不加掩饰的怒意,虽然如今没有直指皇后的证据,可王翰的话也应该是指证之一,可他的父皇却只是将皇后禁足,连问都不打算问! 想到这里,燕麒心底不由又是一阵憋气,赵淑华这个皇后的位子牢牢的坐了十九年,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有个做辅国大将军的父亲! 倘若忠国公府有兵权在手,册立太子的时候又怎么会有燕彻的份! 燕麒胸膛不断的起伏,半晌他才将那股子怒意压了下去,转而看向李牧云,“李大人,劳烦你再和本王回刑部大牢一趟,老七,你也跟我走,咱们再去审问审问王翰。” 顿了顿,燕麒看着郑白石道,“郑大人自便吧,需要你的时候本王会派人找你的。” 郑白石一脸的尴尬苦涩,燕麒心底有气,表现的也太明显了一些! 燕麒带着李牧云和燕迟先走一步,郑白石有些踌躇的站了片刻,正要离开,忽然一个小太监站在不远处朝他招手,那小太监是东宫的人,郑白石认得,他当下叹了口气,朝那小太监的方向走去…… 郑白石见到燕彻的时候燕彻已经在寒风之中等了片刻,郑白石正要行礼,燕彻却一把将郑白石扶了起来,“郑卿不必多礼,我们长话短说,父皇那边如何说?” 郑白石苦笑道,“皇上说没有证据不会拿皇后娘娘怎么样,如果一直没有证据,就会解除皇后娘娘的禁足,不过微臣看成王殿下不会死心。” 燕彻心底紧绷的弦微微一松,“这个本宫自然知道,你放心,母后也是有数的。” 郑白石有些犹豫的道,“皇后娘娘如今被禁足,太子殿下切要谨慎才好,这件事和殿下无关,就算……就算成王殿下真的找到了什么证据,殿下也要时刻自保才好。” 这话虽然不好听,可燕彻是知道好歹的人,点了点头沉声道,“你放心,本宫明白。” 郑白石叹了口气,“成王殿下知道微臣有心帮太子,必定对下官百般防备,下官会好生打探,却只怕有心无力,还望殿下恕罪。” 燕彻拍了拍郑白石的肩头,他何尝不知道燕麒的用心。 “郑卿不必自责,晋王府的案子说大也并不大,再没有证据之前,母后只是被禁足而已,朝中政务繁多,京城的吏治才是郑卿重中之重。” 郑白石连忙点头,不因皇后困境而乱,这才是他欣赏燕彻的地方! 郑白石告辞离宫,燕彻不见丝毫慌乱的眸子终于还是生了几分暗沉,虽然他的父皇没有追究母后,可被禁足就是一个信号,他绝不能让母后一直被禁足。 坤宁宫里,云雁有些担心,“娘娘,外面有百十个禁卫军守着,领兵的人是赵禹。” 赵淑华冷笑了一声,“竟然是他。” 云雁叹了口气,“皇上二话不说就将坤宁宫围了起来,却又不论罪,如此传出去,宫内宫外的人都要以为您真的做了什么错事。” 赵淑华摆了摆手,“没关系,他围不了多久,他也不会审我。” 云雁有些不解,赵淑华起身走到窗边,一眼看了出去,只见坤宁宫之外,的确有执坚批锐的禁卫军守卫森严,赵淑华心底隐隐的生出几分不好的预感来,很快吩咐道,“想法子递送消息出去,一定要让太子按兵不动。” 云雁道,“就只是让太子殿下按兵不动吗?” 赵淑华点头,“是,这个时候,什么都不能做。” 云雁点了点头,出门喊了一个平日里不起眼,却是她心腹的小太监进来,低声交代两句,那小太监机灵的跑了出去。 …… …… 皇后被皇帝禁足的事果然不胫而走,不出一日,朝野内外全都知道了此事。 没有明确的圣旨,就越发的让众人有了议论的可能性,众人都知道皇后是因为晋王府的尸骸案被禁足,可皇后到底有没有杀人呢? 没有人确定,然而只过了一夜,皇后杀人,甚至连皇后谋害晋王殿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