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了真理而活_第五章 人生就这样开始(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人生就这样开始(本) (第1/2页)

    农村的封建习俗,已经默默地延续了几千年。

    数千年以后的今天,物质领域虽然有了巨大的提高,可是思想世界的困病却依然清晰可辨。

    富人们每天照旧灯红酒绿,穷人们每天照旧忙东跑西。富人们永远也不知穷人们的生活到底有多凄苦,穷人们也永远不了解富人们的生活到底有多充足。

    天和地的距离相差甚远,高和低的差别随处可见。

    ……

    姥爷虽然走了,可是他的后事却要隆重地予以cao办!

    在农村,每逢亲人死去,他们的儿女都要为之大兴土木,兴师动众地搞些仪式和葬礼。

    这既是对死去的先人的一种最崇高的尊敬,同时又体现了儿女们的思念之情。

    那时的农村,还没有火化一说。

    那时死去的亲人,只能放在棺材里,由儿子和村里的男人们抬到荒山野岭,然后再入土为安。

    是的,那片空置的荒山野岭就是死去的亡灵们的理想乐土,就是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

    在农村,人死后,一般要在家中存放三天。这里面,也有着很深的讲究。

    一方面,儿女们要为逝去的亲人守灵,充分地表达对亲人的怀恋和思念。同时,逝去的先人亦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园,还要再好好地看看自己生前的人和事物。

    另一方面,可能远途的儿女不能及时赶回来见亲人最后一面,所以存放三天也是为了给他们留一些时间。

    还有一方面原因,说来倒有些深奥的科学道理。古代的医学技术,并不像今天这样的发达,因此人死了以后,人们很难判断这个人到底是真死还是休克状态。如果提前将其掩埋,假如这个人只是处于休克状态,那么便会造成重大的意外!

    更准确地说,以前人们都会把家中死去的亲人存放七天,然后再入土为安,这称之为“头七”。只不过到了后来,又被简化了。

    在农村,人死了以后会有诸多的讲究。又是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的期期相守,又是百日祭奠,周年纪念。

    这既充分表达了儿女们对亲人的思念和怀恋,同时又成为了一种美德代代相传。

    尊师重道,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孝顺在这个国家,更有着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这是一个尊师重道的民族,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多至今依然在传承。

    每到了一次重要纪念,儿女们都会在焚前哭得悲天悯地,并且嘴里不住地唠叨着爹亲娘亲。

    然而在老人生前,却对之挤眉弄眼,百般刁难!

    这个世界上,竟然连血浓于水的骨rou亲情都能够掺假!你说,还有什么会比这个更可怕?

    生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儿女,是那些沧桑老人今生最大的悲哀和不幸,恐怕老人们连死也不能够安息!

    名成所在的村落,这样不孝的儿女真的很多……

    姥爷的去世,给名成造成的打击竟是如此的巨大:他就那样眼睁睁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安安静静地躺在棺材里,想再说什么,可是话到了嘴边,眼泪却先淌下来了。

    老人生前钢筋铁骨,纵然面对这无情的病魔,也绝不肯轻易地低头服输!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就算再强大的英雄,在死亡面前,也会显得异常的卑微和无助!

    ……

    那数不尽的锅碗瓢盆儿,摔在马路上噼啪作响。

    那不甚繁多的黄纸,扬得遍地都是。

    马路上儿女们的哭声连成了一片,感天动地窦娥冤!儿女们对亲人有多想念,哭得就有多凄惨!

    然而无论如何,终究无力回天。

    这世上最厚重的一种事物就是情感,而比情感更厚重的一种事物就是生离死别!

    从那时那刻开始,名成便真正地害怕上了死亡……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名成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过这个最让他感到痛心棘手的问题:死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人死去的那一刻,又会是一种什么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