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山川_第一章 快雪剑(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快雪剑(六) (第1/2页)

    等到第二日天明,王充出完殡,出殡的队伍弯弯绕绕,犹如巨蟒,一时间纸钱漫天飞舞,浩浩荡荡。葬礼一直到这一日的正午,梁萧二人见日头正盛,便起心想要打道回府,萧人复收好快雪剑,跟着刘明去马厩牵马的空隙,梁文远准备去和王家姐妹告别,三人说了几句,王氏姐妹双目红肿,面色也憔悴得多了,二人再三谢过,梁文远承蒙好意,都一一受下了。梁文远特地问了问王莹张双天一行人的安排,王莹只说张双天今日便会同弟子回铁剑门,张恒敬倒是要迟几日才离开,家里也正缺男子,张恒敬留在这也能帮上些忙,再说快雪剑也没了,张双天xiele气,也没有再多的纠缠。梁文远没在灵堂见到他,就没有特地告辞,没过多久萧人复就牵着马出来了,两匹黑马摇头摆尾,趾高气昂神奇非凡,皆因这几日在王家庄好生伺候着,刘明特地交代了马夫好生喂养,倒惹得其他那些马儿们怨愤不已。梁文远见了,对王氏姐说拜别,转身就要离开,可是步子还没跨过去,始终还是有些话想说,又转过身,对王氏姐妹说:“对了——二位小姐日后要是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可以书信到龙泉剑门——刘明小兄弟跑过一趟,知道路,或者我看鸽房的信鸽送信快得很。”他转而看着王蓉,说:“特别是二小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二小姐有什么难处,剑门自会伸以援手。”王蓉红着眼点了点头。

    梁萧二人骑着高头大马,摇摇晃晃得下了王家庄,走前,梁文远还特地看了看王充说的那块牌匾,他心里不禁感慨,要是按照王充所说,要不是这块匾额,王充也不会下山争一口气,若是王充没有下山,江湖就会少了一个剑道的宗师,快雪剑也不会辗转到他的手上,九兵也会少了一位侠士——可以说,这块牌匾是王充的起点,虽然只是四四方方的木牌,只不过大了一些,老了一些而已,连动也不能动,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影响着整个武林,而等王充回来的时候,却有满肚子的后悔,他抛下妻儿,一心只为了替王氏剑法扬名,到头来,王家人却一个个背他而去,王家给了他一切,却也夺了了他的一切。想到这,梁文远有些伤感,寒风萧瑟,一路上都是极其萧条的景致,似乎每一处都在提醒着死亡,梁文远触景生情,许久都没说话。萧人复瞧出他的心思,直想转移一下他的心情,就开口说:“前前后后走了这么多天,不知道门里有多少事等着去做。”梁文远说:“哪壶不开提哪壶。”萧人复笑说:“别说我没提醒你,弟妹这阵子肯定是忙得手忙脚乱,又要照顾青儿,又要管理琐事,等你回去,铁定朝你撒股恶气。”梁文远说:“她一定会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知又要怎么罚我。”萧人复笑了起来,只听梁文远又说:“眼下这还不是最麻烦的——驾——大哥,这回去路上我们要小心一些了。”说着不经意摸了摸腰间的快雪剑,萧人复见了,问:“你怕有人抢剑?”梁文远点了点头,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你看那个张双天,真是可笑,铁剑门也算是名门大派,出过多少宗师豪侠,怎么到了他手里,变得这么像话了——话说回来,就凭他那两下子,拿了剑又能如何,供在祠堂里?到时候快雪剑就成了他的催命符,反倒是我们救了他一命。”萧人复说:“驾——他可不这么觉得,他只瞧得见眼下,哪里看得长远。——现在这催命符可是在我们手上。催不催得了命我看未必,只是王充死了,快雪剑怎么办呢?”梁文远说:“现在快雪剑无主,江湖上必然有一场风波——驾——还是要早日替它找一位正主吧。”说完,他看看萧人复,问:“不如,大哥你拿着使?”萧人复脱口说:“别——我可不要,用什么剑对我都一样,拿了这把剑,得引来多少麻烦,你别害我——驾!”说完,梁文远笑说:“也是也是,不过你没有一柄像样的佩剑也不行,我倒是想,什么时候再铸一柄神兵出来,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和我提起过这事,也没有细说。”萧人复说:“哪里那么容易,回头问问五爷。”梁文远说:“要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九兵也不是一下子造出来的,也不是过了好几代才有的么,眼下国泰民安,和老爷子那会儿不同,正打着仗,乱得很,有心也是无力。”萧人复又说:“眼下九兵现在缺了一人,你还是先好好想想吧。”梁文远叹了口气,转而神情一震,说:“先不说这些糟心的了——大哥,有没有兴致赛上一回?”话音刚落,梁文远猛得一挥缰绳,大喊一声“驾!”,坐下黑马得令,这几日光吃饱喝足了,正愁闲得四蹄发痒,浑身的劲道没处使去,便一声快吼便迈开马蹄扬长疾奔,萧人复还来不及反应,骂道:“你这——驾!——”说罢,缰绳一扬,忙催着座驾疾奔追去。

    王充的死讯没几日就传遍了江湖,人们先是感慨,正道中人,大多悲痛惋惜;邪道中人,不由得内心窃喜。与此同时,在江湖不同的某些地方,许是角落、茶楼,亦或是某一条悠远的山路上,有八个不同的人,却做着同一件事情:他们在为王充哀悼。

    京城的百花楼,看似是喝花酒的好去处,里头格局讲究,装设的是宋代的风格,富丽堂皇,却不失几分雅致,姑娘们也是个个貌美绝伦,琴棋书画更是信手拈来的绝活,来往的客人天天都占满了,三教九流什么样的角都有。只是这是一门明面上的营生,暗地里,这里确是一处不折不扣的情报站,花三娘一面顾着面上的生意,私下顾着面下的生意,两两看似不相干,却是相辅相成的。入京赶考的,想着来打听些官道上的消息,譬如主考官的为人品性,或者是对于诗文的独到兴趣品味,好在考试时能投其所好;在朝为官的,除了喝花酒玩乐外,最爱打听各式各样的宫廷秘闻,也试图找到政敌的把柄,就像积蓄毒液的蟒蛇,只等着从洞口窜出狠狠咬上敌人一口;武林中走江湖的,想要寻个人找个仇家,又或是打听什么小道消息,也就都指望百花楼了。江湖人不愿与官宦之人来往,反之也是一样,但在这百花楼里,这一条铁律却消然无存,更有甚者,有官员便直接在此雇佣武林异士作为自己手中的一把尖刀,买凶杀人的事,自然也是层出不穷。

    “第二剑”万青独自坐在二楼的一处雅间,刚才这里还陪同着两位姑娘,但花三娘方才进来与他耳语了几句,将王充的死讯带了进来。万青愣在那里,酒杯悬在空中,花三娘招呼两位姑娘一同出去,万青说:“三娘,再拿壶酒来。”花三娘点头退了出去,万青等花三娘再进来,拿起一个空杯,将花三娘手上的酒小心斟满,只见他双手举起酒杯,对着说:“王大侠,走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