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品注_第三十三章 洞中日月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洞中日月长 (第2/2页)

华摇荡,宛如春水溢波。寒气袭人,宛似坚冰初融。薜烛叹道:‘此剑竟能铸成,有如神助,实在是世之瑰宝,价值何止千金。’纯钧宝剑乃是欧冶子所铸,书上说欧冶子共铸五剑,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其中湛庐宝剑最好,先为吴王阖闾所得,后为楚王所获,秦王知道了,兴兵来夺此剑。两国交战,死伤无数,楚王却说什么也不肯交出此剑。”

    石颖听了,大为向往,说道:“若是能得到五剑的其中之一,那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迎雪笑道:“若是按剑品注上所说,‘干将莫邪亦等闲’,只要练成剑品上的武功,只怕连干将莫邪这样的上古神兵,也不放在眼里。”

    两人见了石壁上的武学,尽都忘倦,说说笑笑,浑忘了外面还有强敌未退。素心听不懂他们说些什么,大是纳闷,便在洞里四下闲逛。阿薰却坐在一边,静静听二人谈论壁上诗文。

    剑品注共分九篇,其中品剑三篇,论剑三篇,传剑三篇。品剑者,品评历代之神兵利器,除欧冶子所铸五剑之外,如干将莫邪,亦在其中,倚天青釭,尤为嘉许。不但谈及宝剑之锋,也涉及冶炼之工。其文洋洋洒洒,何止千言,所论及的剑器,有许多都是听所未闻。

    论剑三篇,自是评述剑术之道,最末一篇,却是引述庄子说剑篇,以天子、诸侯、庶人之剑,品论剑之境界。庄子见赵文王,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囗(左“奚”右“谷”)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文王茫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

    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嗔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石颖心道:“庄子所说的,倒是大道;只不过庶人之剑,难道就当真如他所说的一文不值,那天下武林中人,还学剑术做什么?”

    传剑三篇,自是以剑入道,以剑术心法传之后世。总纲说道:“世之剑法,多轻浮无用。唯天绝三剑,实夺天地之造化,观大道非常之妙也。天绝之境,厚德载物,大象无形;地绝之境,乾坤混宇,若水至清;人绝之境,剑称一品,见招即破。惜乎仅得一篇,实为大道残缺之憾也。”

    石颖不禁大失所望,说道:“剑称一品,见招即破,这样的剑术,天下哪里还有敌手?只可惜剑品注中,并没记载天绝三剑的全本。”梅迎雪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轻轻一声叹息。

    又往下看,却是炼气心法,第一行便是“一品剑气诀”几字。迎雪和石颖见了,都是心中怦怦直跳,没想到剑品堂的镇堂武学,竟是由此而来。

    石颖忽然想起一事,说道:“武林中传闻,堂主是得了碧血残帖,这才武功大进。只不过,绿柳庄铁笔丹青的临帖,根本就是假的。其实梅大侠的武功,却是由《剑品注》石刻而来。”

    迎雪却不太清楚,问道:“碧血残帖是什么?”

    阿薰听到“碧血残帖”四字,却是全身一震,她家破人亡,全都拜这本残帖所赐。

    石颖不答,迎雪的心思也全在石壁剑诀之上,当下又往下看去。

    后面又有小字,却是纲目,写道:“剑称一品,以气御剑。至高之境,摧枯拉朽。剑诀云:一品九重天,五重天下先;心剑无届远,九重化人绝。”

    石颖叹道:“原来一品剑气诀练到九重,还只是人绝之境。却不知地绝、天绝之境,又是如何的利害?”

    迎雪叹道:“爹爹修炼一品剑气诀数十年,才堪堪炼到第六重。世间若有人将剑气炼到第九重,岂不是天下无敌?只怕要神仙才能做得到了。”

    石颖却目不转睛,看那心法口诀,看得入神,浑没听到她说什么。

    两人都是一般心思,既有神功在前,哪怕只是炼成入门功夫,也算是不虚此行,当下看过一段,便盘膝调息,炼了起来。

    一品剑气诀讲究以气御剑。剑术上固然十分精微,却只是其末,实是以内功心法为本。一旦功成圆满,意动神到,则无往而不利。

    迎雪略觉诧异,心道:“剑品堂中的师兄弟,人人都练一品剑气诀,为什么我修的却是****?”一时也未多想,既见心法,岂有不练之理。当下手心向上,放在膝前,闭目垂睑,调息匀气,气走上下左右前后六关,穿行全身经脉。气行一周为经脉小周天,气行任督二脉合转一周为经脉大周天,此时任督二脉不通,须得加以时日,方能有成。

    素心久在剑品堂中,虽不习武,却也知道规矩,见人打坐入定,绝不许打扰。当下只得静静坐在一旁,百无聊耐,于是仰头向天,数洞顶的石钟乳,一根两根数下去,数不到二三十根,便沉沉睡去。

    石颖见阿薰一付跃跃欲试的样子,低声道:“阿薰姑娘,等我练过一段,若是顺利,就传授心法给你。”阿薰大喜,轻声道:“谢谢你。”

    石颖当下闭目入定,搬运体内周天之气。不知不觉,便过去几个时辰,忽然醒来,只觉身轻体泰,竟然轻飘飘地若要凌虚而起,却又总是差得那么一截,不能离地。

    他心中大喜,心道:“一品剑气诀果然利害,若是假以时日,练到第六重,岂不是意动神会,效用无穷?”

    正自欣喜,忽见迎雪的身体一晃,跟着摔倒在地。他不禁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扶住,问道:“大小姐,你怎么样了?”迎雪嘴边慢慢流出血来,神情萎靡,低声道:“我……练功出了岔子……”石颖大惊,他自然知道内功修练的凶险,若是内息走岔了,轻则武功全废,重则性命不保。他惊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也练过这一段,却没有什么异常。”

    阿薰在旁听了,也是惊愕,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梅姑娘,你是不是练过****?”迎雪道:“是,我一直都是练****,从未练过一品剑气诀。”阿薰啊了一声,问道:“一品剑气诀,是不是纯阳功法?”石颖一呆,随即醒悟,叫道:“是啊,我怎么没想起这件事来?”

    迎雪奇道:“那有什么不妥的?”

    阿薰叹道:“我遇到外婆之后,她既已知道我是处子之身,于是就教我****的心法……”迎雪一怔,奇道:“你外婆怎么也会****?”阿薰微微冷笑一声,说道:“你的母亲,是我外婆的师妹。”石颖和素心都曾听她说起过此事,便不以为奇。迎雪却是此时才知,不免大为讶异,啊的叫出声来。

    阿薰接着说道:“我学过****之后,外婆谈起天下武功,忽然说起****的忌讳来。那就是练过****之后,万万不可去练纯阳之气的内功心法。一旦误练了,阴阳之气在体内不能调合,冲撞起来,轻则功力尽失,重则经脉寸断,最是凶险。”

    她此言一出,迎雪和石颖都惊得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