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缉令三连至 (第1/1页)
马管家的要求,无疑也是合情合理。 毕竟,单单凭借两具腐尸,和一封来历不明的陈情书,自然不可能将人定罪,更不可能明令抓捕。 如今,县衙方面的态度,也本就只是依例相询。 故而,众衙役见状,心中虽有不安……但此时此刻,他们却也别无他法,只能随同马管家,一并进了杨宅。 不多时,众人便至正堂。 而随着众衙役入宅,心思活络的小丫头,也终于找到活计,一边引着众人落座,一边也飞快端来茶饮。 趁机之下,更偷偷躲于堂畔,好奇的打量着众人。 只不过,当为首的衙役,也才刚刚开口。 小丫头她,却是顿时一僵。 “有人匿报……杨公子、涉嫌命案!” 命案,自然便是杀人。 但奇怪的是,随着衙役话音落下,此间的所有人……却是除了小丫头,全都不为所动,更各自面色如常。 似乎每个人,都并不在乎命案本身。 更在乎……其后的缘由! 所以,为首的衙役,也只能将本案的起因,皆复述了一遍。 并且叙述一毕,他亦缓和气氛道: “其实这般控告,我们也是不信,但此事毕竟涉及人命,衙中却也不得不管……还望杨公子高义,随我等归衙解释一番。” 衙役们的态度,无疑已经放得极低。 近乎乞求的,恳请着配合。 毕竟,在众人进入正堂的同时……那名端坐堂间的女子,却是给所有的捕役,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没人不知道,那份震动京师的婚约。 更没人不知晓,袁家于本朝的影响力。 而更巧的是,就在前一日,恰好出派过谢园的众人,也仍旧记得苏染容貌。 所以,当众人愕然发现,身负婚约的苏小姐,竟同样身处杨宅……众衙役心中,却是早有不好的预感! …… 很显然,衙役们的预感,完全没错。 当为首的衙役,才刚刚语毕。 正无比小心的,望向杨子牧的方向,想要得到回答。 一道轻糯的女声,却宛若是一记重锤,狠狠的砸碎了他的期待……令衙役们不能反驳,也无法反驳: “也就是说,你们既无实据、也无人证,全凭那匿名一纸,便要将我未来的夫君,给带归审问?” 众衙役闻言,愈发尴尬。 一时间,竟找不到辩解的词汇。 毕竟,无证相缉这种事情,其实本就是惯例,而并非明律。 寻常百姓,自然不敢质疑官衙,所以此例便存了下来……然而,若放在大族世家面前,对方若真要相疑,衙门却也不敢逾越。 故而,衙役们如今,也是愈发不知所措。 也不知晓……究竟是该告辞离去,等待许大人决断?还是该继续坚持,恳请苏小姐默允? 不过,也就在此时。 就在一众衙役,都各自沉默之时。 又一名杨宅家仆,却是忽然匆匆而至,并且也带来了,更加奇怪的消息: “公子,门外有县衙快手,正敲门求见。” “他说,有重要的文牍相呈。” …… 所谓“捕快”一词,实际上是两种分工。 其一,乃是寻犯缉凶的捕手,也正是眼前的一众衙役;而其二,则是传递讯息的快手,类似于后世的传令员。 但此刻,一众衙门捕役,还于正堂间坐着,更尚未回禀眼前僵持。 而那名传令快手,却已然接踵而至。 这一幕,显然极为怪异。 不过,也无论这一幕,到底是如何离奇。 作为半个主人的苏染,却已然将那快手,同样邀入院中,令他同样来到了……气氛沉凝的正堂间。 继而,众目睽睽下的快手,便也于忐忑之中,拿出了一份文牍。 微有不安的,小意说道: “明府(县令尊称)大人手令,命此行诸位捕差,一定要将杨公子带归……如若杨公子抗拒,请示之以手令。” 快手说完,微有犹豫的愣了愣,这才干脆一狠心。 直接将手令,送到了杨子牧手中。 很显然,此间的僵持,已是如此显而易见……而快手此行的目的,亦正是要通过一纸手令,逼迫杨子牧就范。 一时之间,气氛愈发怪异。 就连一众衙役们,也纷纷猜测着: 这县令大人,究竟是何缘由……才会如此的急迫? 难道……真因为其子许思杰,持身极正的许县令,也是彻底倒向了丘家,试图诬罪于杨氏少年? …… 不过,众人心中疑惑,也还尚未得到解答。 但新的变化,却再度来袭。 还是那名家仆,也还是那急促的脚步,更还是那熟悉的惘然: “公子……院门之外,又来了一名快手!”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前一名快手带来的讯息,还尚未被众人消化,但下一名快手,却再度送来了……更加惊人的消息: “明府大人有令,今日缉审之事,决不能出现纰漏。” “此乃起草的状书,关于此案疑点,皆分列其上……杨公子若有异议,还请随我等归衙,方能细细查之。” 所谓状书,通常由原告口述,再由县衙文吏书写。 但如今,连原告都不知其人,却已然将状书写下……此番行径,已然是毫不掩饰的,要将杨子牧给缉捕。 就算那上元县令,他真的倒向了丘家…… 但如此行径,未免还是过于直白? 除非…… 一瞬之间,杨子牧赫然回头,看向了身旁的苏染。 此刻,他终于猜到了,苏染真正的目的: 显然,关于昨夜的包围者,苏染已经有了猜测……而她今日来访,也根本不是为了展现病娇,更加不是为了告知案发。 她仅仅只是……要坐看这场好戏,以确定对方来历! 就连杨子牧,亦是她的棋子。 果然,随着杨子牧猜到此处,第三名县衙快手,亦同样在通禀声中到来。 并且,他所带来的东西,更是愈发的直接: “杨公子,此乃县衙签发的捕令。” “如今律令俱全、文牍皆备,纵使此般案情,仍旧存有疑点,但也请杨公子……不要为再难我们这些差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