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绝壁遗字 (第2/2页)
道:“临别之际,小弟再有一言相劝。望大哥你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失去了本来的睿智。” 乔峰虚心接受了段誉的临别箴言。 “山不转水转,兄弟咱们后会有期。黄须儿,你练功也不要偷懒啊!”乔峰豪爽的笑着,转身离去。 段誉和黄须儿看着乔峰离去的背影,威武却有些萧索,还有那么一些孤独和疲倦。 “英雄本来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道路。”段誉迎风叹息道。 “那么,公子爷,咱们去哪儿呢?”黄须儿挠着头,很不解的问道。 “我不是刚说过么?每个人的路都不同,你之前是从大理赶往少林拜师学艺,但去无妨。”段誉道。 “公子爷你生气了吗?不愿带着我闯荡江湖。”黄须儿道。 段誉摇头,道:“你到少林去好好练功,将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你跟我不一样,不适合在外边不断历练,你更需要的是花费大量时间苦练。” 黄须儿总算是明白段誉的用心良苦,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策马往少室山赶去。 辞别黄须儿之后,段誉就一个人骑马上路。 从雁门关往回走了十几里路,就是荒凉的原野,连年的战乱,让这里已经民不聊生。 “想必大哥记住我临别的话之后,到时肯定知道马夫人说的假话,我父亲段正淳岂会是当年的带头大哥呢?如此一来,大哥不会去他报仇,那么阿朱也不会代父而死。” 段誉想明白这些,自语笑道:“塞上牛羊之许约,终未成空。估计下一次再遇到大哥的时候,应该是在少室山一战了!”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起,是那二十余骑官兵疾驰而来。 段誉遂下马,躲在一块大石头之后,打算看看情况再说。 听得婴儿的啼哭之声,以及妇人尖锐的叫嚷声。待得近前,段誉看清楚了来的是大宋官兵。 段誉的目力极好,看得清楚,每人马上几乎都还掳掠了一个妇女,所有妇孺都穿着契丹牧人的装束。 好几个大宋官兵伸手在契丹女子身上摸索抓捏,猥亵丑恶,不堪人目。 有些女子抗拒支撑,便立遭官兵喝骂殴击。 他们从大石旁经过,径向雁门关驰去。 段誉心道:“大宋边关的守军怎地如此荒唐?简直跟强盗无异。” 忽然听得一名军官道:“这一次打草谷,收成不怎么好,大帅会不会发脾气?” 另一名军官道:“辽狗的牛羊虽抢得不多,但抢来的女子中,有两三个相貌不差,陪大帅快活快活,他脾气就好了。” 第一个军官道:“三十几个女人,大伙儿不够分的,明儿辛苦一天,再去抢些来。” 一个士兵笑道:’辽狗得到风声,早就逃得清光啦,再要打草谷,须得等两三个月。” 突然之间,一个契丹妇女怀中抱着的婴儿大声哭了起来。那契丹女子伸手推开一名大宋军官的手,转头去哄啼哭的孩子。那军官大怒,抓起那孩子就要往地上摔去。 一个最近的契丹老汉见状立即扑过去,抢夺小孩,却被另外几个士兵拔出利刃在背上乱砍几刀。 那老汉摇晃了几下,竟不跌倒。众官兵或举长矛,或提马刀,团团围在他的身周。 那老汉转向北方,解开了上身衣衫,挺立身子,突然高声叫号起来,声音悲凉,有若狼嗥,一时之间,众军官脸上都现惊惧之色。 段誉忽然心中一凛,他这几下垂死时的狼嗥之声,乔峰也曾叫过。那是在聚贤庄上,他身上接连中了几刀,又被游氏双雄的利刃钢盾所伤,悲愤莫可抑制,忍不住纵声便如野兽般的狂叫。 段誉没有迟疑,飞身便从大石之后跃出,铿然一声,赤红长剑出鞘。 剑光闪烁,如同白虹贯日。 十几个大宋官兵惊呼着,几个呼吸的时间,就都被斩杀。 段誉施展凌波微步,以极快的速度闪烁过去,接住那个从大宋军官手里跌落下来的婴儿。 在场的老弱妇孺契丹人见他如此神威,都看得呆了。 “将孩子带好,你们赶紧逃得远远的吧。”段誉将婴儿递给那个妇人。 虽然他们听不懂段誉话,但对于救命之恩,感激不已,都跪下来磕了一阵头,然后就骑着大宋官兵们留下的马远去了。 而那个身中数刀的老汉终于倒下,段誉识得他身上的那个狼头刺青,乔峰也有,契丹的男子一出生就会弄上这么一个狼头刺青。 段誉见今天的情景,想起了张养浩的一首元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