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士为知己者可亡 (第2/2页)
中的名片,打算发短信。 一抬头,被旁边小书店门前的一块广告板,给吸引住了。 那上面写着一段话: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德国)赫尔曼·海塞 他注视的重点,并不是这段鼓励人读书的文字,而是那个熟悉的名字。 贺禹知道,这是一位很有名的德国诗人的名字。 不过,他熟悉的那个人不是这位诗人,而是十二年前的那位恩师…… 德国,柏林,泰格尔机场 柏林的凌晨,冷清的机场。空气也有些拟人化了,像是预见了这会是一场离别,就更加的肃静萧然了。 四个人呈两边站立,静默着,并没有人说话。 一边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德国人,一边是两大一小,提着行李的中国人。 “海塞先生,您回去吧。不用送了,非常感谢您。” 贺禹依旧还是一脸的笑意,用英语对前来送行的赫尔曼·海塞说道。 “是的,海塞先生。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这也是这孩子自己的选择,我觉得他做的并没有错。”林厦业接着说到。 “做得对,出手打人还叫做得对?”一旁的袁胜观讥讽的说到。 “你不是说,他要是去道歉,就很没骨气,会给我们国家丢脸吗? 现在如你所愿了,没有丢脸,这孩子很有骨气。”林厦业有些火气的反问着。 袁胜观是哑口无言了,却还是强硬的质问着:“你还纵容他! 我的意思,不能去道歉,要走就走嘛。这小子非得答应了去道歉,却把人给打了。 这事儿是这样就能解决的吗? 小禹,你也是,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心思啊?” “没有,袁叔,你误会了。 我原本是愿意去道歉的,我也想留下来。 但是当时,那个家伙不但气坏了这位海塞先生,还骂我们中国人。 骂我自己,没事,我能忍。 但是我的祖国,我们民族,不容他诋毁半句!” 一段话,铿锵有力,字字凿心,说的袁胜观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而林厦业把他的话翻译给了海塞,而后两个人一同,很是怜爱的注视着,这个还只有15岁的孩子。 海塞向前一步,伸出手,拍着贺禹的肩膀。 他又转头对着林厦业说着:“Lin先生,他还会去其他的俱乐部试训吗,或者我可以留下他,带他去其他的俱乐部看看,尝试一下?” “海塞先生,不好意思,这……恐怕不太方便了。 贺禹的这次机会很难得的,由于柏林和北京是友好城市,为了发掘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柏林赫塔俱乐部和我们足总合作,成立了AVANDO项目。 挑选了一名中学生来德国踢球,由赫塔俱乐部进行试训决定是否留下。 现在,他必须先回国,我们也才能完成这次任务。 他以后的路,得看他自己以及他的父母决定。” 林厦业慢慢说着,他能够理解海塞的想法。 挖掘到了一块璞玉,又怎么能这么就轻易放下呢? 只是这个时候,都不愿意再说太多。 “你一定要坚持踢球,你很有天赋,你的未来不可估量。 等你成年了,无论我在哪只球队,我一定都会把你买过来!” 海塞说着英文,以方便贺禹能够第一时间听懂他的意思。 “海塞先生,您是我在这边,第一个赏识我的专业教练。我非常感谢您,也非常尊敬您。 您虽然没有指导过我,但是在我心里,您就是我的恩师。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 它的意思是,一个男人甘愿为了赏识他、栽培他的人,而去选择献身、死亡。 您放心,我不会放弃,我会一直努力的。 说不准哪天,我就会在您手下踢球了,不是吗? 哈哈哈……” 贺禹说完傻傻的笑着,而海塞的眼眶却湿润了。 试想一下,这样一幅离别的画面。 机场的安检口,一个男孩半举鞠着躬,而他面前,另一个看似他父亲的人,则闭着眼睛。 渐渐的,一行男儿的泪水滑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