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仪仗雄风 (第1/2页)
天使的车队缓步而进! 当先是一辆掌旗大车,四马挽缰,高栏铜盖。车厢正面车长驭马,皇旗四周甲士擎盾。只看见玄旗猎猎,健卒勇毅,它独行在前,引领着整个队伍的行进方向。 旗车之后两个车位,左右各有宽轮鼓车。有力士站而擂鼓,每敲一下,车队便前进一步,无论人马,脚步皆齐整不乱。那鼓声隆隆作响,听之如阵阵雷鸣,持续不竭。 鼓车之后,隔开三十步远,是厚实的中军阵仗。 首阵战车虎贲,两车一列共成三列,各是双马铜盖,其上持戈、持盾、持弩甲士各一,神色肃穆。每车之后又跟了五人一列的虎贲强军,方阵十列,顶盔贯甲,手持戟钺迈步前行。 那兵戈利刃朝天,寒光四溢,也如玄旗般绑着纯白貂尾,随风而扬。 虎贲历来是帅帐的护军,此次同样拱卫天使座驾。金车大辂(lù)与兵车戎辂共行前后,各挽玄牡二驷,居中而处。八匹黑马龙驹昂首阔步,顾盼神飞。 车辂两旁又有弓弩方阵,每阵百人共计四百,红弓、黑箭引而待发。外侧更有骑士两百,分散排布,骑士们端坐马上,挺腰拄剑直视前方。 中阵最后,又是虎贲与战车收尾,同样的六辆大车,百五十人,与前军互为呼应,肃杀之中彰显出军容威仪。 那之后又五十步,还有大队的粮车驽马和步军护卫作为车队后阵,驮粮草携辎重,紧随在中军之后,不疾不徐,不吵不闹。 车粼粼,马萧萧,谁也没有想到,帝国九卿代皇帝出巡,其车队竟会是一支足有上千人的威武军团,前后绵延数里,士卒奋勇有力! 苦酒里何时见过这样的阵仗,乡里们瞪大了眼吸着凉气,一时间,竟连下跪迎候都给忘了。 李恪同样目眩神迷,迷离之中他想到始皇帝的仪仗…… 能让高傲如项羽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感慨,始皇帝的仪仗该是怎样的雄壮之势? 眼下这支代表了皇家威仪,如帝亲临的天使车队,又能体现出其中的几分呢? 庞大的车队在三百步外停步驻足,一阵密集的鼓点敲响,两侧骑军各有首领出列,滚鞍牵马恭候在金车两旁。 李恪看到蒙毅和扶苏掀帘而出,他们翻身上马,在骑士的牵引下,缓步行向闾门。 蒙毅与上次打扮无二,高山冠显出文官出身,青衣银绶彰示九卿职级。 扶苏却与上次所见大不一样,一身中级文官打扮,黑衣黑绶毫不显眼。 他策马紧随在蒙毅之后,低眉垂首看不出半点张扬。 若不是事先便知道他的身份,李恪无论如何都没法把这个腼腆的年轻官吏和大秦的皇长子联系起来。 二人近到百步,里典服如梦方醒,高声唱道:“恭迎天使!” 一声长音,他登时跪地,高举双臂行出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这大礼高唱如同号令,少吏、乡里,迎候在闾门的人呼啦啦跪倒一片。 李恪虽然觉得别扭,但这次总算学机灵了,跟着里吏妨一同跪倒,大拜伏地,额头见土。 直跪了好一会儿功夫,耳边蹄声靠近,有人滚鞍落马,哗啦啦……似乎是抖开竹简的声音。 “皇帝召令!” “楼烦县属少吏王服,领里中民爵黔首四百余,恭听谕令!” 李恪与人群一同高喊:“恭听陛下圣谕!” 待到敬语平息,蒙毅朗声宣读:“皇帝令曰:今闻楼烦县属有苦酒里,救灾得法,胜定天时,朕心甚慰。今遣郎中令毅为正使,谒者荷华为副使,巡视苦酒,辨查真伪。属地少吏当献策以详,为大秦万世,克尽国民之责!此令,始皇帝二十七年,季秋!” “下吏(草民)谨遵!” “里典服,接令!” “唯!” 一声长诺,李恪瞥见里典服高举双手,撅着屁股,双肘双膝触地,不抬头,不起身,直挪到蒙毅脚下。 那双手升起来,肩膀扭曲的幅度之大,也不知得有多好的柔韧性才能做得出来?李恪光是看,就觉得疼得不行。 蒙毅似是见怪不怪,郑重把圣谕卷起,面无表情安放其上。 在接令的瞬间,里典服浑身发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