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回 身赴车间苦做调 机器轰鸣噪为歌 (第1/2页)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每个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几乎都有建功立业的梦想。《送李侍御赴安西》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高适正想到军中去展示才能,求取功名,恰逢朋友先走这条道路,也有说不出的羡慕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同时也强烈的表达了自己想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回想到当时我们到车间去实习,正式开始了我们的事业征途。看着一个个年轻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各级领导和业务骨干,意气风发,我们当时的心情与高适的心情是何其相似啊!为了年轻时的梦想,我们曾努力过,奋斗过,悲伤过,迷茫过,披荆斩棘却遍体鳞伤。有失去,也有得到,有肝胆相照,也有尔虞我诈。可无论怎样,我都相信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出生的思想家阿多尼斯的那句名言: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邓头儿抽了一口烟,刚想开口说话,推门走进来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姐。这位大姐声音洪亮进来就说了一句:“这几个小工号盯得我可累死了!”“工号”就是每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序号,具备独立性、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工号管理在生产计划安排和质量问题追溯等环节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小工号”自然指的就是那些生产任务量不大的产品。由于在后续的故事中,我们会提起一些666厂特有或与其它企业共有的管理名词,因此我会在故事里逐一向大家解释。邓头儿一看这位大姐进来,一嗓子顶回去了他还没说出来的话,并没有生气。邓头儿站了起来,微笑着冲着这位大姐说:“让你受累了,正好,这都是新来的大学生,你回来咱们班子就齐了,一起见个面吧。”大姐看了看我们不好意思的说:“哟,我进门就说话都习惯了,把你们吓着了吧,对不住了小哥几个。”邓头儿也笑了,跟我们介绍起来了他的领导班子。五分厂的领导就是他们两男一女,分别是五分厂厂长邓为民,生产副厂长石静、技术副厂长陶峰。他还简单的向我们布置了三个月实习的构想,那就是每个一线生产小组实习一到两周,熟悉产品和生产现场,为以后正式开展工作打下基础。随后,邓头儿又让我们仨人儿介绍了我们每个人的情况。我们和座谈会上说的差不多,把自己的学历、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工作意向也分别向领导们做了汇报。邓头儿的烟瘾很大,和我们谈话的过程中他手中的香烟一颗接着一颗。倒是不错,这个抽法省火机了,这颗烟吸完直接对着下一颗。他十分热情,每次看我们吸完就再递过来一支。我本来不会吸烟,这么个吸法,我真心是受不了。最后,我慌忙摆手对邓头儿说:“谢谢领导,我不能再抽了,再这么抽下去,我就抽了。”邓头儿笑了用滨海口音说:“介小关儿还zen哏儿!”经过简短的沟通,邓头儿就把我们交给了陶峰。邓头儿依旧是笑眯眯的说:“陶头儿后面他们具体实习计划你给安排一下,别的我就不提了,一定确保安全!” 陶峰站起身来还是面无表情的和我们说:“你们几个跟我来一下。”我们赶紧起身和那二位领导告别,我心想这短暂的告别我是不是得说点什么呢?我略加思索说:“领导们,我们去实习啦,以后还请三位领导多多关照!”邓头儿笑着点了点头没说话,那位石姐是个特别直率的人她依旧是那么大的嗓门儿:“没说的,我这活儿多,保不齐就得麻烦小哥儿几个!”简单的寒暄过后,我们跟着陶峰就走出了厂长办公室,左转进入了五分厂技术组。我们进来这么一看,嚯,屋子不小十分破旧。老式的实木办公桌椅,看起来也伤痕累累,记录着道不尽的沧桑。十张桌子,有八张两两相对,两张把角,被分成了三组,从右到左是个2-3-5阵型呈顺时针排列。这个屋里现在只有五个人,其余的桌子上也摆着整齐有序的文件夹。看来,他们出去了。陶峰让我们坐在了空位上,依旧不苟言笑,声音不大,cao着南方口音说:“你们先在这里让郑师傅给你们进行分厂级的安全培训,签订安全责任书,然后我带着你们去各小组参观!”陶厂长说罢,走到了一位老师傅近前。他貌似叮嘱了几句,然后转过身来和我们说:“你们几个先进行培训,然后我们再去参观。”这位陶厂长说话声音特别小,加上车间里面噪音大,他要不走到你身边,你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尤其是面对的人稍微多点,一说话就脸红。用丹丹老师的话说就是腼腆型的。陶厂长和我们交代完,转身回了办公室。 我们几个送走了陶厂长,转身看着郑师傅。只见郑师傅打开了身后的柜子一顿忙碌。拿出了一些文件和几张空白表格。然后迈着四方步走到了我们面前。只见他个子不高,中等身材,体态微胖,四十五六岁,是典型的滨海本地人,热情豪爽,风趣幽默。来到们身边,先让我们在空位子上坐下,然后一脸微笑的对我们说:“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郑,叫郑旭宝。是五分厂的机械设备员兼安全员,我不像你们都是大学生有文化。按说呢,给你们上课我有点勉为其难。但是,我工作的时间长比你们有经验。尤其是你们初来乍到的,好好学习一下安全知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