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回 运交华盖众生相 蛀虫造谣传遍厂 (第1/2页)
忧患薰心两鬓丝,倚栏瘦影却斜晖。凄其十载不儒服,老矣一生犹布衣。未信此身长坎坷,细看造物实玄微。五更风雨自秋至,不见蚊蝇跋扈飞。这首宋末诗人丘葵的《和所盘自宽韵》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说起来这首不为人熟知的诗人和诗句,大家也许会非常陌生。因此,我们要在介绍引用这篇古诗的原因之前,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这位作者丘葵。丘葵,字吉甫,号钓矶翁,同安县人。笃修朱子性理之学,而终生隐居,不求人知。您看看,我们这篇开篇诗的作者又是一位隐士,难怪鲜有人知了。这位隐士也是生于宋元之间,因为志气高洁一生不愿意为元朝工作,所以长期定居于海岛。元朝廷也曾多次派人带着皇帝的圣旨和钱财来丘葵的住处收买,也均被一一拒绝了。也许有人会问,元朝兵锋正锐之时,可以说是一统欧亚。怎么还征服不了一个小岛呢?原因有二:第一,如果杀戮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也许这个地球上早就没有战争了。杀人诛心,让本不是我的人为我所用才是长治久安之道。第二,这丘葵呆的地方不错,就是现在我国台湾省的金门岛。也正是由于海峡天堑,让这里成为了自古以来的避难所。当然,一个人学贯古今满腹才华不能施展才是最大的痛苦。我想每一个读书人都是这么想的,长时间的学习积累不就是为了有机会实践吗?可是,有时命运的安排就是让你在人生的路上一路坎坷。如同郭老师说的那样横垄地里拉车——一步一个坎儿。这就像我,我的事业开始时便不顺,让我使尽浑身解数也难得片刻的安宁,这种痛苦的挣扎与磨练一直伴我到了如今。即便如此,我依然相信诗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不能总走背运,就像深秋之后再没有蚊虫一样,这才是命运的真谛...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经历了调离风波的我,还没有在惊诧和错愕中缓过劲儿来。不知为何一向老练稳重的严雷,进屋和我开起了玩笑,称我是被调离的小同志。经过我仔细的盘问,我才弄明白原来是杨万晨在背后散播我的倒霉事迹。我就奇了怪了,参会也没有这位啊?怎么传闲话这么快就有了他呢!后来严雷说是军工处的刘处长貌似好像和他聊了几句,我这才恍然大悟。看过前文书的朋友,您可能也知道对于销售经理杨万晨,我一向恭敬,而且从未得罪或者冒犯过他。虽然,有时因为工作可能我会追着屁股要一些材料,但是我每个副经理都会去提醒和索要的,这也无可厚非。说到工作里,杨万晨起草的材料都是他用手写的,这也和他文化水平不高,连拼音打字都不会有关。可是当这么多年的领导,写的字比我还烂。要是写字难看并且字写的小,让人看不清这还有情可原。可杨万晨的字绝对数斗大的字装不了一筐,一张A4纸上写不了几个字,人家那字号就像婴幼儿的识字卡片,即便如此杨总的字写的依然让人难猜难解,一头雾水。每次我拿着他那十来篇纸,不仅总结不出几百个字儿来,猜测也是耗时费力。出于对领导的尊重,我从未去找过杨万晨请教。扪心自问,我对杨总足够尊重,足够真诚,也足够卖力啊?怎么他就那么讨厌我呢?从那时起,我就发现这个杨万晨从来没有在背后说过我一句好话。然而,在廉总和钱总面前,他又像是我的下属,对我恭敬有加,十分的客气。您看到了吧,不是在你的面前笑容可掬,满面和善的,都是好人。在虚情假意的背后也许是说不尽的厌恶,咬断了牙齿,和一颗难以包容的祸心... 书归正文,谭主任看严雷和我说杨万晨在外面传我的闲话,我的情绪有点不对头,他就立刻采取了措施。谭主任果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对严雷说:“小严,我有点事儿找你,你和我来一趟。”严雷冲我神秘的笑了笑,然后随着谭主任走了。在严雷和谭主任走出办公室的那一刹那,我懂了。严雷真是一个好哥们儿,这小子其实是向我有意的透漏着什么。严雷是一个特别成熟的人,他不会因为一时的口舌之快说一些自己不想说的话。严雷成熟、稳重、大气、善良,他刚刚和我看似开玩笑的话,其实就是在有意的提醒我。我想了想杨万晨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心里不免一惊。因为,我已经不是那么生气了,杨万晨的目的不是针对我,就是针对廉总和钱总,他要在暗地里下绊子,最终斗倒这个班子里所有的竞争对手,自己爬到666厂权利的巅峰,这才是他的阴谋。想到这里,我笑了。我在笑就这样一个卑微、怯懦、愚昧、昏聩、不懂装懂、搬弄是非、蝇营狗苟、中专班倒数第一、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撑死不要命、见活就装熊的东西,居然他也有如此大的野心!您别看这家伙一身的负能量,一身的铜臭味,顶风都能臭出八百里。但是,他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比金子还珍贵的道理,做人要脚踏实地,要从年轻时就要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不是有那么一个笑话嘛!说一位性从业者,学名叫小姐,她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傻子,小姐不屑的骂道:“就你这个德行的活着干啥,死了得了!”傻子嘿嘿傻笑对小姐说:“你说的太对了,我昨天就不想活了,我就爬到了供热站的大烟囱上打算往下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