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回 小车班里见面会 胸怀坦荡何所畏 (第2/2页)
后面要说的话。不过,这就是我,我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从工作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按制度做事,凭良心做人。如果我们的制度有问题,有瑕疵,那我就会提出重新评审和修改这套制度,因为管理毕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从接手小车班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深知,小车班司机的身后是领导,都得罪不起。可是,作为一名管理和调度车辆的秘书,我不能因为小车司机的特殊性就畏首畏尾进而影响到工作的开展。我能做到的就是相对的公平,让大家觉得我与任何人没有什么个人私利的关联,每一份派车单背后的初衷都是工作,既不是亲情又不是照顾。虽然,我管理小车班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我几乎和每一位司机师傅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种不掺杂任何个人利益的同事情谊。为啥说是几乎每一位呢?因为毕竟不是百分之百,有个别那么一位,对我的误会很深。然而,不管这位司机师傅怎么认为都好,我一切出于公心,问心无愧。那么到底有什么恩怨纠葛呢?后文书您一定就会知道... 我工作的繁忙度,从九月份就开始升级了。我得写着文字材料,填着派车单,修理保养着汽车,报销着相关费用,简直就忙了个不亦乐乎,然而,这并不是我在经理办公室承担业务最多的时候,和最多的时候比起来,这时的工作还算很幸福。看着不停忙碌的我,这个一根筋陶阳还是没有走出工作调整的阴影。这家伙总是站在旁边挑毛病,这事儿应该这么派,那辆车的油耗就不可能那么高等等。他娘的,我算彻底把老陶得罪了,不知道他的这股子神经病什么时候才能过去。我呢,当然也不能总听着,适当的时机我就反击一下。比如:我会拿来车辆说明书和网络上车友的实际经验给他讲讲如何控制汽油的使用。再比如:我会请陶阳快去找主任把这份倒霉的差事再要回去,我会请他吃饭。在我的努力和刺激下,陶阳的神经病变得越来越重,我真的不是成心的。郑爽更是幸灾乐祸,没事儿还敲边鼓儿:“关秘书,够忙的,你尼玛够揍嘛,把老陶的买卖都抢了。你看老陶最近郁闷的公章都盖不正了,你缺了大德了你...”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在郑爽的刺激下,陶阳一度非常抓狂。这些经历真的是让我哭笑不得,感叹人生艰难啊... 由于,上任之初主任就和我说明了要与筹备组的郑总沟通,如何使用好那部公爵王。所以,我接手小车班的第二天,就去筹备组找郑总。我和郑总是一点儿都不熟悉,这是我们平生以来第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这种谈话最麻烦了,我得先从自我介绍说起,再说来找郑总的目的。各位书友请想,公司经理办公会都决定了这部公爵王暂时拨给郑总。人家当然是想怎么方便就怎么用了,现在得轮到我来沟通细则,我想大概这些细节领导们是不会定的。我是个命苦的人,在全厂有志青年们都挖空了心思去巴结郑总的时候,我则反其道而行之,去和郑总谈判一辆公务用车的管理权问题。当我和郑总说明了来意之后,这位领导也是一皱眉啊!郑总非常聪明,他听明白了虽然他有车辆的优先使用权,但是用车得经过我,这也是666厂每一位经理应该接受的管理和监督。郑总和我说:“筹备一个公司很麻烦,我会经常用车,而且会加班到很晚,我找不到你怎么办?你又如何保证好我能及时使用车辆呢?”您说说,这是不是都是难题。这个过程我就不多加描述了,总之经过我和郑总反复的磋商,最终达成一致。第一,车辆调动必须经过我的调派,我无条件的保证郑总能够及时使用车辆。第二,我将我和宋师傅的联系方式留给了郑总,以便领导能随时找到我。第三,每天上班以后我和郑总确定今天用车的时间,郑总用车时段以郑总优先,其他时段这部车还得为666厂服务。第四,如果有突发情况,我必须保证随时有车辆提供给郑总使用。为什么我们能够达成一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郑总和我都是聪明人,大家没有个人恩怨,一切为了工作。两个聪明人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经过这一次的沟通,我就知道郑总的确比杨万晨更加适合筹备新公司。因为这件事要是换成杨万晨,是万万说不通的。顶天杨总最后甩我一句,你是廉总和钱总的人,你说咋办就咋办,这样行了吧,领导? 随着时间的一天一天的过去,我对忙碌的工作开始渐渐熟悉,不到一周我就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就连新公司筹备组的用车也没发生过任何纰漏。这是九月中旬的一天,还在上班的我接到了mama的电话。她说,要和爸爸来滨海市看我。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有人会说,你爸爸mama来你紧张什么?是的,我本来不该紧张。但是这次不是我的爱人刘云和我的父母第一次见面嘛,我当然希望他们能喜欢这位未来的儿媳,刘云也能喜欢未来的公婆了。我正在那里琢磨过几天爸爸mama来滨海的事儿呢,可不得了了。从楼下跑上来一位身穿制服的法官带着两个荷枪实弹的法警怒气冲冲的就闯进了经理办... 本周第一更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这一回的故事是承上启下的一回,也是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拐点。从这一回开始,我们就要迎来又一次剧情高峰,法律纠纷,畅游北京,脱产培训等等热闹桥段敬请您继续期待。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