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202回 妙语沟通请愿艰 午夜凌晨要订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2回 妙语沟通请愿艰 午夜凌晨要订餐 (第1/2页)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首《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也是本回故事的开篇诗。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在此我还要着重解释一下,这个上李邕的“上”字,它虽说是个动词,但是在这里是呈上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年青时的李白,取向绝对是没有问题滴!之所以选择这首诗开篇,是因为我们这一回的故事,要讲几个年轻人的通宵达旦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搞笑桥段。年轻的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说,感想,敢干,敢担当,敢作为。即便遇到挫折也是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然而,我们却很难得到一些提拔、晋升的机会,可我们却依然拿着微薄的工资,乐此不疲的工作着,今日细细思来,一定还是因为理想的力量。如果您是一位大领导请您重视年轻人,因为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每每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那都是没有超过30岁的人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远的别说,比如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这个在我们党历史上无比重要的会议。当时,一位23岁的年轻人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所有参会人带入了会场,而参加会议的这些革命前辈当时的平均年龄也不超过30岁。正是这些平均年龄没有超过30岁的人,他们决定了中国的未来。而那位仅有23岁的年轻人,就是时任*******的邓爷爷。可是在我们的666厂,我们当时这些23岁左右的年轻人无不例外的被国企蛀虫所排挤着。他经常扬起赤红脸儿,皱起八字眉絮叨着:“严雷会干嘛?小董会干嘛?小关会干嘛?小毕会干嘛....他们嘛也不会干....”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我带着将近200多名工人到滨海市政府门前请愿。我们刚到,立足还未稳,负责保卫的武警就启动了应急预案。没到三分钟,这条马路两边就出现了大量的警车和警察。武警战士们排成一排,如刀裁斧剁般整齐就护住了大门。从马路的一边来了三位警察,为首的有1.85米,身后那两位国字脸,体态匀称,身高都在1.9米开外。为首的这位警官表情严肃的说:“你们哪个单位的?谁是负责人?”眼前的情景,您都不用往马路两端看那些大批的警车和警察,就看眼前这三位的气场就把你照化了。人家问负责人,大家都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是大家不勇敢,的确是没有负责人。看到这里,我心里想钱总现在不在,一会儿才能赶来。他把这些工人交给了我,我不能不说话呀,要是一会儿误会了,真要起了冲突就不好了。我的身高不高才一米七,看这三位是真费劲,我得仰着脸。现在想起来,当时的造型估计多少有点要挑衅的意思,总之吧,我的“气焰”有点小嚣张。我往前挪了几步,走到队伍最前面,仰着脸儿看着他们,这动作太治颈椎病了。我语气平和地说:“三位警官,我们是滨海666厂的职工,有困难需要ZF帮助。”警察低头看了看我,微微一皱眉问道:“你是负责人吗?”说实话,当时我挺紧张,因为对方气场真是太足了。没辙,情况逼到这份上了,就算我现学国企蛀虫杨万晨那套把戏,腿肚子转筋再尿了裤子,估计也是无济于事,除了贻笑大方真是毫无意义。还是那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现在怂了是没用的,就不如硬着脑瓜皮,顶烟上了。想到这里,我的心态反而平静了,眼神更加坚定。我扬起了头,与带头的警官四目相对,往前又凑了一步。

    这位警察估计没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有如此的胆量。不过,久经大敌的他气场却丝毫没有减弱,一样注视着我,身体站的笔直,纹丝不动。我仰着头一字一句的答道:“我不是负责人,我是这个公司秘书,我只不过替大家说句话!”警察看着我微微一笑说:“666厂不是军工国企吗?你们折腾什么?赶快散了吧,不要干扰ZF工作,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我也微笑着对这位警官说:“警官同志,我身后都是666厂的普通职工,多数还是正在进行军工生产的工人师傅们。由于**市法院强制异地执行,在沟通尚未有正式结果的情况下就强行冻结了公司账户,影响工资发放,这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我厂广大职工十分愤怒,自发组织起来到ZF请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位警察同志,您也是执法者,我们不请求您也对我们进行地方保护。我们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正常合理合法诉求。现在站在您面前的都是正式国企职工,我们保证不会有任何过激的行为,请您放心。而且,我相信就在现在我们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在和ZF有关部门进行着联系,一旦有了结果,我们会很快解散,不会给您添任何麻烦。”这位警官非常通情达理,还真就听着一句一句的说完了,他一边点头一边皱眉,听我说完,他开口说:“各位的心情我很理解,可是....”没等可是后面的话说出来,对讲机响了。只见他拿着对讲机,走到了一边简单的说了几句就回来了。他对我说:“小伙子,你很勇敢。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和你做朋友。”说罢,他带着另外两名警察离开了,我看着他们开始替我们指挥起了交通,疏散了这条路上的车辆。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到现在也不清楚。我猜,我们这次的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