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回 交接工作蛀虫扰 培训报到总裁晓 (第2/2页)
午砍不了侍魂,一中午都和我对砍,我就不用轮班儿了。下午,我又开始和谭主任交接季度工作要点,平时剪报,大事记的积累等等文字工作。四点半,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经理办公室正点下班,而且也是我的记忆中为数不多的一次。走出了大门口,我和刘云坐上了802路公交车,直奔滨海火车站。我们得把我爸爸mama接回来,他们从北京爬长城回来了。按照父母的计划,这次回来,先在我们的单身宿舍凑合一宿,然后坐火车去附近的景城市,因为我爸爸要去看他的舅舅。这位老人家也是我前文书写过的,去年的十一我去看过的舅爷。然后,他们就会从景城直接回东北老家了。我和刘云陪着爸爸mama在滨海车站买好了前往景城的车票,心中便有了依依不舍的感觉。在外地奔波劳碌的人们,经常要面对别离,这种建立在难以割舍的亲情上的别离。买完了去景城的车票,这种别离的情绪便弥漫开来,害的晚饭吃起来都不香。爸爸是一个意志力无比坚强的男人,他看到这种氛围,就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一个红色的证书,打破了眼前的尴尬。爸爸笑着对我说:“你看,我这次去旅游还得了一张证书呢?”我拿过证书,红彤彤的证书上,三个烫金的大字《好汉证》。我笑了,好汉还有证书?翻开证书,里面抬头写着我老爸的名字,下面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特发好汉证书以兹鼓励。哎哟,这都什么论七八糟的。我把证书递给了刘云,刘云也笑了。我们问爸爸这证书多少钱?爸爸哼了一声告诉我说:“说是凭票免费制作的,最后还是收了5元的工本费。你说这扯不扯,明目张胆的骗人!”我们一家人听罢,笑作一团,别离的气氛被冲淡了许多。mama听说,我后面要离开666厂去脱产培训三个月,依旧像嘱咐还在读书的我一样,对我说:“你们领导对你不错,你出去了一定得好好学,回来认真的为公司工作。咱们家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凭本事吃饭的!”mama的嘱咐,我至今都没有忘记。 转天一早,送走了去景城探亲的父母。我在京滨路上打了一辆出租车。按照培训通知的地址,去培训地点报到。当我,拿着这张培训通知给司机看的时候,他嘬着牙花子说:“好木,你是计委的?国投大厦,不就是滨海市计委所在地吗?这钟点大沽北路八成得堵车呀!”我们的这次培训,地点就是滨海市计划委员会,位于平和区,大沽北路157号,国投大厦。有人问,你写错字儿了吧?是不是纪委?没有,2002年时,这个ZF机关的名字就叫滨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直到2003年,政府继续对该机构进行改革,将原国家经贸委的部分职能和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一同并入计委,并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而使得“计划”二字,完全地从中国政府的部门中消失。简单的说,我文中提到的“计委”就是现在“发改委”的前身。等我打车到了这里的时候,抬头看去,这个高层大厦是新建的,在朝阳的照耀下,映射着红色的霞光。这不免让我想起了,我们已经有60年历史的666厂,和这里比起来简直就是土得掉渣。这是两个时代的见证。可谁又谁知道,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的写字楼、摩天大厦,都是由这些原来土得掉渣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地努力和积累而来的?我拿着通知,上面明确的写着培训地点是大厦16层,看了看我的手表,离八点半开始培训还有四十分钟,不知道开门了没有。我来到了电梯间,还没等我按电梯,保安过来敬礼问道:“先生,请问您去哪一层?”我拿出培训通知递给保安说:“我来培训的,请问是在这个大厦16层吗?”保安看了看我的通知说:“你去过滨海人才港报到了吗?我怎么看你不面熟呢?今天已经是培训的第三天啦!你们这一百来个培训的我们都脸儿熟啊。”还要去滨海人才港报到,这我不知道呀!坏了,这个什么港,在什么地方呀?保安很聪明,不紧不慢的跟我说:“你先去这个大楼后面的解放北路157号的人才港,到那里报到,拿听课证胸卡,这样我们保安就不会拦你了。”谢天谢地,这地方听起来不远,我很快就能到。 五分钟以后,我又来到了人才港,终于找到了这个培训班的报到处。看来这个班级别果然不低,因为这次接待我的是滨海市人才港的副总裁。我拿着培训通知递给他时,这位副总裁拿出了班级的花名册。由于我报名比较晚,我的学号刚刚好是100号。按照这位副总裁的要求,我出视了我的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等相关的证明。他一一验看,一边看一边点头说,好,刚毕业的,哇,这么年轻,你就副处级了?我有点不好意思,我就一个国企的秘书,哪里来的行政级别呢?估计这位看完也是一头雾水,最后放下了我的证件和通知,一本正经的说道:“行吧,你的情况各级组织都审查过了,我现在要向你提出几项具体的学习要求....” 本周第一更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故事的视线要暂时离开666厂一段时间,因为我的这次培训时间比较长,到2002年11月底才宣告结束。虽说这次培训比较重要,但并没有对故事主线构成太多的影响,无非是我一段难忘的经历,因此请大家放心,这里不会占太大的篇幅。看这部小说的读者们,有参加过这次培训的同学吗?有兴趣您可以联系我。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