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生涯_第三十九章:西山大典(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西山大典(三) (第1/2页)

    1928年7月6日,北京西山碧云寺,冠盖云集,华彩文章,人山人海,大概自从满清后再也没有如此盛况了。【】最新章节更新.数万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是来看热闹和庆祝的北京百姓,说实话长期深陷战乱中的北京百姓是很高兴的。传说中能给中国人带来福祉的孙中山的军队终于来了,现在他们到了北京,他们统一了天下,中国怕是从此要变成一个繁荣富强自由民主的国度了吧。

    孙中山三年前,应北京政变的冯玉祥的邀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政,却没想到在北京却病逝了,棺椁就停放在碧云寺。因此此时北伐胜利之际,国府决定在碧云寺举行祭祀孙中山的典礼,因为碧云寺位于北京的西山,因此此次祭奠被称为西山大典。

    灵堂布置庄严肃穆:上悬国旗与“精神不死”四字横匾,门前交叉悬挂国旗与党旗,灵柩前另置香案,上方挂放大到5尺的孙中山遗像,旁竖“天下为公”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联句。灵前并置有孔祥熙与吴木兰的挽联。

    晨,8时,碧云寺中,在沉重悲伤的军乐声中,祭奠孙中山大典正式开始。陵台上前排右边第一位是桂系军队领袖李宗仁,紧挨着的,是当时集国民党军政大权一身的蒋介石;身材最为魁梧的,是号称大刀片的西北领袖冯玉祥;最左边的一位,正是有着山西王之称的阎锡山。正是这四个人,日后拉开了中原大地的一场军阀混战。四人身后跟着的是,大批的国府官员和军事将领,胡明华作为一个小字辈自然只能排在后面了。

    祭典开始,首先奏哀乐,由主祭献花,全体行三鞠躬礼。接下来,阎锡山的手下大员革命元老商震宣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祭文和蒋总司令的祭文,以国民党中央全体委员的名义,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之情,祭祀典礼的气氛庄严而肃穆。

    其中蒋总司令亲自撰写的祭文中颇有玄机,老蒋先是歌颂了先总理后,开始诉苦说自己有多么不容易,数次提到自己继承先总理遗志历尽艰辛毫无怨言一心北伐等语,这明显已经以孙中山的继承人自居了。

    祭文宣读完后,按照规矩行礼,然后把棺材盖打开,大家瞻仰孙总理的遗容,遗容吗已经不像样子了。这时候突然蒋总司令扶着棺材大哭起来,但后边却有人骂着说:“这样才显出他是嫡系呢,我们都不是嫡系,叫他哭吧”显然蒋的祭文已经得罪了人了。

    7月的北平异常炎热,众人在烈日的烘烤下渐露疲惫,如果不是冯玉祥上前劝说,情形就像是劝孝子。不过蒋总司令是愈劝愈哭得厉害,搞的冯也很不自在,此时是不劝也不是,劝也劝不好。又有后边的人说:“叫他哭吧,我们走了”然后蒋总司令马上不哭了,说不能太过打扰先总理,让人把棺材盖盖上了。也许这次竭陵将成为蒋介石表演的独角戏。李宗仁曾经在回忆录中表达了他的不满:“窃思总理一生,亦尽其天年。抚棺恸哭,都似出于矫情,我本人却无此表演本领。”大典过后,蒋、冯、阎、李不合的传闻开始甚嚣尘上。

    老蒋在做戏,其他人也未必是真心来祭拜的,起码不是百分百的真心。蒋总司令在前面哭的跟孙子似的,冯玉祥在苦苦劝着,李宗仁阎锡山基本上保持默哀,其他的人表情各异,有不耐烦的,有深有感触的。说实在的先总理已经死了两三年了,该有的感情差不多也都散了,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亲爹死了,三年也该缓过劲了。

    老蒋这样的做戏,胡明华也很看不习惯,让他想到了曹cao。似乎中国式的枭雄都很会演戏,不是他们演技好,而是他们脸皮厚,演的不好也敢演。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但是该做戏的还是要做戏,这种形式主义有什么作用,胡明华实在是想不明白,但是也许有用吧,不然形式主义不会古今依旧,并贯穿千年的在中国长盛不衰。

    不但当事人能看到这样的做戏,就连通过报纸看到这情景的鲁迅先生都出言讽刺,做了一首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鲁迅先生已经看出了几大新军阀的嘴脸,他们跟北洋军阀是一路货色,真正不明白的恐怕只有碧云寺外那些看热闹的人了吧。

    当时,日本媒体曾经发表评论:站在孙中山先生陵前的这四个人,根本就是貌合神离。西山大典,不过是四位巨头的一次旧军阀聚会,目的就是为了重新瓜分天下。一番评论,真是把蒋、冯、阎、李四个人的关系一针见血地说了出来。大公报以将星聚合时局顿展为标题发表评论,看来寄望落空了。

    果然,西山大典完结的第二天,各大军阀就开始私下互相连接起来。

    此时的胡明华虽然偏局西南,无论名气还是实力,在全国也能排在中游,不得不小心应付着李宗仁这几个新军阀。

    李宗仁的兄弟白崇禧第一个来拜访胡明华,桂系有几万人此时驻扎在北京,他们从广西经过两湖河北直到北京,在中国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