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六章 蒋美华的小心思 (第2/2页)
就成立了,大家都学会了站直了笑,虽然笑得很难看,也是在笑。”贾思道大脑也飞速旋转,把几个人不同笑脸都刻在脑子里。 “如果你从这个角度解读,宿命列车可以看做在火车上这四个人对宿命的抗争。三个人或许没能逃出宿命,但起码小谢目前逃出了宿命,这让人看到了对抗宿命的希望。好了,我的想法就是这些,你自己看着办,毕竟电影是你的作品,我只是提意见,听不听取决于你。”宋亦路说道。 “谢谢,我会好好考虑的。”贾思道表示了感谢。 “还有一件事,我给你写了一首主题歌叫男人的世界,从小于那段故事有感而发,回去做成歌曲给你听一听。”宋亦路最后说道。 宋亦路这一聊就是一上午,还好用得是固定电话,如果是手机早就没电了。 贾思道是成熟的导演,很多细节把控有自己独到之处,每个导演对细节的把控都不同,宋亦路一般也不在这上面做文章,反而把会在电影的立意上,想表达的内涵中给予思路。 只不过多加了一趟列车,四个人相遇的过程,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故事还是那些故事,可当事人都冷静下来去反思自己的行为,等于从另一个视角去观察自己,分析自我的内心,这就是艺术加工的成分,更能突出导演想讲述故事的主题。 要不四个不关联的故事,每个故事虽隐晦地强化主题,会让观众摸不著头脑。 导演拍摄电影,不能让观众看着不甚明了,或者大多数观众看不清主题,甚至发现不了主题,那这个电影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失败。 宋亦路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为几位导演捋顺电影的层次感与内部的关系,又能如何更好的突出主题,也让观众能看明白导演所想讲述的故事。 导演创作自己的剧本很多时候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能有一位专业的导演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他们的思路进行扩展,对电影本身也是一次促进。 宋亦路创作剧本基本只是讲述,由专业人士去写他的故事,他还要拿回来看,不断修改。修改的过程就是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一遍剧本,让剧本的完整度更高。 ~~~ “你休息了还要工作。”李岚婧稍微有点埋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知道贾思道这个时间完成了剧本,我只能帮他捋顺一下关系。现在没事了,我可以安心休假了。”宋亦路也无奈。 “蒋美华看见荣德雨没带男友,私下里问我,要不要把她的同学邀约过来,介绍给荣德雨。”李岚婧问道。 “呵呵,这个蒋美华挺有意思啊。如果她再问起,你让她与王若望商量,我们不提供意见。”宋亦路说道。 “她怎么了,你觉得她有意思?”李岚婧好奇地问道。 “荣德雨的霉头是那么好触碰的吗?荣家接触的人多去了,还用我们帮她cao心吗?如果他们真成了,荣家却不同意该怎么办?荣德雨如果与荣家闹翻了还有什么?你也是世家的人,该知道里面的各种说法。”宋亦路说道。“那天你知道我为什么把话题岔过去,就是不想让她再提这件事了,她还不死心。人啊,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去做。她以为不过就介绍个男朋友吗?其实里面暗流涌动,不小心都把自己玩死。” 李岚婧没有说话,想了一会,叹了口气,宋亦路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她不是找了宋亦路,说不上被家族联姻给谁呢,到处充满了利益。 “那我劝劝她?” “劝她干嘛?劝了一次还能劝她多少次?根本毫无意义,如果她能明白,早就明白了。如果她不明白,与她说也不会明白。王若望不见得没与她说过,她还擅自主张去做,这与我们没关系。”宋亦路说道。 “你说得也对,那天之后,蒋美华与王若望好像还发生了些争执,可能就是这件事。王若望都劝不动她,那我更于事无补了。”李岚婧想起当天的事情。 “而且她那个人人品一般,你自己注意就行了,我也不说是什么事了,交友淡如茶吧,不要与她走得太近。”宋亦路说得很明白。 “嗯,我也有感觉,不提她了。明天我们在唐恩岛转一转,后天就出海,你还需要带什么吗?” “我带的东西都扔你的包袱里了,船上有没有鱼竿,没事我钓鱼去。”宋亦路想起一件事。 “我问过,船上有海钓的鱼竿。” “那就行,你明天看看有没有海钓需要的鱼饵,我怕船上没有准备。” “好,我一会去岛上看看,不用明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