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导演生涯_第二四零章 方式方法有了,你却不会看世界,这就是你的问题,怨不得别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零章 方式方法有了,你却不会看世界,这就是你的问题,怨不得别人 (第2/2页)

对于他电影的拍摄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看似毫无内涵,打打杀杀的电影,却在述说着宋亦路内心的无奈,这份心情有几人能懂。

    表面上他两世都站在所在区域的顶峰,一个是被困死在里面,一个是打破时间长河,再次回到幼小,一切都像是一场梦,虚幻而又不真实的梦,他从梦中走来。

    唐仁的世界是为了对付林青山,宋亦路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在前世的记忆中,能出彩的导演就这么几个,今年是贾思道大放异彩,奠定他进入汉国电影协会理事会核心圈的基础。

    明年林青山的作品,如果不出意外是阿基正传,具体什么内容,宋亦路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至于获得多少奖项,当时的宋亦路对此也不太关心。

    既然林青山不愿意与宋亦路同流合污,那只能是打压对方,最好的手段莫过于在电影上打压,起码不能让对方获得那么多的奖项。

    就电影的格局来说,还没有人能比得上宋亦路,无论从思想性,还是创造性与想象力上来说,这与人生的阅历有关,你活了几世,你的阅历也多。

    宋亦路现在也不着急,电影准备下半年开拍,十一月份之前结束,剪辑都可以放在明年,反正电影要在明年才上映,而年底的事情还多得很。

    至于电影上映的时间,五月份就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留给观众去讨论,去思考。不用放在暑期,与各种类型的电影争夺票房,即使引领话题,也会被其它电影分走不少观众的注意力。

    宋亦路现在对电影行业有一定的认知,知道什么时候放出什么作品,如何引起话题,又能保持一定的关注度,这是电影工业的一部分,可不简单拍摄个电影就完事了。

    电影当然是主菜,但配菜一样不可缺少,不断利用媒体的优势,相互之间说着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赞美电影,有些人批评电影,在舆论上造成冲突,引起观众对电影的思考,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去看待这部电影。

    宋亦路在创作剧本的同时,自己也没闲着,他照常在震旦大学开了自己的课程,每次课程的主题都不同,今年的主题就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这个主题看似与拍摄电影没什么关系,实际导演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世界通过电影展现给观众,这是电影的源头,重中之重。

    这也是宋亦路希望告诉学生们的事情,你要学会试着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而不是通过别人的描述去想象这个世界,两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思考方式熟知的无非就那么几种,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封建社会的格物致知,资本社会的否定之否定,有个老头说有无,有个秃子讲色空。

    所谓对立统一都只是方式方法,不是本质,你通过方式方法得出怎样的结论,这对于你来说才是本质。

    方式方法很多人都知道,但没有几个人会用,宋亦路不想说大部分人都是蠢人,而是他们根本就没向那个方向去思考,你朝着那个方向去做了,你也会得出结论,但这个结论只关乎你的认知,与别人无关。

    第一世的华国,一些人很搞笑,说华国出不来人才是因为教育,这都是瞎说。教育必须有,教育只是交给你基础,有了基础之后你动用这些方式方法,或许会给出自己结论。

    真正会用方式方法的人并不多,而方式方法都是烂到大街上的认知,你不去用,怪教育什么事。而形成这种思考方式,是教不会的,只能自己试着去做。

    老子看那么多书之后为什么就能成为老子,孔子周游完列国为什么就成为孔子了,看书可能比老子还多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老子,比孔子周游更多国家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孔子,他们想过这些问题吗?

    那是因为老子与孔子都找到了自己思考的方式,他们所说的话或留下的书籍,就是他们得到的结论。这种结论看看就完了,你不是老子与孔子,你并不知道他们真正想表达什么,最重要,你还是要去做自己,而不是学习他们。

    你学习老子,你也不可能成为老子,还不如去做你自己,这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所以,世界上愚钝的人最多,真正找到方式方法的人并不多,这些人才是真正动脑子的人,大部分人都碌碌无为,用别人的语言去欺骗另一些人,却没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