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玩笑和说教 (第1/1页)
有些话他无法对张静去讲。 总不能说, 你的爷爷很危险,也有可能现在就已经死了。 这些话,他说不出口。 害怕伤了张静的心。 张静很小,才十来岁。 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 被父母小心地呵护着,做一个美丽而又幸福的小公主。 她已经承受得够多了。 周昊不想让她承受更多。 故作镇定和张静挥手道别后,周昊在门外见到了正在抽烟的李警官。 李警官向周昊递了根烟,也没说话。 周昊将烟接过,拿出打火机点上后,笑道:“没想到啊,你还抽烟。” 李警官慢慢地吸了一口,吐出烟圈,缓缓道:“什么话,我也是人,怎么就不能抽了。” “这不,我一直以为像你这么正直的人,是学不会这些坏习惯的。” 周昊说的是实话,李警官给人一种非常阳光的感觉,在他的第一印象中,这类人应该是烟酒不沾的。 李警官笑了笑:“没办法,压力大啊,天天跟罪犯死人打交道,不抽点烟解解闷,难受啊。” “我们的形象在你们眼中神话了,事实上警察也是人,是人都会有压力。” 周昊叼着个烟,点了点头。 打击罪犯,是警察的职责所在。 抛开这些不谈,人都有七情六欲,也都有苦恼和忧虑。 作为警察,天天承受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而抽烟自然是最为方便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解压方式。 这就好比赵东来,作为出租车司机群体,就像他说的,哪个跑车的不会抽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可又有哪个行业容易。 压力天然存在。 动力也来源于压力。 周昊不再说话,继续闷头抽着烟。 这中间,李警官回了房间一次,和张静挥手告别。 九江孤儿院门口。 周昊也要和李警官分别了。 李警官拍了拍周昊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小子,以后做事别那么毛躁,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顿时,周昊满脑子的黑线。 这是有多么不放心我。 我长得就那么像罪犯吗? 无奈之下,周昊只能苦笑了起来:“李警官,你说笑了。” “我没开玩笑。”李警官顿了顿,继续道:“你小子心肠是好的,但做事不靠谱。比如九江公园,我都提醒过你好几次了,不能游泳不能游,你却偏不听。” “再比如,方田村你假冒道士骗钱一事……” “李警官,你误会了!”周昊直接打断了李警官的话,连忙辩解了起来。 开什么玩笑,李警官这厮居然将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对于这件事,周昊从来都没有承认过啊! 可李警官却非要往那方面想,敢情这是多么不信任周昊啊。 周昊要哭了,骗人钱财可是刑事案件,这可是得坐牢的。 周昊正要继续说什么,李警官却是笑了笑,打断了周昊: “好了,你就别狡辩了,明眼人都知道你那是去骗吃骗喝,顺带还骗一下钱的。” 骗吃骗喝还骗钱? 尼玛! 周昊冤枉死了。 在方田村事件中,别说钱了,周昊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到,反倒被张家三兄弟胖揍了一顿。 周昊急眼了。 可李警官却是怒瞪了周昊一眼,一本正经道:“你别说了,你说再多也改变不了事实。走,跟我回局里一趟。” “卧槽!” “李大哥,李警官,我冤枉啊,比窦娥还冤啊!”周昊要哭了。 他只是去完成任务,目的不再骗钱啊,而且他也没有骗到啊。 这下半辈子就要在局里蹲着了? 他急的都差点跪下了。 见到周昊这副模样,李警官大笑了起来:“好了,好了,不和你开玩笑了。你虽然目的不纯,但确实没有拿到钱,最后更是良知发现,还报了警,就当是将功补过吧。” “李警官英明!” 周昊连忙拍手称赞。 见到周昊这般模样,李警官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笑得更加欢快了。 周昊讶然。 随后转念一想,李警官这厮居然从头至尾都在拿自己开玩笑! 敢情这家伙是拿自己调节气氛啊! 周昊敢怒不敢言。 暗中却拿出小本本,认真得记下了。 这个仇将来总得报的。 周昊心里想着,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你在干吗?”李警官一脸狐疑地看着鬼鬼祟祟的周昊。 “没,没……” 周昊自然是矢口否认。 “好了,不和你胡扯了。” 李警官将手中的烟掐灭,神情严肃了起来:“我说的那些,你可得记好了。一个人在小事上不犯错误,在大事大非上就会有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人就不会犯错。” “如果一个人在小事上一直是一副无所谓的心态,一次一次在心里累积之后,在大事大非上或许他就会失去判断,从而犯下令人震惊的错误。” “任何大错,都是无数个小错堆积到一起,从而引发质变造成的。” 周昊认真地点了点头。 李警官这番话有说教的成分在里面。 周昊却并没有去反驳。 因为他的这一番话确实在理。 曾经周昊听过一个故事,故事是一名刚刚上学的小男孩,放学后,他去零食铺买东西,可是他没带钱,但他很想吃,就偷偷地将一包辣条攒在了兜里。 一次、两次、三次…… 店主都没有发现。 小男孩尝到了甜头后,更加变本加厉了。 开始偷薯片、可乐。 由于东西体积太大,再加上零食价值相对也有些高,终于有一次,店主发现了小男孩的偷盗行为。 小男孩父母赶来后,非但没有责怪小男孩,反而辩解说,小男孩年纪太小不懂事,东西也不值钱,在一番争执后,小男孩的父母赔偿了店主的经济损失。 这次事件后,小男孩发现生活还是照常,父母对他也没有丝毫责怪。 自此之后,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从偷零食、橡皮、笔芯,到后来的偷盗自行车、电瓶车。 父母发现时,悔之晚矣。 小男孩的心性已经固化,甚至成了习惯。 最终辍学,后因入室偷盗,进了局子,吃了好些年的牢饭。 出来后,一样无所事事,又继续偷盗,再进局子。 周而复始,他这人也就废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