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志之乱世红颜_第一节 追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 追忆 (第1/1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著名歌唱家杨洪基的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借着经典名著历史剧《三国演义》唱红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轰动一时。但这首名曲的作词和出处却鲜为人知。明嘉靖年间,才子杨慎因直言获罪,被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流放地发奋抒怀而作《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传世后易名为《廿一史弹词》。《临江仙》为其中第三段《说秦汉》的前半篇。清初文学家毛宗岗在评刻《三国演义》时,以该词意境雄浑,与三国英雄辈出的历史更为相符,特将其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由此为脍炙人口。

    历史是如此的巧合,每当朝代更迭之际,总有一大批的英雄豪杰应运而生,以惊世骇俗的表现,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英名,走进人们的心中。而在一千四百年前的那段乱世中,有那么一群杰出的女性,她们打破框束,勇敢地走出闺阁,跨上马背,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在南征北战,除暴安民的斗争中挥洒青春,用辛劳和汗水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中华女性为之自豪的光辉一页,唱响了一曲乱世中的巾帼颂歌。

    汤康定二十九年十月,帝国都城长安,阴风怒号,秋叶瑟瑟。厚重的阴霾笼罩在帝国都城的上空。

    太极宫两仪殿,自从当年太宗皇帝禅位给当今天子段婉曦之后,就成了皇帝的日常起居处。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十个年头了。

    御榻上,一个皓首老妇孤零零地躺在御榻上,面如金纸,双目紧闭,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行将就木、孤独凄凉的老妇,曾经叱咤风云,亲手缔造了这个强大的帝国,开创了自汉以后中华民族又一扬眉吐气伟大时代,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开国皇帝被载入史册。她就是汤朝圣祖武皇帝,段婉曦。

    这位与秦皇汉武并肩称雄的“千古一帝”,实际年龄只有五十八岁。常年的征战和习武练就了她超乎寻常女子的强健体质,本可享寿七十以上。但至情至性,这个作为君王难能可贵的品德,却最终成为了促使她过早衰老,离世的致命软肋。

    面对死亡,女皇更多的是坦然。“人活五十,堪称夭寿”。五十八岁,在历代皇帝里也算少有的高龄。自己在位近三十年,文治武功罕有及者。帝国的储君、皇太子段仁基,已经三十六岁,立储六年,执政水平炉火纯青,膝下儿女成群。她为这个帝国留下了一个年富力强的接班人,一个生机勃勃、人才济济的领导集体,殷实富强的家底。该做的都做了,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她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呢?

    如果有什么遗憾的话,大概就是亲人和朋友们先她相继辞世。一次次生离死别带来的痛苦,沉重地打击了她的身心健康。当最挚爱的两个亲人在两个月内相继撒手人寰之后,这位性情天子耗尽了最后的坚强,轰然倒下了。

    生无可恋,这是她最后的心境。她拒绝了一切无谓的救治,强撑病体,先后召来几位朝廷重臣、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儿媳、皇孙们逐一安排了后事。做完最后的安排,油尽灯枯的她静静地躺在榻上,等待死神的降临。

    在恍惚中,她的眼前浮现出了那些已经离世的亲人、挚友们,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一幕幕地出现在她的眼前。儒雅多智、相濡以沫的丈夫,贤良淑德、完美无瑕的胞姐,敦厚仁爱、手足情深的二哥,骁勇善战、舍身救己的三哥,断案如神、铁面无私的大姐,刚猛雄烈、桀骜不驯的爱将,古灵精怪、忠贞多情的五妹,独当一面、英年早逝的外甥女……

    女皇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她吃力地把手中的一条白绫放到胸口,心里念叨着:“玄成、二哥、三哥、jiejie、大姐、五妹、剑秋,还有世昌,你们黄泉路上慢些走,我这就随你们来了……”

    时光倒流,回到五十年前。

    刚刚登基三年的邢朝第二代也是末代的皇帝史元爽,正在大兴宫中召集群臣欢宴,庆贺对突厥作战的胜利。

    大兴城的宫殿,富丽堂皇。史元爽登基三年以来,一扫其父文帝躬身节俭的作风,利用二十年来积蓄下的财富,大兴土木,扩建宫苑,把原本简朴厚重的皇宫变得金碧辉煌,在园林建筑方面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当时,却不知耗费了多少民众的血汗,从而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大殿之侧,庞大的宫廷乐队弹奏着史元爽亲自谱写的新曲。正中,几十名盛装打扮、美若天仙的舞女们在歌声中翩翩起舞。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君臣们觥斛交错,品尝着杯中的美酒佳酿,欣赏着盛大华丽的歌舞,置身于纸醉金迷之中,浑然忘却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无数水深火热的百姓们。

    一名大臣急匆匆地步入大殿禀奏:“启奏陛下,尚书省接楼烦郡(治今山西静乐县,辖晋西北忻县、静乐、岚县、五寨、岢岚、兴县、保德、河曲、偏关等地)飞报。雁门饥荒,已有上千人饿死。楼烦郡守段思廉恳请陛下降旨,开晋阳、雁门官仓以赈济灾民!”

    “又是他!”史元爽闪过一丝不悦,接过上疏一看,脸色更是一沉,猛地摔到地上,骂道,“大胆段思廉,安敢败朕诗兴,越俎代庖,危言耸听!着即革去本职,下狱问罪!”

    “陛下息怒!”黄门侍郎高辅谏道,“段思廉虽扫兴越权奏报,措辞或有过激,然事出紧急,宜念其急民生计,忠于王事,宽恕则个。”

    尚书右仆射袁乔拾起奏报飞速扫了一下,心中一紧,也道:“今雁门灾情严峻,赈济饥民,安抚人心实为当务之急。段思廉既有救民之心,不妨命其主持赈灾。如赈济有功,将功抵罪,若办事不力,二罪并罚。陛下以为如何?”

    史元爽即位不久,对大臣还是比较倚重的,虽然怒气未消,但也无可辩驳。“也罢,就准卿等所奏,加段思廉为安抚使,开晋阳、雁门官仓赈济。若有疏失,二罪并罚!”

    “遵旨。”

    内史侍郎景廉奏道:“雁门素为大郡,钱谷满仓,虽遇灾年亦可安度。此番竟饿殍致死,必有官吏渎职。应遣使黜陟,予以查办。”

    史元爽点头道:“卿所言甚是。就以高卿为河东道黜陟使,卫尉卿彭鼎辉,右侯卫大将军卫孝节为按察使,会同安抚使段思廉,督办赈济事宜,查察河东吏治。内史省即刻拟诏去办。”

    景廉、高辅、彭鼎辉、卫孝节四人躬身奉诏。

    “一场欢宴,为段思廉搅得意性索然。散了!”史元爽安排完毕,不耐烦地拂袖退席。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