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16 熟人作案 (第2/2页)
愿意多赔点钱,成不成?”田翠娥对着一旁的韩彬说道。 “你有这个想法很好,可以去市里联系一下食物中毒的受害者,只要能获得他们的谅解,并且积极主动的赔偿,等法院判决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可以帮钱进丰减刑。”韩彬道。 “俺不认识什么受害人,俺把钱给你行不行,你帮俺说句话。”田翠娥说道。 韩彬笑了笑,婉言谢绝道:“我只负责办案,其他的一概不管。” 韩彬家里不差钱,前途一片光明,又岂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那俺家老钱到底得关多久?”田翠娥追问道。 “判多久是法院的事,我们也没办法回答你。” 李辉皱了皱眉,催促道:“你好好配合我们调查,早点抓住毒牛的嫌疑人,没准还能获得一些赔偿。” “赔偿?” 田翠娥脸色露出一抹喜色,赶忙追问道:“抓住毒牛犯真能给俺家赔偿么?能给多少钱?” “别说你胖,你就喘了,先抓住了毒牛的嫌疑人再说。”赵玉生摆了摆手,有些不耐烦道: “赶紧配合这几位同志做一下笔录,这才是要紧的事。” 随后,一行人进了屋子,李辉和孙晓鹏给田翠娥做笔录。 田翠娥四十多岁,干农活是一把好手,但是不会用智能手机,也没有什么主见,很多回答都是模棱两可,问了半天并没有什么新的线索。 不过,倒是回忆起了几个来过她家的人,男男女女有八个人的名字,这还只是一部分,还有一些没想起来的。 这些人里,有的是来安慰她的亲朋,更多的则是来看热闹的闲人。 用田翠娥的话说,一些来往不多的村民,听说她家出了事,一个个跟闻到了腥味的馋猫一般,都愿意来她家转一圈,嘴上说两句关心的话,心里却是幸灾乐祸。 …… 做完了笔录,一行人返回西漳镇派出所。 “韩组长,您的足迹鉴定是打哪学的,够牛的呀。”赵玉生好奇道。 “我专门找过一些相关的资料,没事就喜欢瞎琢磨,多少有些心得。”韩彬敷衍道。 “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当上刑警队的组长。”赵玉生赞道。 “您过奖了。”韩彬应了一声,话锋一转道: “赵所长,嫌疑人既然去过钱进丰的家,很可能是熟人作案,甚至可能就是本村的村民,我觉得可以进一步缩小调查范围。” “您有什么建议?”赵玉生反问。 “毒鼠强这种药物,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不让再售卖了,可以查一下它的销售来源,就以北西漳村为中心向外辐射。”韩彬建议。 韩彬对北西漳村不熟悉,这种事还是当地派出所调查更方便。 “没问题,等回到所里我就安排。”赵玉生点点头。 北西漳村距离西漳镇不远,开车很快就到了。 韩彬返回了临时办公室,发现赵明和田丽已经回来了。 韩彬顾不上休息,开门见山道:“你们调查的怎么样了?” “我们找到了张磊的饲料门市,但他本人外出进货了,并不在店里。”田丽道。 李辉倒了一杯水,轻轻的坐在椅子上:“这小子不会是畏罪潜逃了吧。” “我们又走访了一下周围的群众,据他们说,张磊的确是四十岁左右,不过他这个人个子不高,也就一米七上下。”田丽说道。 “彬哥,张磊的身高跟你判断的不太相符,所以我们又觉得,他的嫌疑下降了不少。”赵明耸了耸肩。 “他什么时候回来?”韩彬问道。 “我们打电话联系过,他说明天上午回来。”田丽说道。 “明天上午,你们再去一趟,一定要见一下他本人。”韩彬右手食指敲着桌面,继续说道: “大部分人的身高和脚印都符合一定的比例,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天生脚大或脚小,足迹鉴定只能作为调查的依据,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经历的案子越多,韩彬也越发谨慎,一些常识性的推断反而可能让案件陷入误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还是那句话,以证据为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