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0帝心 (第4/4页)
对比众妃嫔们的娘家投资总数,再看看内府的账本,朝廷最后的收入竟然只是一个零头。朝廷唯一得到的好处只有一个,那就是今年的流民找到活计干了! 皇帝还特别留意了贾家的事,尤其是薛家的账本,竟然真有人抄录了一份送了进来。 在那仿太湖石上,薛家的确大赚了一笔。薛家是从贾玖的手上以一两银子一石的价钱入手的没有错。他卖给吴家和周家的是六两银子,吴家和周家的奴才跟自己家的人报账报的是七两银子,因为薛家卖给赵端嫔的娘家的是七两银子,卖给其余的嫔的娘家的价钱是八两,而卖给那些婕妤们的娘家则是十两。而贾家的账本上,记载的是十二两银子一石。 在这些仿太湖石上,薛家至少挣了七百万两银子,都快比得上林氏一族的财产了。 就连皇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薛家的人脸皮够厚、心够黑。明明是贾玖几乎白送的东西,他们竟然也敢动手脚。 盛怒之下,皇帝也没有忘记一个细节,那就是,打知道林如海去世之后看,王夫人几次三番地鼓动着贾母算计林家的产业,都被贾玖给拦下了。而这些石头,显然是贾玖最后撑不住了,拿出来堵王夫人的嘴的。 看着这些账本,皇帝忍不住道:“好个内府,好个薛家!竟然把朕当猴子耍!还有这个贾玖,他素来是个聪明的,哪里会猜不到朕让这些妃子修省亲别墅的真正原因?罔顾圣恩!罔顾圣恩!” 王继恩见皇帝怒发冲冠,连忙上来扶皇帝坐下,又给皇帝顺气:“万岁,您何必如此生气。若是气着了自己,只怕高兴的还是别人。再者,贾郡君素来是个高傲的,跟贤德妃娘娘可大不一样。若是让贾郡君知道了您让诸位娘娘回家省亲的真正原因,只怕要梗着脖子进谏了。” 皇帝怒道:“你还帮他说话!” 王继恩道:“万岁,您难道还没有看出来么?这位贾郡君丢出这些仿太湖石,根本就不是为了贤德妃娘娘的省亲别墅,而是为了整那王氏么?” 皇帝一愣,道:“你说什么?” 王继恩道:“万岁,您可还记得当初公主殿下修园子的事儿,御史台是如何弹劾的么?” 皇帝一愣,立刻回忆了起来。 没错,曹家总柜的大掌柜糊弄吴家的奴才,说贾玖转给薛家的石头是之前他为长乐公主的园子弄的。可实际上,皇帝自己都非常清楚,长乐公主的公主府是内府负责督造的,根本就不干贾玖的事儿。那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也不是什么给长乐公主修园林的银钱,而是贾玖跟长乐公主盘算着建庄子吸收流民的第一期花费。这些花费,也是在皇帝跟前报备过的。皇帝担心女儿窝在宫里,成天东想西想呕坏了身子。所以也应允了。御史台不明根底,还真的上过折子,让皇帝砸了回去。可是为了不让皇帝为难,长乐公主主动要求停了公主府的修建,继续住在宫里。 为了这事儿,皇帝还觉得非常对不起女儿。 想到这个,皇帝立刻跳了起来。 “去查一查。这些仿太湖石是做什么用的。道门为何在这个时候放出这么多破石头。还由着那丫头用如此低廉的价钱让给别人。” “是。” 皇帝不敢相信道门会舍得放弃这么一比收入,毕竟,道门人多开销也大。薛家能够把这些石头卖出七百万的价钱。道门自然有本事将之卖得更高。可是道门偏偏放弃了这么一大笔收入,背后一定另有原因。 皇帝原以为,要想查明白其中的因由,需要花费的时间一定很长。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不久之后。他竟然在国师的嘴里得到了答案。 国师是皇帝心中唯一的朋友,这个朋友不会跟他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也不会因为他是皇帝而对他非常礼遇。皇帝在国师面前总是十分轻松的,所以。皇帝在国师面前露了痕迹,被国师追问的时候,既然就冲口而出。 “那些仿太湖石是怎么一回事情?” 国师眨了眨眼睛。道:“哦,那个是彤云流。也就是贾郡君吩咐金衣道子一脉的炼器坊额外准备的。彤云流虽然能够调动金衣道子一脉的资源,但是要建那么多庄子,又要样那么多流民,需要的钱粮可不少。即便金衣道子一脉的资源不少,可要想完成那套方略,还是相当困难的,听说三位公主殿下曾经想过向陛下求助,或者拿出自己的嫁妆私房,结果一算差距,还是杯水车薪。而且公主殿下的物件,很多都不能有丝毫的损伤。因此,彤云流这才命令下面特制了这些仿太湖石,一点一点地卖给那些富商们,凑齐了需要的银钱。” “那么这些仿太湖石……” 国师眨了眨眼睛,道:“陛下,林如海已经没了,而且是在任上没的。他尸骨未寒、坟土未干,就有人盯上了他们林家的财产。这若是成了,别人会怎么想?万岁,贤德妃可是您的妃子,修的,也是皇家行宫。这黑锅,最后会由谁来背?” “这……” 皇帝当然知道,这样的后果,肯定是自己承担的。只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国师道:“其实,彤云流也不愿意把事情做绝。只是,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那个王氏一定会没完没了。所以,彤云流才准备了一百万石仿太湖石,用十分低廉的价钱转给了薛家,为的就是让王氏跟薛家斗起来。也只有王氏跟薛家争锋,他才能够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陛下,您即便不相信彤云流,您也不相信长乐公主么?” 皇帝一愣。 对于长乐公主这个女儿,他是多有亏欠。他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女儿。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个女儿在很多事情上绝对不会瞒着他。 对于自己的女儿,皇帝总是相信的。 皇帝迟疑了好一会儿,方才道:“可是朕的内府少了这么多的进项,朕的心里终究还是不舒服。” 国师道:“陛下,这做买卖总是要上税的。难道朝廷没有收到赋税么?若是没有收到赋税,您就是让京兆府出动又如何呢?再者,这些娘娘家里修园子,可没少雇人。今年,京师里面的流民和乞丐都少了许多呢。” 皇帝听了,点了点头。可是这心里终究是有一股子气下不去。 皇帝听说薛家是为了皇商招牌才如此卖力为贾元春办事之后,立刻跟身边的人道:“既然这薛家如此厉害,这皇商的招牌还是压一压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