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_101真善假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1真善假善 (第3/4页)

自然也很清楚,世人、正统的读书人对德与善是如何看待的。

    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佛家,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所有的主流思想都是劝人为善的。在个人修行上,要求独善其身、善心长存;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求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在待人处事方面,强调心存善意、善待他人。

    而且,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对善、真善、假善、恶,都有明确的界限。

    凡是对人有利,那就是善,只为自己的利益,那就是恶。假如对别人有利。即便是打人骂人也是善;假如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是恭敬别人、礼让别人,那也是恶。所以。为人处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便是假善;发自内心的善行是真善,做给别人看的善行就是假善;无所求而为之便是真善,有所求而为之便是假善。

    可是薛宝钗的所作所为,在贾玖看来,还真的够不上真善。

    因为很多时候。他与人为善,得到最多的好处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薛宝钗自己。

    就说现在。薛宝钗与他贾玖交好,也不过是为了从他这里得到好处罢了。无论是从前的登天梯,还是现在的银钱,薛宝钗的目的很明确。他要的就是青云路。要的就是荣华富贵。可如果薛宝钗跟贾清那样,直接地放出话儿来,说他爱钱、爱权,也许贾玖还会说他是个天真直爽的性子,可是薛宝钗偏偏装模作样,甚至对史湘云和探春指手画脚,让贾玖真心无法喜欢他。

    更不要说,原著里的那一桩桩。

    原著里。史湘云把薛宝钗当成亲jiejie,十分信任他。对他言听计从,什么事情都告诉他。可是结果呢?

    史湘云不顾家丑不可外扬的禁忌,把自己的种种告诉了薛宝钗,结果薛宝钗转头就跟袭人说了。然后史家亏待了史湘云的事情被宣扬得满大观园皆知。史湘云丢脸,同样是史家女的贾母一样丢脸,史家两位侯爷夫人名声扫地,大家都知道保龄侯夫人与忠靖侯夫人亏待了史湘云,让史湘云跟两位自己的叔叔婶婶的关系再度下降,唯有他薛宝钗,成了人所周知的“好jiejie”。在这件事情上,史湘云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名誉受损,而薛宝钗却得到了,美誉。

    宣扬别人家的事情,让自己得到好名声,其实是损人利己的行为,其实已经超过了假善的范畴,达到了恶的边缘。

    还有螃蟹宴的事情也是如此。其实在此之前,大观园里面的姑娘们又不是没有请过客,探春也好,林黛玉也好,都做过东道,都是摆了几碟茶果,大家一样玩得很开心。前面两个例子摆着,薛宝钗却根本就没有提,反而引着史湘云大肆铺张,弄什么螃蟹宴。结果,大家都知道,史湘云没有钱,他薛宝钗有钱,又大方又会做人。丢脸的依旧是史湘云,得脸的依旧是他薛宝钗。

    在螃蟹宴上,史湘云得到的好处有限,贾家上上下下虽然吃了螃蟹,可是贾家又不是吃不起螃蟹宴,无论是史湘云还是贾家上上下下,得到的好处,其实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史湘云,如果他按照林黛玉和探春的前例的话,他就是要出钱,数目也不是很多。反而是薛宝钗,他大方的名声有了,乐意助人的名声有了,贾家的奴才们吃人嘴软,也不好说他的不好了,这种种好处,台面上的,隐形的,不胜枚举。

    螃蟹宴,薛宝钗的行为,虽然称得上是利人之善,可是他的利己之善超过了这利人之善何止一点点?

    还有大观园改革也一样,那些仆妇们感激的人是薛宝钗,更有老叶妈、培茗之流为薛宝钗监视贾宝玉、把贾宝玉的点点滴滴都跟薛宝钗汇报,甚至在潇湘馆也安插了人手。这种能耐,能叫人安心吗么?

    更不要说紫鹃试莽玉之后的“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的那一节,很多人分析之后,结论是,薛家母女恶心得让人想吐。

    薛宝钗把利己之善隐藏在利人之善下,隐藏得那么好,那么浑然天成,让许多人都分辨不清他是真善还是假善,这份功力,就连贾玖也毛骨悚然。

    如果不是贾玖通读了原著,如果不是有无数的人把薛宝钗做的一件件、一桩桩事情都拿出来细细地掰开了揉碎了分析,找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最后结果,如果贾玖不是两世为人,只怕贾玖也会把薛宝钗当成好人。

    当然,跟薛宝钗住在同一个屋檐底下,贾玖跟薛宝钗终究是有些香火情分的。只是,哪怕贾玖已经尽力去找薛宝钗的优点了,也尽力去体谅薛宝钗了,可是贾玖还是对薛宝钗无法放心,更无法亲近。在贾玖看来,薛宝钗就是司马光所说的有才无德者。与之交好十分危险。这样的人,保持权与钱的关系就好,就是要用他。贾玖也会限制使用。必要的时候,贾玖也会选择牺牲薛宝钗。

    因为司马光也对德与才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而薛宝钗恰恰就属于有才无德的危险品。如果非要加上一个形容词的话,那就是两个字,极度。极度危险。

    贾玖自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好人,可是就是这样的自己,依旧还有几分恻隐之心。可是薛宝钗呢?贾玖不相信薛宝钗会对林黛玉的财产被鲸吞的事实一无所知。可是对林黛玉明着亲近。实际上却落井下石的人里面,依旧有他。

    这样的薛宝钗,贾玖是看不上的。

    这跟原著里,林黛玉把刘姥姥形容成母蝗虫是两个概念。对,刘姥姥的确是良民,也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作为一个小姑娘,的确说话不能太过分。但是。刘姥姥出现在大观园里的身份是什么?就是一个客串的演员,刘姥姥走的是带着钱财走的。而不是两手空空走的。就跟后世的那些演员一样,即便原来设定再高冷,一旦市场需要,一样也要甩节cao。

    刘姥姥知道自己的身份定位么?他当然知道。谁要求的?鸳鸯和王熙凤。刘姥姥带着数百两银子离开一事,大家都知道么?所有的人都很清楚。

    数百两银子是什么概念,连王熙凤都不得不在意的一笔钱财!要知道,原著里王熙凤曾经就为了五十两银子,跟李纨辩白了一番呢。甚至李纨这个收入让王熙凤都嫉妒不已的人,跟王熙凤这个贾家的当家少奶奶都计较这五十两银子,以致于这五十两银子,最后他们谁都没有出。可以想象,刘姥姥带走的数百两银子又是什么概念。

    对于刘姥姥这种身份的人来说,可以算是两袖金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