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号角催发 (第1/2页)
拓跋琰恍然大悟,原来龙门寺血案宋星河曾亲身参与。 难怪她陈情有理有据,甚至拿出了觉明上师身上的物证。 他点点头道:“没想到宋卿如此虚怀若谷,有这样的作为,朕竟不得而知。” 星河唯有硬着头皮回道:“是杨大人过誉,臣布局失算……若不是城防营和中路军尽心搜捕,险丧生凶徒之手。不敢居功!” 杨炎回道:“大人过谦,据属官回报,宋大人才智过人,抽丝剥茧,一步步主理了此案。” 他看了看星河又说:“南秦的案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司寇府衙都是些粗莽人,一着不慎生出事端来怕担当不起。大人心怀大局,又是内廷官,才是特使的不二人选。” 原本只是病急乱投医,没想到三言两语直中拓跋琰的心事。 南下之际,查清陈勉之死不可谓不重要,却远比不上安排一个可以便宜行事的人往南秦坐镇来的要紧。 拓跋琰思量片刻,开口道:“好!朕就派宋卿为特使,大司寇府府缉盗司掌令宇文荻为副官,共赴南秦查验先州牧陈勉亡故一案。准你等酌情处置!” 大殿下,众人各怀心事。 宋之孝脸色沉重,女儿刚从突厥归来,又要去南秦那样凶险的地方,心中不忍却仍努力克制着。 杨玄风紧缩着眉头。 南秦……楚歌…… 星河一直念念不忘的人和事。 一直以来,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他都全心全意想要支持,却唯独“南秦楚歌”让他每每不安。 可在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股力量,推着她不断靠近那个人。 杨玄风一咬牙,弓身拱手道:“陛下!臣北上护送使团不利,护军损伤殆尽,求您准臣戴罪立功,护送特使一行往南秦查案。” 拓跋琰一听,不自觉眉头一紧。 虽早察觉宋星河与杨玄风之间的微妙,却未想到是如此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关系,先前大冢宰提过宇文家有意为世子宇文昭求娶宋星河,如今他们二人交往甚密……若是这三家纠结起来,免不了成为一个大麻烦。 杨炎那边正为宇文荻仍要前往发愁,一听三弟这样请求,只觉得正合心意。 南秦凶险,唯有弟弟跟随,他才能放下心。 于是急着开口道:“陛下!杨统领所言极是。臣恳请城防营派遣精锐,协助缉盗司的行动。” 不等其他人再提,拓跋琰拿起一方空白的诏书,展开来边写边说道:“城防营统领杨玄风,后起之秀,克己守心,朕甚宽慰。南征在即,另有任用。南秦大军南下,急需一支前方策应部队,朕命你率部为伐蜀大军先锋,率半府城防营兵马,半府征南军东翼兵马,前往南秦军南下必经的汉中郡,接应元栖公主大军。即日点兵开拔!” 没想到陛下有这样的安排,杨炎蓦然退了几步。 杨玄风亦垂下头,拱手道:“臣……领旨谢恩!” 拓跋琰看着星河说:“宋卿,并不急着启程,待南秦刺史曲冲先行赴任,前后打点妥当,确认局势稳定后,你与宇文掌令再启程前去。由中路军安排人护送!” 星河沉重的垂着头,陛下要她去南秦,却留下了充足时间准备。看来他还是对宋贵人情深义重,至少留下她在京中先为祁云殿的事情善后。 如此一想,事情倒不算糟糕。 即便糟糕,也是皇命。 不可违抗,不可置疑,强颜欢笑亦要领旨谢恩! ******* 朝会最后一日,大抵是商讨关于北境互市、誓师大典和太子册封典礼的细节。 地官大司徒府、春官大宗伯府、太史院和内廷礼官你来我往,未及晌午便在朝臣们昏昏欲睡的氛围中确认下来三份详册。 拓跋琰一一确认过细节,便着各府各官着手依册去办。 今日,杨玄风回营点兵,筹备开拔。 星河也临时告假,并未出现在殿上。 一整日闭门不出,直到日落黄昏时,她终于推开暖阁雕花的窗门。 爬到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