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厌胜 (第2/2页)
赏花灯时,发生一场劫案,有不明身份的黑衣人,脸戴方相氏面具,出手劫走了一些孩童。” 苏大为缓缓的说着,同时眼睛盯着玄奘法师。 见法师面露疑惑,他继续道:“我收到线报,其中一位黑衣人,最后是跑来了大慈恩寺。所以,法师,此事你应该给我一个解释。” 这话出来,禅房里静了一瞬。 连那袅袅上升的青烟,都似停滞住了。 下一息,玄奘法师张开双眼,手中轻轻拨动念珠,沉吟片刻,转头向行者:“去把悟能找来。” “是。” 行者站起身,向外走去。 苏大为看了看他的背影,忍不住问:“谁是悟能?” “也是我的一个弟子,替我管理大慈恩寺,平时我忙于译经,管理进出之责,大部份都落在悟能身上。” “呃,是不是叫猪悟能?” 苏大为实在是没忍住,多嘴又问了一句。 玄奘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出家人无姓,如果非要称姓,皆姓释,释悟能。” “那行者的法号是?” “释悟空。” “懂了。” 苏大为嘴角抽了抽,艺术源自生活啊。 孙行者,孙悟空,原来姓释。 玄奘没去理会苏大为的古怪,他低下头,翻阅着桌案上的梵文经书。 片刻之后,行者悟空,带着一个胖大的僧人走了进来。 “法师,悟能来了。” “好。” 玄奘法师将头从经书上抬起来,看向释悟能。 苏大为也同时看向这位僧人。 胖,是真的胖。 看模样至少两三百斤上下。 苏大为很好奇,在这吃素的环境下,一个僧人是如何长到如此肥头大耳的。 对了,唐朝僧人吃不吃素,这倒是一个问题。 记得最早僧人不吃荤,这个荤指的是辛辣之物? 搞不懂,还是历史没学好。 苏大为不在此事上纠结。 “法师。” 悟能双手合什,向玄奘微微鞠躬。 不过他的肚子实在太大,这一低头,一圈rou褶子就从僧衣下突了出来。 苏大为看了差点喷出来。 “悟能,昨夜寺里可有客访?” “回法师,有的。” 悟能一点也不像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那般猥琐油滑,老老实实的道:“昨夜有倭国僧人造访,借寺中佛经观看。” 倭国僧人? 苏大为微微一怔。 他记忆里,倭国与大唐的文化交流,至少还要几十年后,要在白江口之战后,倭人才大量派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吧。 不过,也难说。 史书里记载的只是一部份,远远不是历史的全部。 也许这个时候,倭人就十分关注大唐了。 一般都是宗教文化上先行交流。 就像是后世,外国人先来的也是传教士神马的。 “除了倭国僧人,可还有其他人来吗?” 玄奘法师继续问。 “没有。” 悟能摇摇头,十分肯定的道:“昨夜仅有三名倭国僧人来,待了大概一个时辰,翻阅过经书后,便离开了。” 玄奘法师把目光落在苏大为身上。 那意思很明显。 如果真有劫匪来寺里,悟能不可能不清楚,全寺上下那么多双眼睛。 那么问题来了, 大慈恩寺这边表示没有贼人来,高大虎又拍着胸脯说,看到劫匪进了大慈恩寺, 这其中,究竟是谁在说谎? 苏大为此时还无法判断,但是直觉上,玄奘法师这边不会说假话。 玄奘向悟能继续问:“倭国僧人翻阅的是什么经书?” “回法师。” 悟能想了想道:“应该是《瑜伽师地论》以及《大唐西域记》。” 贞观二十二年夏,玄奘将翻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并请太宗作序。 太宗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而《大唐西域记》,是由玄奘口述、辩机编成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 该书记载的是玄奘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风土民俗。 “倭国僧人看《大唐西域记》做什么?”苏大为突然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