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安定公主 (第2/2页)
三千人之多。 除了灾后抚恤, 此事带来一系列影响,才刚刚开始。 七月的长安,已经是一派繁华,特别是西市,三教九流,天涯海角各的胡商齐聚一堂,衣食玩乐,珍奇百货,奇技稀宝,无所不包,无所不备。 在西市颇有名气的“衣冠家”内,苏大为聚了一帮朋友在此。 衣冠家最下层是卖绫罗绸缎,成衣布料,看上去像是裁缝衣铺,其实却是一家美食店。 这里有“萧家的馄饨,庚家粽子,樱桃毕罗,冷胡突鲙”。 《酉阳杂俎前集卷七酒食》曾记载: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沦茗。 庚家粽子,白莹如玉。 韩约能作“樱桃毕罗”,其色不变。 有能造“冷胡突鲙”、鳢鱼臆、连蒸诈草、草皮索饼。 “陛下变了。” 坐中突然有人道。 说话的人是程处嗣,他刚刚将一枚庚家粽子塞入口中,用含混不清的声音道:“真的变了,真的。” “你能不能把嘴里东西吃完再讲。” 苏庆节皱了皱眉。 他最近遇到的案子有些不顺,万年县那边的东瀛会馆似乎来了几个棘手的人物。 苏庆节跟苏大为一样,一直在盯着倭人这边。 最近屡次失手,跟丢了目标,这让他有一肚皮邪火没处发。 此时看程处嗣那副吃货嘴脸,顿时忍不住想怼上去。 尉迟宝琳刚吃了一口樱桃毕罗,也不去管苏庆节,向着苏大为道:“阿弥,你是不知道,最近朝中发生的几件事,正好闲来无事,我跟你讲讲。” “嗯,你说。” 苏大为一边点头应着,一边眼神从窗口瞥下去。 刚好能看到下方的东瀛会馆。 随着上次倭国遣唐使,现在这会馆是越开越多了。 “六月,中书令柳奭向陛下请辞,陛下居然准了,罢他为吏部尚书。” 尉迟宝琳抹了抹嘴:“这柳奭是皇后的舅舅呢。” 苏大为这一桌子,聚齐了程处嗣、苏庆节、尉迟宝琳,又新加了一个薛礼。 不过薛礼为人比较严肃,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苏庆节眼睛里闪了两闪,收起了方才怼人的气势,他一脸若有所思,向苏大为道:“阿弥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这柳奭想试探陛下。” 苏大为随口道。 “嘿嘿,阿弥你倒不笨。”程处嗣呵呵一笑,继续道:“柳奭后面站的可是长孙无忌,上次万年宫之事后,陛下好像就变了许多,遇事强硬了不少,长孙无忌大概有些摸不准陛下的脉,所以让柳奭试探一下。” “依我看,他请辞是假,其实是想看看陛下心意。” “定是如此。” “可没想到,陛下这次这么果断,直接准了,这下柳奭哭都来不及。” “这事,最生气的大概还是长孙无忌?他和陛下……” “皇后那边,也会惶恐吧……” 苏大为耳边听着众人说话,感觉声音仿佛离自己越来越远。 他的思绪,却是飘向了大兴宫。 七月了, 媚娘姐的女儿终于出世了。 这是她和李治的第一个女儿。 如果自己记得没错的话, 小公主似乎会夭折…… 有什么办法能保住安定公主吗? 据史载,安定公主夭折后,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其卤簿鼓吹及供葬所须,等同亲王的等级,于德业寺迁于崇敬寺。 一个“思”字,道尽了李治与武媚娘对女儿的哀痛和思念。 后来到宋时出的《新唐书》里,居然神乎其神的写上了武则天亲手掐死女儿安定公主,嫁祸给王皇后,这才令李治动了废后之念。 但这个时代,做为亲身接触过李治和武媚娘的人,苏大为根本不相信新唐书。 论史料的话,更古老的《旧唐书》里可没说武媚娘杀女,反倒是隔了几百年后宋朝编的《新唐书》和《资质通鉴》里出现这个故事。 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好像当时他们在场一样。 这不扯淡吗。 再说了,以现在李治对武媚的宠幸,武媚娘需要杀女儿来让李治废后? 脑子进水了吧。 李治免去柳奭中书令之职,就是明显的信号了。 这位大唐皇帝,对长孙无忌一派,已经不能容忍了。 废后,只是永徽年前,李治与长孙无忌两者政治斗争的序幕而已。 “我能做点什么?” 苏大为皱眉苦思:“我能为阿姊和安定小公主做点什么呢?” 叫人一声阿姊,那便是亲人。 这孩子就是自己外甥女,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她夭折。 可是自己总不能提前跟阿姊说,小公主会夭折吧? 这可如何是好? 一时间,苏大为陷入了深思。【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