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绝路 (第2/2页)
步了。 就算自己跟他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站在武媚娘身边,站在李治这边,欲对“王皇后不利”,这本身就犯了长孙无忌的忌讳。 就算昔日宗室里的吴王李恪,得罪了长孙无忌都无法幸免。 自己一个小小的不良人,哪还有什么退路。 不能退。 那就只能进。 查“皇后诅咒安定公主”之案,自己必须参与。 此时若是不争取,就是等于把刀柄交到长孙无忌手上。 这一切,说起来虽慢,但却是苏大为瞬息间想明白的事。 眼看李治面现为难之色,似乎架不住两位顾命大臣带来的压力,有所动摇。 苏大为抢先抱拳道:“陛下,所谓外举不避亲,内举不避嫌,臣虽为一小小不良帅,但自永徽元年以来,曾先后破‘兰池宫案’、‘高句丽间谍案’、‘上元夜劫童案’,及……” 说得太快,差点说瓢了嘴。 他赶紧把“房遗爱谋反案”收住。 改口道:“及五月太极宫山洪之事,臣与薛礼拚死救驾,所以无论办案能力,还是对陛下的忠心,都毋庸置疑。” 没等长孙无忌发难,苏大为扭头向他道:“赵国公所虑者,无非是怕我有嫌疑,处事不公。 但此案涉及皇后和安定公主,事关重大,岂是我苏大为一人可查? 必然引入大理寺、宗正寺协同查案,所以国公大可不必担心,若是不信苏某,国公也可派人共查此案。” 这话说出来,李治忍不住击节赞道:“苏帅所说甚合朕意,赵国公,右仆射,二位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眯起眼睛,右手轻抚长须,一时没说话。 褚遂良则是暗中看了苏大为一眼,心道:此子,见识不凡。 苏大为方才所说,入情入理,这让长孙无忌一时间,也找不到机会。 褚遂良心下也觉得苏大为所说之法,可行。 但,似他和长孙无忌这种政坛老手,一件事,又岂会简单看是否合理,是否可行? 立场,比情理更重要。 他既然与长孙无忌是盟友,是伙伴,就必须站在长孙无忌,站在关陇贵族的角度来解读这件事,来解决这件事。 褚遂良轻咳了一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 “苏帅所说,似有几分道理,但,此次事关重大,涉及陛下子嗣及皇后,老臣且不说如果让大理寺、宗正寺一起查此案,会不会令此事宣扬出去,会不会让有心之人效仿;如按苏帅所说,其中协调各部,各环节,程序繁琐,浩时绵长。” 停了一停,褚遂良淡淡道:“就算不考虑时间问题,难道不会因此而打草惊蛇,让真正阴谋暗害安定公主之人,趁机逃脱,逍遥法外吗?” 说到这里,褚遂良从胡凳上吃力的站起身,向着李治拱手道:“是以臣认为,苏大为所提,根本无须再议。” 长孙无忌轻拈胡须,眼中光芒一闪。 也跟着站起身,向李治道:“陛下,若按苏大为所说,放跑了真正的凶手,此责任究竟谁来担负?以臣之见,当今之计,莫若立刻起用一员能吏,速速侦办此案。 至于苏大为,臣还是那句话,此人自身都有嫌疑,理应避嫌。” 长孙无忌一番话,配合着他抑扬顿错,锵铿语调,予人一种掷地有声之感。 两位顾命之臣,同时皆说苏大为不可。 哪怕是李治,一时也无法反驳。 心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苏大为自己更是额头冒汗。 这两个死老鬼,长孙无忌、褚遂良,这是要把老子置于死地! 既然皇后不可能动,不用苏大为的脑袋承担诅咒安定公主的罪名。 还有哪个更好甩锅的对象? 苏大为深吸一口气,抱拳上前道:“陛下,赵国公,右仆射,请听我一言,我……” “妖言惑主,住口!” 长孙无忌冷冷一甩袖。 褚遂良也目视向他,沉声道:“苏大为,你本身自有嫌疑,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速速退下。” 眼看两人话里挟枪带棒,要将苏大为逼出甘露殿。 就在此时,外面只听内侍传声:“陛下,太史令到。” 啪! 李治重重一掌拍在扶手上,喜出望外的道:“好。” 说着又转向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爱卿,既然一直坚称苏大为有嫌疑,此时太史令到了,我们不妨听听他如何说?” 话音落处,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暗中交换一下眼神。 大殿外,传来李淳风朗朗声音:“臣,太史令李淳风,参见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