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步步紧逼 (第2/2页)
。 上前一步,以一副咄咄逼人之态道:“陛下,刚才太史令说的没错,但其中有一个问题。” “什么?” 苏大为、李治、李淳风和褚遂良,所有人下意识向长孙无忌看去。 这事情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此明显了。 长孙无忌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他这不是在争案子,摆明了就是不同意动王皇后,甚至不异折辱李治的颜面。 环顾整个大唐,除了他长孙无忌,还有谁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言反对李治的话,如此顶撞。 气氛,一时微妙起来。 褚遂良低头看向自己脚尖,仿佛脚下有什么稀罕之物。 李淳风凝视自己手掌,像是在掐着指决推演天机。 而苏大为,看看长孙无忌,再看看李治,敏锐的察觉到,在这君臣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隔阂,正在裂开。 下一刻,长孙无忌如鹰隼般的目光突然射向苏大为。 那目光森寒如冰,像是要将苏大为穿透,看透,要将他的皮rou筋骨内脏,全都照个清清楚楚。 一股恶寒,从苏大为背后爬起。 那是一种对危险的直觉。 近乎野兽般的本能。 只听长孙无忌不紧不慢,声音甚至无比柔和的道:“纵然太使令说的是真的,那铜镜真是辟邪之物,但,此铜镜离了太史令之手,到苏大为手里,又有多长时间? 太史令能保证,苏大为保管此镜时,没有做过手脚吗? 又有谁能保证,不是苏大为利用此镜,暗咒安定公主,嫁祸皇后? 谁能保证?” 整个寝宫死一般寂静。 苏大为感觉自己浑身血液为之凝结。 这长孙无忌,他好毒啊。 人嘴两片皮,活的也能给他说死了。 一言诛心,令苏大为也目瞪口呆。 全身的血好像一下子涌上头顶,嗡的一下子,头脑有那么一瞬的空白。 李淳风也是愣了一秒,若有所思的看看长孙无忌,再看看苏大为。 好像有点明白了。 嘶~ 李治倒吸了口凉气。 刚才长孙无忌的话,差点令他惊得咬到舌头。 如长孙无忌所说,那这苏大为,还真脱不了嫌疑。 莫非…… 李治的脸色不由有些阴沉下来。 褚遂良几乎是踩着节点,站出来,冲李治抱拳道:“陛下,臣以为,国公大人所说,乃老诚谋国之言,以苏大为所做所为,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陛下若想彻查此案,何必非得苏大为? 以臣之见,我大唐不乏刑名高手,光是长安,便是人才跻跻。 我等从中挑选精于刑狱断案之人就是了。 这苏大为,在证明与本案无关之前……” 褚遂良眼神与长孙无忌一碰,接着说道:“让他暂住狱中,隔绝内外,避免扰乱查案,方为上策。” 高,实在是高。 苏大为深吸了口气,头脑完全冷静下来。 将刚才瞬间的震惊,奔腾的内心平伏下去。 他一眼就看出,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打得一手好配合。 这两人,这对政治上的盟友太有默契了,一个起头,一个收尾,简直天衣无缝。 目地只有一个,将苏大为整下去,将他们自己人提上来查案。 但,争的真是查案吗? 不,查案只是表象,争的是对这件案情的解释权。 只有他们自己人,才有cao纵的空间,究竟要害安定小公主的人是谁,到时候,还不是长孙无忌一句话的事? 甚至从他处理“房遗爱谋反案”的手段就可以看出来,真相如何根本不重要。 长孙无忌甚至擅长借力打力,借刀杀人。 到时借着查小公主之案的由头,将他的政敌再扫清一批,也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真到那时,李治的位置就更危险了。 朝堂权力平衡岂止是被打破,而是完全掀桌子。 这是李治、苏大为,都不愿意看到的。 “陛下,案情如火,不可拖延,臣肯请陛下将此案交予臣,并,立刻将苏大为押入……万年狱。” 长孙无忌突然想到苏大为已经两次从长安狱逃狱,干脆给他换个地方,不是自己的地盘,想必,就施不出神通来了。 褚遂良同时躬身抱拳,气沉丹田,大声道:“臣附议!” 附议两个字,在寝宫内回荡,余音袅袅。 现在,两位顾命大臣已经把问题抛给李治了。 无形的逼迫,不断挤压着李治的内心。 这位大唐皇帝手指无意识的在扶手上敲打着,头脑有些乱,甚至有些乱了方寸。 事情怎么变成这样? 究竟该不该听从长孙无忌的话? 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让他不知不觉中,倾向于点头答应。 毕竟,抗争未必能成功,但躺平,却很容易。 就在李治内心的天秤一点一点向长孙无忌倾斜时,突然,伴随着匆匆脚步声,一个柔软,但却坚定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陛下,我信阿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