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危机就在眼前 (第2/2页)
说到这里,程知节用力拍了一把大腿:“跟着大唐打仗,大家都能捞到军功,钱财女子,唾手可得,还担心个鸟啊!” 大帐内,轰然大笑,气氛一时热烈起来。 苏大为不知为什么,看着沉默不语的苏定方,陪着大笑的王文度,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军帐内,大唐各位名将,各位将军们继续吃喝着,高谈阔论。 苏大为悄然走出军帐。 此时已经是十月,西北之地,夜间苦寒。 凌厉的西北风卷过,如刀子般割在皮肤上。 就算他身为异人,也不禁打了个寒颤,稍稍紧了紧身上的冬衣。 暗运鲸息之术,将那股寒意驱散。 抬头看去,夜幕篝火下,无数军帐散布在大地上,星罗棋布,如无数星辰。 篝火光芒下,有一个高大的身影独自站在阴暗处,面向着远处起伏山脉,沉默无声。 苏大为左右看了看,远处有巡夜的兵士大步走过,没人注意这边。 他向那人走过去,打了声招呼:“李都尉。” 李谨行转头向他看了一眼,有些诧异道:“苏帅,你不在帐中,怎么出来了?” “帐里没我说话的份,我可不想烤rou烤一晚上。” 苏大为打了个哈哈,向李谨行微微鞠躬道:“李都尉方才的话,在下深以为然。” 听到苏大为这么说,李谨行略有些惊讶,上下打量一番苏大为,苦笑道:“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我其实一直想跟程总管说进兵的事,也跟身边其他人聊起过,他们要不就劝我别多事,要不就像今天,把我喝叱一番。” “李都尉,你如何看此次征西突厥?” 苏大为轻声问。 心里,却在飞快的思索着。 此次出征,从长安出发,一路上已经花了快五个月。 虽说西突厥遥远,但以大军这种速度,还是太慢了些。 不过苏大为并没有从军经验,面对大唐赫赫有名的苏定方,还有程知节这些名将,他聪明的闭上嘴。 少说多看。 再说,这次他加入军中,主要是负责情报一块。 沿路的斥候侦察,寻找当地向导和勘察地形这些归他管,别的,也轮不到他来管。 不过今天,他却对这李谨行生出一丝兴趣。 或许,能从这位异族将领身上,多收获一些关于此战的信息。 “如何看?” 李谨行看着他笑了起来:“当然是不看好了。” “呃?” 苏大为差点噎住。 他本意是问一下军中将领想法,哪知这李谨行,居然“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军上下,无论从程知节还是到下面的小兵卒,无不对此战持乐观态度。 从大唐立国以来,灭国无数,战必胜,攻必取,打仗从没怕过谁。 这李谨行,怎么敢这么说! “你不信?” 李谨行笑容里透着一丝苦涩,他指了指自己:“我虽是靺鞨人,但我从小在大唐长大,接受的是大唐的教化,我热爱这个国家,希望他一直胜利下去,但是,这次的行军真的有问题。” 说着,他沉默了一会,据头看向大帐:“军无将心,兵无战意。” “李都尉,你此话何意?” 李谨行的话,让苏大为警惕起来。 此人,该不会是细作吧? 怎么敢在军中散布这种消级的话,如果碰上较真的将军,说一句乱我军心,斩了他都有可能。 “苏帅,我能相信你吗?” 李谨行盯着苏大为的眼睛:“你是不良帅,为何会出现在军中?想必,你有你的关系,我如果把想法说给你听,你能帮我向苏将军说吗?我看你与苏将军似乎很熟悉。” “苏将军之子,苏庆节也在军中,他与我是好友。” 苏大为道:“至于我,我和你一样,希望大唐胜利。” 李谨行定定的看着苏大为的双眼,夜风吹过,将他的头发吹得舞动起来。 发丝如刀。 良久,他点点头:“武德五年,我阿耶随太宗破刘黑闼,次年,又大破来犯的突厥,从小我是听着阿耶的战事长大的…… 贞观十四年,我经过解褐充任右武卫翊卫校尉,历任果毅校尉,龙泉府果毅都尉,肃慎府折冲都尉,想的就是像我阿耶一样,建功立业。” 说到这里,他长长吸了口气,似要平复胸中激荡的情绪。 稍停片刻,他张开双眼看向苏大为。 他的双眼,在夜色下亮得吓人,声音,也如冰一样:“我算过,从长安出发,就算准备粮草,征召府兵,再加上路程,三月可至,最多四个月,我们就可以咬上西突厥的人,为何此次拖延至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