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2/5页)
依然需要大费周张。 灭国之战,没那么容易。 “太后。” 苏大为行礼道:“对付新罗,倒不用像当年百济一样,新罗只所以强,只因为当年他们的精锐兵马,并没有遭到重创。 唐军以大船渡海,直插新罗首都。 然后便可以围点打援,将他们的精锐打掉。 打去精锐后,新罗便不足为虑。 万里海疆,处处都是我军战场。 我们想打则打,想走则走。” 这话说得,令年轻的李弘不由热血沸腾。 忍不住鼓掌道:“苏郡公所言甚善。” “稍待。” 武媚娘玉掌轻抬:“若要用此策,那远征新罗的将领一定要熟悉水战,而且能力出众,谁可为之?” 苏大为不假思索道:“昔年臣在对百济作战时,曾与将军刘仁愿一起携手,深知此人之能,愿举荐刘仁愿为将。” 说完又看向身旁的程务挺:“程务挺可为副。” 一听此言,程务挺大喜,忙叉手行礼以示感激。 相比西面崛起的大食帝国。 东面那些叛军,只能算小杂鱼。 武媚娘前后思量,微微颔首:“善。” 然后目视苏大为:“那依你之见,需要出动多少兵马?” “若是我领兵,万人足矣,考虑周全的话,应当发精兵两万。” “兵从何处出?” 大唐天下府兵,大半都在关中。 关中遭灾那情况,如今基本是抽调不出什么人手了。 苏大为对此早有预料,成竹在胸道:“当年太宗为了防备高句丽,以及对辽东用兵,在此方向设了数十折冲府。 此次对辽东出兵,从这些折冲府征召,足够应付。” “粮草?” “我在兵部有过计算,比起关中,江都荆扬收成还算安定,略有富余。派战船沿江出海,沿路便可征召粮草,只须朝廷一纸调令。 人力、辎重,兵甲,沿路都可备齐。” 听苏大为这么一说,武媚娘的眉眼一时柔和下来。 方才脸上笼的寒霜稍敛。 对上位者来说。 办事是第一位的。 苏大为不但能办事,还懂得怎么节省。 若按他这么说,关中可不动一兵一卒,只用一纸调令,遣一些军将,便能将此次辽东叛军解决。 哪怕最挑剔的老板,也挑不出毛病。 “且慢。” 就在此时,一直没出声的狄仁杰忽然出列道:“敢问苏尚书,方才所说辽东叛乱,除了新罗,还有倭国在后方支持。 新罗这里派刘仁愿出兵。 那倭国如何?” 被狄仁杰一提醒,李弘和武媚娘也反应过来。 众人目光再一次集中在苏大为身上。 “爱卿有何策?” “倭国距离新罗颇近,的确不可不防,但现在要多抽调人手,也不太容易。” 苏大为略一沉吟道:“我记得我昔年麾下娄师德是荆扬人,这两年他应该是回荆扬了吧?” 武媚娘皱眉,在脑海中回忆娄师德此人。 李弘在一旁道:“他现为扬州司马。” “那就好办了。” 苏大为抚掌笑道:“昔年臣征倭岛,靠的就是娄师德和王孝杰等将,此次再征召此二人入伍,命他们率领小队精锐,以轻舟暗渡倭岛。” “呃,派小队人登倭岛,然后呢?” “再派都察寺暗探协助,当年打下倭岛之后,也收了不少人手,应该会有一些人剩下。” 苏大为道:“娄师德等人熟知倭岛情状,先以都察寺暗探联络倭岛旧部,命他们伺机起事,若有机会,娄师德等人,再出面扩大战果。” “这能成吗?” 李弘脸露狐疑。 苏大为说派小队人,小队人是多少人? 几十人撑破天了。 靠这几十人能打下倭岛? 苏大为不慌不忙道:“此计主要是分散倭贼的注意,在他们国中制造乱象。若成,娄师德可向刘仁愿借些人手,扩大战果。 若不成,他们可退往新罗休整,不会有太大损失。” 这么一说,所有人听懂了。 苏大为此计,是利用以前在倭岛上留下的暗桩,对倭国内进行破坏。 以分形势。 若国中生乱,短时间内,倭王高市想必没时间去管新罗的事。 成了固然好。 若不成,大唐也没什么损失。 只要拖上一段时间,待刘仁愿和程务挺将新罗人的精锐兵卒打掉,目地便达到了。 单独一个倭国,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对了,臣再保举二人,俱为百济名将,一是黑齿常之,二是沙吒忠义,命他二人前往百济招揽本族旧部,从侧翼分新罗之势,相机而动。” 沙吒忠义本为百济大将。 在百济被大唐苏定方攻灭后。 于苏大为镇守百济期间,发动复国叛乱。 最后被苏大为所破。 势穷后,被黑齿常之说动,投了苏大为。 并改名为沙咤忠义。 以示永不背叛之心。 而黑齿常之更是赫赫有名。 为大唐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百济归化名将。 本人也是百济大族族长。 有这两人出马,自然能拉起一帮人马。 而且这两人对大唐的忠心,毋庸置疑。 经得起历史考验。 武媚娘对苏大为这番布置十分满意。 “以高侃为总管,征召辽东各族为仆从。以黑齿常之和沙吒忠义入百济,从侧翼牵制新罗。以刘仁愿和程务挺从海路直击新罗首府。 再以娄师德、王孝杰等人,扰乱倭国,使其无法助新罗。 整个战略,出兵不过两万,而且以荆扬提供。 善!大善!” 武媚娘回头看向李弘:“圣上,你以为如何?” 李弘早已喜不自禁,忙道:“儿臣之见,就依苏郡公之策行事。” 武媚娘微微颔首:“不错。” 她转向苏大为:“辽东的事定下了,西域却又如何?” 凡事必有轻重。 相比辽东的癣疾之患。 西域方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曾经强大的波斯国,在大食的攻势下,已经土崩瓦解。 连波斯总督都内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