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耐人寻味的家宴 (第1/2页)
ps:谢谢风轻云淡5900、人生的意义奉上的月票,求书友的月票、推荐票,以及评论! —————————————————————————————————————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过了中山门,已进入南京城区。 十多分钟后,车至中山南路,左拐向南,又行数分钟,三元巷到了。 陶府就在眼前。 “杜哥先回,我去去就来。” 雷远扯下身上的白布,换下了杜玉龙,驾车而去。 来到建业基督教会医院,雷远将车停在医院门口,直奔二楼。 二楼的医生办公室里,不见林雪宜,一名男医生正伏案写着什么。 “请问,林医生在吗?” “她不在。”男医生打量了雷远一眼。 “那您知道林医生去哪儿啦?” “不知道,我已经两天没看到她了。”男医生说完继续写着东西。 雷远下楼,来到车前,刚想上车,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了看斜对面的医院男宿舍楼,思索片刻,一把抓起车内的那件已被撕破的白衬衫,向宿舍楼走去。 林雨涛送他的那支毛瑟98k狙击步枪,还被他藏在楼顶天台的蓄水箱里。 一口气爬上四楼。 通往天台的木梯已回归原处,雷远踩上木梯,踏上天台。 确定四下无人,雷远褪去外衣,一件不留。他努力爬上了蓄水池,翻身跳进了水里,水很深,冰冷刺骨。雷远猛吸一口气,一头扎进水里,很快就碰到了枪身…… 他握着心爱的毛瑟98k浮出水面,把它递出水箱外,然后再次潜进水里。 子弹、望远镜都被他悉数寻出。 穿上了衣服。 雷远用那件白衬衫包住步枪,提着它重新回到了车上。 来到陶府,雷远按了声喇叭,老吴匆匆走出,替雷远打开大门。 “会长他们都在等着你回来吃饭呢!”老吴一边关门一边对雷远说道。 雷远把那支毛瑟步枪藏在了自己房间的床底下。 走近餐厅,雷远听到里面热闹异常,欢声笑语中隐约有他熟悉的声音。 推门而入,正见杜玉龙口若悬河地夸夸其谈,一群人围坐在他的周围。 人群中,林雪宜赫然在列。 陶嘉渠陶老会长手握一根手杖,坐在杜玉龙对面,正颌首微笑,他的左手一侧,依次坐着陶若歌、林雪宜,以及陶若歌的二姑陶悠云,右手一侧坐着一对中年男女,雷远从未见过。 众人看到推门入室的雷远,皆将目光投向了他。 林雪宜和陶若歌几乎同时立身。 林雪宜正要开口,陶若歌已抢先说道:“雷大哥你回来了!” 林雪宜马上收声,坐了下来。 雷远将目光停在陶嘉渠身上,低头问好:“陶会长好!” 陶嘉渠连忙站起来,笑着说道:“听说雷先生这次上海之行,可是风光无限啊!” 雷远立时明白一定是杜玉龙已将上海之行的某一段经历讲与众人听了。 雷远将目光逐一扫过。首先落在了林雪宜身上,雷远神色一动,目光带笑,算是和她打了招呼,林雪宜也跟着嫣然一笑,算是回应。接着目光停在陶若歌身上,“陶小姐好!”算是对她刚才的问话做了回答,陶若歌刚想继续问话,雷远已将目光移至陶悠云身上,“二姑好!”陶悠云微微欠身:“小雷辛苦了!” 最后,雷远的目光停留在那对中年男女身上。 陶悠云马上介绍道:“这是我大哥大嫂。” 陶若歌跟着不失时机补充道:“我爸妈。” “我叫陶悠鸿。”中年男人伸手和雷远相握。 “我们一回家,就听说了雷先生,既然你到了,咱们就吃饭吧!”中年女人笑吟吟道。 具有着厚重历史的中华民族,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思想的革新一路走来,从来就是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尤以文化的传承为最,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再进行深度加工,这样的加工无法速成,只能依仗时间的厚度,正如陈年老酒,那是摆得越久,味道越是醇厚!某些异邦夷族对大中华传承的文化,历来羡慕,刻意效仿,其结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也正是中华酒酿和洋酒的区别!在所有的文化传承中,又尤以餐饮文化为奇葩,在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后,又进一步演变成若干分支,且脉络鲜明,除了菜品文化、小吃文化、服务文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