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章 兵谏 (第2/2页)
规则和几名妃子又打了几圈。 这次国君的运气不错,再加上其他几人有意做局让他赢,所以国君连胡了好几把,立刻圣心大悦。 其他人,无论是妃子还是白童,脸上都笑嘻嘻的,一个劲的称赞国君厉害,但心里都已经快笑死了。 因为国君嘴上说的冠冕堂皇,什么缺漏什么改进,全都是扯淡。 他提出的所谓改进意见,根本就没有改变麻将的规则,而是要求凡是和他打牌的人,都要比他的凳子矮一些,国君要坐在高处。桌子也不能是四方形,而应该是菱形,国君坐在最窄的地方,可以轻易的看到其他人的牌。而且国君想要打什么位置,就打什么位置,可以不按顺序摸牌,其他人则都要遵守原来的规则。 这就是所谓的,和一国之主打牌的规矩。说白了就是明目张胆的作弊。 纵是如此,国君还是有赢有输,只是比刚刚好了一些而已,足见他真的资质平平,玩不了这种费脑子的游戏。 但这样国君就已经很满足了,两眼放光的继续玩了下去。 一沾麻将,时间就过得飞快。 国君再抬起头时,突然惊讶的发现,时间已经到了黄昏,肚子里面也开始咕咕叫。 但国君的牌瘾还未散去,让白童吩咐下人,就在这里用膳,一边吃一边打。 很快就又到了晚上。 大殿中连续传出吆喝声,调笑声以及哄闹声。 国君的这种言行,很快就传到了国外。 但与宫中一片祥和的氛围不同,王宫外面已经是苦大仇深。 算上之前的时间,数百名西军将士,已经足足在王宫外的广场上跪了两天之久。 偏偏天公不作美,在这短短两天时间内,天气多变,接连下雨和暴晒,已经将他们折磨的不成人形。 再加上许多将士本身就受了伤,此时已经有人发了高烧,甚至神志不清起来。 即使那些勉强还能坚持的,膝盖也都已经种到了不成样子,下半身几近瘫痪。 到了现在,已经不是靠着身体在强撑,而是靠着意志在坚持。 而这里的情况,也牵扯了整个国都百姓们的心,无时无刻都有成千上万的百姓们,拥挤在宫门口的三条大道上,主动照顾那些将士,同时也是为了施压,想让国君拿一个说法出来。 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们越来越失望。 国君始终没有露面,甚至从未过问一句。这种应对方式,可以说是糟糕之极。 可此等情况,正是靖云伯想要见到的。 靖云伯的眼线和卧底遍布多个领域,这种混乱的局势,正是他们大展身手的好时候。 所以王宫当中几乎没有秘密,一发生什么事情,就会第一时间传出来,然后再暗中引导百姓们的情绪,朝一个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国君坚持要纳娶陆辰虹为妃,不听群臣劝阻。 国君拒绝接见朝中大臣,拒绝听取建议。 北地魔教和盟友卫国纷纷派来使者,向国君讨要杨辰。 国君宠信阉宦,如今从早到晚在后宫玩乐,不过问政事。 一个个消息传出来,如同一记重锤砸在百姓们的心坎上。 以前他们认为国君虽算不得什么英明神武之主,但也过得去。 为何一战打胜了,国君反而像是换了个人,堕落昏庸至此! 闹得这么大,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到处都有其他势力派在陈国的人,围拢在附近看热闹,这让陈国百姓们更感到憋屈和丢脸。 而这一切的一切,国君都不知晓。此刻他还沉浸在白童打造的娱乐氛围中,难以自拔。 眨眼间又到了晚上,气温逐渐降了下来,但与之前不同,百姓们的激愤之情依旧高涨,并且没有随着夜晚散去,反而越聚越多。 陈煜站在自己府邸的高台上,朝王宫的方向眺望,然后轻叹口气。 “如果所料没错,今晚事情就会彻底爆发,听说金开天那边,已经压不住了。” “他们不会真要这么干吧?闹得这么大,很容易失控的!毕竟死的都是咱们自己人,要不要干预一下?” 陈琦在旁边忧心忡忡的问道。 陈煜并没有回答,只是继续叹气。 到了深夜,国君在麻将桌旁用了丰盛的晚膳,然后继续兴冲冲的喊道。 “继续继续,抓牌!” 一边说着,一边将休息的许妃拉到自己怀中,一边打牌一边搂搂抱抱,数十名宫女小太监来来回回,端茶递水,气氛无比热烈。 宫门外,又下起了蒙蒙细雨。 跪在那里,几乎已经到了生理极限,意识都有些模糊的西军将士们,突然齐刷刷抬起了头。 那是一种熟悉的味道,他们在军营中日夜接触,金戈铁马的味道! 但国都当中,怎么会这样? 不等他们多想,答案已经出现了。 只见远处的蒙蒙细雨中,驰来一人一马。 在他身后,是并排十几骑,再向后看,黑夜中逐渐露出了峥嵘之势。 一排排军兵衣甲齐整,神情坚毅,冒着雨水踏踏走来。 还未接近,独属于军中精锐的压迫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禁军!是禁军的兵马!” “他们要干什么?” 还聚在这里的百姓们自然也注意到了,顿时炸锅。 按理说,没有国君调令,没有外敌入侵,禁军是不准入城的,但怎么会突兀的出现在王宫外?而且满脸杀气? 最前方的,是禁军的副指挥使,先盯着那些请愿而没有受到重视的西军将士看了片刻,然后扭头望向王宫正门。 此刻,王宫中的侍卫们也都已经吓得头皮发麻,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所有人听令!从现在起,接管丹阳国都四门防务,禁止任何人出入,违令者斩!城中戍卫军一律缴械看管,违令者斩!城中百姓一律不得奔逃失序,违令者斩!”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 王宫的大门依旧紧闭,有侍卫长登上城头,对着这批禁军怒声问道。 但任谁都听得出来,他的语气中,已经夹杂着几分心虚。 那名副指挥使抬起头,雨水落在脸上。 “陛下身旁有jianian佞小人作乱,蒙蔽圣,扰乱朝政。护国护民,拨乱反正,扶大厦于将倾,狂澜于既倒,乃是我禁军之责,王城开门!兵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