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气浓郁 (第2/2页)
立时应道:“是,属下明日起就带人往陵水肃清地方!” 他如今身上还背着不是,不怕有差事,就怕闲着。 些戴罪立功,抹了身上过错,心里也踏实。 不用与别人比,只李千户在前,就够他追赶的。 如今已经不是李千户,是庐州知府。 当初两人都是邓健麾下千户,只李知府擅长庶务,打理曲阳县务,就入了霍五的眼。 李知府却是一步快,步步快。 两人如今一个是都尉,一个是知府,都是一方人物,可到底不同。 王都尉也是滁州军最早的老人,看出来滁州军用人,身份资历重要,能力更重要,并不以亲疏取舍。 邓健麾下三人,如今都崭露头角。 马寨主麾下四人,出头两人,一人问罪,一人泯灭众人。 杜老八麾下三人,人品有瑕,能力不足,都是籍籍无名。 冯和尚麾下四人,已经有一人为和州都尉。 只是那位僧将以练兵擅长,如今在和州cao练新兵营,过后多半还会回金陵。 取代他的人选,应该就是含山县尉,唐光的旧部。 霍宝心中,对于陵水的矿藏很是好奇了。 只是当着王都尉与毕知州的面,就忍着没问。 等到两人下去,只剩下三人,霍宝才道:“表叔,陵水有什么?铁矿?银矿?” 马寨主亦是眼神烁烁,盯着邓健。 “金矿!” 邓健挑眉道。 霍宝与马寨主两人都愣住。 金矿! 比银铁更金贵的东西,怪不得柳元帅与韩将军两人将消息瞒的死死的。 两人都没有问邓健消息渠道。 邓健倒是主动提及:“是五哥得了消息,私下吩咐我趁机要回陵水……”说到这里,看了霍宝一眼道:“柳元帅的人去松江买盐,为了避人耳目,就选择偏僻的盐场,正好是小宝名下那盐场……” 那边负责留守的是九爷的人,有一双利眼,看出是簇新的矿金来,就派人给霍五送了急信。 无巧不成书。 那边霍五才得知亳州军可能有金矿,这边滨江霍氏就有人主动投诚。 是霍满的儿孙,受不了苦役营的cao劳之苦,以秘事为由,求见霍五。 他说的就是亳州军在东山的“秘密基地”。 霍家娶的韩氏族女,其父就在那个“秘密基地”的负责人。 日常里,就带了些消息出来。 霍家人不知矿藏事,只当是韩将军留的后手,背着柳元帅养的私兵。 如今他们落难,就将这个“秘密基地”当成是救命稻草。 东山,也是黑蟒山中,就是挨着陵水县方向。 徒三当初出家的寺庙,就在东山。 马寨主眉开眼笑。 金银都是硬通货。 滁州军不管是北上贩马,还是南下收粮,都缺钱呢。 霍宝却是暗暗乍舌。 这就是老爹的运气。 要是消息来得晚些,徒三已经接手陵水,这金矿的消息也差不多该知晓。 到时滁州军除了硬抢,哪里能要回陵水? 一个金矿,一得一失,滁州与亳州的距离再次拉大。 徒三的运气虽也不错,可跟老爹相比,就不够瞧。 真要按照术士说法,老爹身上的紫气比徒三的浓厚。 …… 滁州事毕,十月十三,霍宝与马寨主、邓健等人离开滁州,返程。 随行的,还有老和尚与几个监察队员。 老和尚精神抖擞,之前脸上密密麻麻的皱眉都舒展不少。 与人斗,其乐无穷。 况且,还是为了庇护百姓。 老和尚既是“死人”,不担心连累儿孙,就十分尽职尽责。 曲阳的“加税案”,说起来并不算少见。 大宁地方腐败,官员盘剥都是这个模式。 曲阳官员,自以为行事有分寸,靠山又硬,加上师出有名,所以才理直气壮行事。 老和尚想的清楚,回金陵就要与霍五谈谈地方县治。 县丞、县尉等辅佐官还罢,可以用当地人,知县却是万万不能用当地人。 否则牵扯太多,就算自身是好的,也难免有姻亲故旧“狐假虎威”。 大宁朝如今大厦将倾,可大宁官制是随着前朝而来,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有可取之处。 就算滁州军抱着取而代之的打算,也没有必要通盘否定大宁官制。 “异地为官”这一条,不能只执行到州府,还是当成知县开始。 因如今滁州军已经选拔使用的吏员,多是滁州、和州、庐州三地之人。 金陵的吏员试,是十月初十。 太平府的吏员试,还没有定。 太平府初定,又紧邻着朝廷地盘,如何规划,还要再看。 …… 十月十五,霍宝、邓健等人过江,回到金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