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姓郡王 (第2/2页)
回到金陵,重新并入青蛇军。 “青蛇军”定编一万人,如此还缺额四千,就直接从金陵大营补了四千去年十月的兵卒。 “青蛇军”这一独立,童兵的战兵右翼出缺。 邬远这些日子,正奉命在金陵大营挑人,补充战兵。 只是一步慢、步步慢。 这次打太平府,霍宝跟老爹说过,让侯晓明、石三带着各自部下往太平府听用,却没有提邬远。 毕竟邬远这边的人手还不齐全,就算挑好了人,上下没有磨合cao练,直接上战场也太儿戏。 童兵诸将中,接触早的快一年了,接触晚的也大半年,各人的优缺点都在霍宝眼中。 同侯晓明、石三这样的野路子相比,邬远到底是将门出身,自己武艺出众,也读过兵书,可也拘在里头,行事少了几分果决,略显得中庸。 只希望他独立领兵后,快点儿成长,不要被侯晓明、石三落的太远。 “爹,仇威那小子抖机灵,要用童兵的后勤,我应了。” 霍宝与老爹也说着童兵之事。 “青蛇军”虽独立成军,可童兵的印记太深。 尤其是后分配过去的两千兵卒,在他们眼中,唐光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反而童兵的小伙伴,是一起成长起来的。 仇威就算独立成军,如今手下人手也不算齐全。 想要用童兵后勤,看似厚着面皮占便宜,实际上也是表明自己的立场。 仇威的年岁在这里摆着,今年才十六岁,手下的兵卒也只有一万人。 这样的主将与兵卒数目,只能做偏军,做不了主力。 与童兵同进退,就是仇威的选择。 霍五唏嘘道:“难为孙都尉了……是个明白人……” 这个孙都尉就是前任和州都尉,唐光旧部,昔日青蛇寨三位把头之一。 他年岁与唐光相仿,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下山后想要稳定,就求了留守含山县的差事,后来升任和州都尉。 因记得霍五“青蛇军”独立成军的许诺,他过完年就提了辞表,想要来金陵教导仇威。 霍五允了,如今孙都尉已经缺卸了差事,回到金陵,跟在仇威身边教导。 仇威对这位寨子长辈,亦是十分尊敬。 用童兵后勤的主意,当不是仇威自专。 要是那等糊涂的人,少不得想着既是“青蛇军”独立成军,就拜托童兵影响力,以免日后掣肘。 这位孙都尉却是看得明白,仇威的能力还不足以独当一面,总要选一个元帅依附。 最好的人选,莫过于马寨主。 毕竟滁州军诸头目中,与唐光交情最深的就是马寨主。 可是马寨主卸了兵权,不再领兵,“青蛇军”总不能跟着全部转后勤,只能换个人选。 与其跟在其他元帅身后,哪里有站在霍宝这个滁州军少主身边妥当? “不知道你舅舅怎么样了?徐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离大都又近……若是朝廷再调兵马平叛,目标当是徐州?” 说完仇威之事,霍五想起徒三。 霍宝道:“半年功夫,朝廷已经平叛了三回,废了两个金氏将帅,金家人也该长记性了!” 谁也不是傻子。 皇帝如今忌讳金家,调金家麾下人马平叛,打着用白衫军消耗金家军的主意。 就有了杭州平叛时,官兵是胜利方时调离主帅,又找借口将剩下人马留在杭州镇守。 后在山东兵平叛时,也是在官兵收复徐州、差一点就拿下亳州时接连下旨将兵马调回,使得金家军不能立全功。 然后就是今年春天这一仗,更是莫名其妙。 明明泰州白衫已经被围死,胜败就是早晚问题,朝廷下旨毒杀了金姓主帅。 霍五犹豫了一下,道:“之前小宝做梦,四王八公的,好像有金姓?” 霍宝点点头道:“对,开国郡王中,西宁郡王金姓……” 父子两人对视一眼,都陷入沉思。 滁州军中,如今金氏将领就是扬州降将金错。 金错就是皇后族人,金家也是当今朝廷最大的将门。 这开国郡王是金错,还是另有其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