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隐患 (第2/2页)
中,也是分了几派。 以江平、卫海为主的乡勇派,以陈举人、陈大侄叔侄为首的外来派。 因江家、卫家都有女在徒三后院,乡勇派内部也不安生。 除了亲近两家的,还有徒三亲卫队长郑季为首的“中立派”。 曲阳二十四将,如今对外一体,实际上早在滁州之变后就四分五裂。 说是“中立派”,是面对江家、卫家的拉拢时不偏不倚不站队的。 这些人大多对水进更亲近,对于之前的滁州之变心中有质疑,不喜江平与卫海兄弟人品。 这两家,江平虽是被陈举人分了权,也是掌握着大半的后勤,依旧是亳州军中的二号人物。 卫海弟骁勇,是亳州军中的头号战将。 陈大志并不比卫海差多少,可到底是后投的,与徒三没有同乡之谊,也没有联姻,到底差了一头。 早在徒三纳了卫氏,随后又纳江氏,陈举人叔侄也私下商议过,是否从容安排陈家女入徒三后院,后来思虑一番,否定了这个建议。 叔侄两人已经后悔上错船了。 亳州军内部太乱了。 之前争权夺利耽搁的时间也多。 可其他白衫军都在飞速扩张。 如今长江以南,已经是滁州白衫、蕲春白衫、台州白衫三分天下。 淮南基本也是滁州军的。 亳州军能扩张的,就是往北在河南道诸州府。 可是河南道这边,还有泰州白衫也在扩张。 再往北,就离大都不远了。 亳州军无力南下与江南三处势力争夺地盘,就只能一鼓作气北上。 可是大都毕竟是大宁国度,周边山东、山西、河北还都在朝廷治下,凭借几州府兵力,想要举行灭国之战,无异痴人说梦。 就像滁州军“东征”结束得了亳州军占了徐州的消息,亳州军这边也是差不多得到江南消息。 当时徒三面上未见欢喜,反而只有沉重。 他站在舆图前,数着滁州军势力范围。 淮南道滁州、和州、庐州、扬州、舒州、寿州。 江南东道的金陵府、太平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 十二个州府,其中还有金陵府、太平府、苏州府三个大府。 “若是十二州府征兵,滁州军那边的兵卒……会到四十万……” 徒三面上带了苦笑。 还记得去年六月,大家在滁州城中提及“淮南攻略”。 先打和州,再打庐州,随后反过来对扬州…… 虽说滁州军征伐的过程中略有不同,却是大同小异。 若是没有“滁州之变”…… 越是到了眼下这一步,徒三越是明白人才的可贵。 卫海、陈大志是他手下的猛将,可两人与邓健、水进压根不是一个等级。 卫海是水进的手下败将,陈大志在滨江时也被邓健俘虏过。 邓健一个人,就帮着滁州军打下数个州府。 水进也成长的飞快,成为独立领兵的一方元帅。 当初霍五用数千人马换水进,是找个借口帮扶他这个小舅子,这算不算是“好心好报”? 水进却是值得数千人马去换。 江平打理庶务比旁人强些,可也比不得马寨主。 还有陈举人这个谋主…… 是比徒三手下其他人强多了,可是与林师爷相比也差太多。 还有冯和尚…… 早在亳州时,就是五位白衫元帅之一。 冯和尚手下只有数千兵马,可当初不管人多势众的孙元帅、还是名声在外的柳元帅都不敢小瞧。 徒三早就后悔了。 午夜辗转,他也无数次想过,要是当初选择了姐夫与外甥小宝,没有为江平伤他们的心,如今会是什么情形? 集亳州军与滁州军势力,这天下还谁人能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