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秘会高人 (第2/2页)
不惧生死!不悖师恩!”元玄子指天盟誓。 “记住!天地玄机,成于其密!宁破千道戒,莫与他人知!且记!” 老仙师留下最后一句话,退隐于青冥高深的苍穹之末。 元玄子浑身轻如棉花,失去了原有的体重,凭空飘浮起来,融入那轻烟迷漫的渭河晨曦。 不知何时间,从何方向,飘然走来一位耄耋老者。 他面如古铜,鹤发银髯,骨骼清癯,体段峥嵘。 两道寿眉遮碧眼,一张笑口露新牙。 逢人便施七分笑,遇事能守一片心。 更为奇特的是他身上披着一块原色土布,囫囵无裁,对折缝齐,只掏出三个洞,头和双臂钻将出来。袖子是两个小圆筒,用几根别针扎在肩上。 衣长至脚面,露出一双懒汉千层底的黑色布鞋。 唯独腹部不知塞了个什么东西,突兀着。 他边走边随意哼唱,似秦腔又似绑子,内容怪异: 混沌出太极,两仪立三才。 四象通五行,六气达七星。 伏羲画八卦,子牙九旬辅。 神农百草王,黄帝千年祖。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万物皆备我,天道贵自成。 此人非是俗流,与元玄子并尊为江湖四大高人之一,为人极其低调,处事极其谨慎,行踪极其隐匿。 所谓:低不验高,浅不测深。 其人的修为、功力和江湖排名,遥居第一,就连玄门领袖元玄子也要恭敬地尊称他为老哥哥。 老者俗姓李,字潜溪,道号悟玄子。 八岁那年,父母兄长在重庆被日本飞机炸死,沦为孤儿,所幸为青城山玉清宫行脚的道士收养。 十二岁时,拜刘一德为师,宗奉三清道妙真派。 玄门有曰:华山彰仙风,妙真隐士情。 修道三十六年,于道法诸经,皆得旨趣。 一日,忽然慨叹道: 大丈夫当离法自律,怎能埋葬在晨钟墓鼓的琐事之中! 于是,弃教归隐,遍学百科。交游八方,随处著眼,本地风光,处处迸露。 尤其钟爱易经,能向从中觑破尘缘,金身全现。 得手心法,无验不证。神乎其神,一时名动华夏。 前来切磋讨教者如过江之鲫,目不暇接,应接不绝。 不到半年,老布袋忽然又慨叹道:大丈夫岂能迎来送往!曲媚权贵!拘于名利! 于是,顿舍情尘,弃家进山,埋名隐姓,离诸名相。 为了蹉跎我慢山高,践平胜负情生,永葆一颗平常心,故意以破布袋为衣,走街串巷,嘻嘻哈哈,人送绰号“老布袋”。 元玄子此次邀老布袋见面,正是逼不得已! 江湖之上,有一大魔头,绰号神经咒。此人极度阴险,神精分裂,狂妄暴戾! 他手上一咒灵,咒谁谁死! 一符灵,贴谁谁亡! 还有一件宝器,名为凌风镜,照人人疯,照物物毁! 简直就是魔王托生!恶鬼投胎! 江湖上传言,四大高人中排名老四的花静虚正是被他绑架做了人质,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能打败神精咒的只有老布袋,二十年前,他们曾在终南山拔仙台较量过。老布袋用布袋蒙住了神精咒的脑袋,用他的凌风镜照射了他三天三夜,神精咒彻底神精了。 从此以后,神精咒退居山野,苦心修炼,扬言定报此仇! 而老布袋也埋名遁行,不肯重出江湖。 不论他老布袋怎么想,我元玄子做为天命的担当者,做为玄门的当家人,没有理由退缩! 元玄子双手拱礼当胸,做了一个揖,笑着问候: “老哥哥道安,请教哥哥方才吟唱的是哪出棋局?” 老布袋把山羊胡子一捋,偏着脸翻着眼,道:“天地大棋局!” 元玄子抬头瞥了一眼微熹的天宇,说:“有子无眼,著著皆死棋。有眼无子,拿棋盘作眼行吗?” 老布袋拍拍元玄子的胸口,道:“这里为何事起伏不停?” 说着,抬手就去抓元玄子的手腕,元玄子要闪,但迟了一步,被揪个正着,那玫晶莹剔透的翡翠像波斯猫的眼睛,泛着绿幽幽的光。 老布袋抖开布袋,轻轻一挥,元玄子的翡翠指环就掉入其中。 “老哥哥,快把翡翠指环还给我。” 老布袋嘻嘻一笑,返手一弹,翡翠指环又回到元玄子的中指上。 “老哥哥,不如把你这口袋送给弟弟,反正你也派不上用场。” “你又没炼通使物功夫,更派不上用场! 凡人不通物,反被物来魔。 啥时能通物,物物是仙佛。 你手上那个翡翠指环属金,我这个属木。按五行来论,金克木,你为啥反被我收了去?你只用物,而不通物。嘻。” 老布袋笑得像弥陀。 元玄子惶惑无言,只得拱手相拜,谦虚地说:“愿向老哥哥讨教此中玄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