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仙道_第39章 遣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遣返 (第2/2页)

中乘法,神仙不出大乘法。

    是此三乘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如何分别与印证修真的层次?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我们道家是以气来区分。

    气有先天气、后天气、营气、卫气、宗气、经络气、脏腑气、元气、混元气、真气等。

    修真之士,修持先天元炁。真气中既有先天之炁,亦有后天水谷、天地之气的精华。

    气在不同修持阶段,其质量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气未达到某一层次时,仍是气的状态,其密度低质量不高;在气达到某一层次时,就进入了炁的状态。

    在炁的层次,其密度、浓度、质量大大提高,表现出光性。在更高层次,其光性呈五色态;更高者而返八十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的自然之界。

    诗曰:

    ‘学道先从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

    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心不空。

    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寻。

    一急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

    修真之法,有性命双修,有仅修命者,有仅修性者。

    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双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术。

    仅修命者,未得真诀,不悟大道,枯坐顽强,日守干锅,假烹假炼,不辨水源清浊,不明采药法度,长期神入气xue,死守不退,神被气包,结成死丹一颗。求祛疾延年则可,最多炼至一鬼仙而已。民间得一诀得一法而修者,大部属于此类情况。

    从来修真,只此色字难断。

    丹经所谓断却yin根即是仙,不漏即神仙。生我之门,死我之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均终于此门户。盖由色生爱,由爱生情,由情生yin,由yin生棺材,此乃相连而来。其顺行生子者,乃是自己死后,有子孙代其而生。其逆行成仙者,乃不需他人代我而生,而是我代我生,金身不朽,与大道共存。此乃庄子‘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之义。

    正所谓:

    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空。

    体性湛然无所住,色心都寂一真宗。

    学道有基,升仙有梯。

    入道修真,须树立雄心大志。修真者要有莲藕荷花的风骨,虽处污泥之中,但不被污泥所污染,反从污泥中提取营养,为己所用。心空不染俗尘,不为环境所左右,正直无邪,忍辱磨砺,无私无欲,苦已利人,一心向上,如此坚韧不拔,经年累月,加以善业德资,方可达到真人境界!”

    元玄子讲完后,转身向后院而去。

    两人随后,跟到花坛时,却不见了踪影。

    正值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之时,曲径弯弯,禅房深深。

    蝉噪庭逾静,雀鸣院更幽。

    不见一人一语,煞是清静安宁。

    刚要出月亮门,王一清忽然看见有人穿过花廊,还回头朝后面轻轻一望。

    竟是一位妙龄女子!

    只见她:芙蓉仙姿,玉骨冰肌,纤腰雅步,如轻云出岫,似飘风回雪。

    身着白色长裙,披一头如瀑长发,温婉娴逸,意态淑真。

    王一清不由得轻声叹赞:“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黄强听到王一清嘀咕,赶紧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禁疑窦丛生:全真虽有坤道,却一律盘发青衣;玄门虽对外开放,有香客居士往来,却都在前殿,不会径来后院。

    再看这女子芳菲自然,气若幽兰,好似天女临凡,绝非等闲佳人。

    如此种种,五味杂陈,令他陡生羡慕嫉妒之恨!

    “他元玄子不会包二奶吧?!”黄强鼻孔里冷笑两声,“怪不得这么着急打发我们!”

    王一清忙打断他:“别乱讲!”

    虽这么说,但仍怀着事实胜于雄辩的念头,和黄强一起蹑手蹑脚地向院内深处靠拢过去。

    不知何时,元玄子从院中的一角坦然走出来,他高声吟诵道: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突然的一句诗,着实把二人吓了一跳,二人更加怀疑,莫非确有金屋藏娇?若非如此,元玄子何必急匆匆地跑出来,又何必故意高声自诩清白?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