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仙道_第43章 三身一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三身一体 (第2/2页)

命术、相术、堪舆、图谶、望云、省气等玄门法术。

    他曾请教天乙上人:“徒弟乞问风水的意义,肯求师父发蒙解惑。”

    太乙上人曰:“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宇宙万物达到和睦、共融的关系。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的境地,此为风水之真意。”

    复又请教:“宗教风水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太乙上人曰:“古有天气地运、天运地气之说,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旋转,地气而应之,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风水形势的改变,在山川之中的一切灵性之物,会由于风水善恶的巨大转变,而产生异变。

    宗教风水术的主体是相形度地,大道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解读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势,判断龙脉的来去止伏,观取龙、砂、xue、水。

    宗教风水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万物兼顾,人与自然的和睦发展。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是宗教风水秘术的最高境界,无字无声,大道已证,领悟造化之内、天人合一的终极奥妙所在。”

    钟离罗盘又问:“何谓道?”

    天乙上人曰:

    “道分天道和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有为而累者,人道。

    主者,天道。臣者,人道。

    天道与人道相去甚远,不可不察。

    《易经柔辞》有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阴符经》有云: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从古至今,至尊至贵莫过于悟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故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钟离罗盘心中一动,说:“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风水之道就是通过天人合一来争取宇宙的能量。

    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

    圣人者,不违天地自然之道,裁制变通,参天地之化育,而德配天地,与天地同功用。”

    见钟离罗盘已然领悟风水与大道的主旨奥义,天乙上人遂从怀里掏出天下第一奇书——风水残卷《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

    这部奇书是清代摸金校尉所创,其中囊括风水阴阳之术,这十六字分别是: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镇、遁、物、化、阴、阳、空。

    研习三年,无不验应。

    天乙上人说:“跟我上茅山!”

    天乙上人曰:“入茅山道后,即是三洞弟子,你须刻苦钻研道经,遵守法戒,施行斋醮多依古法。

    笪蟾光《茅山志·真人著述经忏道书》收有《上清大洞宝经篇目》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箓》一部,《上清大洞宝箓篇目》三十五部,《众真所著经论篇目》六十二部;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茅山道书目四十部。

    该宗著述宏富,为前期诸道派之冠。欲做通明道士,以上经典均须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到达茅山之后,天乙上人和弟子钟离罗盘借地修行,天乙上人没有接受礼让之邀,辞谢一切职位,潜心修行。

    即便如此,仍然引来不少侧目窥视。此为山头之争,门派之见,鄙陋之风,由来已久。

    茅山道继承以往正一、上清、灵宝三大教派,也出现了神霄、清微、净明等教派,人才济济,鱼龙混杂,暗流涌动。

    道长张三清擅长上清经箓,对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方物、医术、本草等无不通晓,特别精修于符箓。

    他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工草隶行书尤妙。

    常自鸣得意,不视凡尘,但见天乙上人和钟离罗盘来后,不免心有戚戚焉。颇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

    天乙上人早知此处非久留之地,但为了深研经典,只得蛰居潜修,磨练心性。

    他与钟离罗盘奉持:敬天、祀祖、修道、行教、救人、利物、济世的七大教义,主张以道立国,以德化民,做了不少有利于当地茅山村民的善举。

    在茅山福地,天乙上人教授了钟离罗盘正宗的茅山法术。

    包括:茅山炼尸法、茅山五鬼显灵法术、茅山拘三魂法、灵宝六丁秘法。

    细至施法时常用的手指功诀:法决、斗决、神决等,即单手行诀和双手行诀,有七十余种。

    在施法仪式中,道士出阳神驰奏上苍,假方丈之地,以为九重之天,步以斗宿魁罡之象,或以九宫八卦之图,即可构通人神。

    所谓: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斗,以罡指前,乘魁履罡,攀登云路。

    天乙上人又教授步罡踏斗,常用的约三十余种。

    最后教授各类阵法,包括金罡阵、八卦两仪阵、七星八卦阵、九宫八卦阵、五行八卦阵、六合阵、北斗七星阵、奇门八卦阵、四象阵、七煞锁魂阵等。

    现在孤峰山布下的二龙出水阵和四象阵就是钟离罗盘亲自布置的。

    天乙上人云游行脚的那一天,没有告诉钟离罗盘。

    钟离罗盘后来下山的目的正是要找到自己的恩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