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亡书 (第2/2页)
出关之日,恩师嘱曰:“修道之人,须自取孤贫,隐身匿迹。江湖摧危,人心叵测。众皆竞进以贪婪,凭不厌以求荣。道人当避智如避刃,避色如避剑,避利如避仇。如此方无死地。反之,死矣。” 彼时,吾年青涉世未深,恩师教诲挂耳未铭心。 下山之后,云游四海,遍访五湖。 某日竟在峨嵋后山偶遇汝母。彼时,天色陡变,雷雨交加,汝母与同游失散,与我共避雨于岩xue。 绝地相逢,一见钟情。 吾如实相告:玄门弟子,当禁情爱,心虽向往,却不可越雷池一步。 汝母名林雨霏,乃秀外慧中,博学多识之才女,谓余曰:“不俗即仙骨,多情乃道心。何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仙道贵生,岂隔阴阳?” 吾当下无语。 恩师得知此事后,摇头叹曰: “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亦自然。 玄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仙丹。 传道有方成妄语,解惑无信也虚谈。 愿倾肝胆还休言,料想前生必有缘。” 随后,我被逐出师门,誓言永不相见。 吾羞愧难当,还俗求学,毕业成家,坐诊悬壶,一如凡夫。 婚后一年,汝即出生,汝母生产时流血不止,感染病毒,不治身亡,撒手人寰。 吾自视杏林圣手,竟目睹爱妻病逝,一无所措,渐恨之情,磬竹难书。 汝自有天命,被太乙观道长元玄子即吾挚友收养,取道号燕玄飞。 汝能追随于他,亦是大缘大福。 虽父母不足譬,天地不足喻,师恩如海,育养如山,汝当倍加珍惜与感激,切莫妄用心机,强作主宰,感情用事,步吾后尘,遗恨终生! 人习于苟且非止一日,知识精英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一已之私,吾深以为耻! 汝既入玄门,当洁身自守,不漏慎独,志心大道,舍已报国,不负此生! 汝见此信,必来寻父。如吾不在,必为阴人所害! 书不尽言,汝自照鉴。谨申微意,再祈珍重。 父花静虚 巳卯年戊辰月壬申日 看罢书信,燕玄飞清秀面容透出惨白,嘴唇颤抖,眼含泪水,一时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此时,燕玄虎却极无眼色地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师父,为什么紫阳真人把花静虚赶出师门,那会儿他只是动情,并未结婚,也未破身,只要把两人分开不就可以了吗?” 元玄子本来不想回答他,但看见大弟子燕玄龙揪心地看着师妹的眼神,于是,他不得不开口了: “紫阳真人所做也是被逼无奈!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神魂魄意志即人!五臓即命!我们的三百六十个骨节,八万四千个毛孔在每一刹那都要保持觉醒。只有在这种光明照耀之下,我们才能看清‘无’的面目。 这种境界就是内明,对境忘境,不沉于六贼之魔;居尘出尘,不落于万缘之化。达不到这种境界不可能炼就道家功夫。 境界即功夫!功成自见境界! 有法语无法,无修解有修,才是最高的法门和境界。 道教为什么在传承上如此注重选人? 宁可失传,不可妄传! 因为,在丹道修炼中,防危虑险是成败的关键! 已证无为自在心,便须温养保全真。一年沐浴防危险,免见沉沦更用心。元代钱道华在注解吕祖《敲爻歌》时说:防危虑险,知进退,识浮沉,明主客,两无疏失也。动不纷扰,静不枯寂,修丹之要,此为首务! 明确指出防危虑险是修丹首务! 修道中的危险很多,也很复杂,因人而异,但归根不外身心二字,身的方面,主要是气脉错乱,心的方面,主要是幻妄频生。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心火过旺,必伤元神。犹人炼意不净,妄念滋生,定有伤丹之虞。 如果没有高深的学养和脱俗的心性,其所反夺造化之源,轻则受其病患,重则伤其性命,那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元玄子说完,看了一眼燕玄龙,抛下一句狠话:“与其浪费生命损害生命,不如早日逐出玄门,既然迷恋红尘,不如早日回归红尘!不做天上客,即是地上人!两者必居其一! 若是我元玄子碰到类似问题,亦如紫阳真人,清理门户,决不姑息!” 燕玄龙和燕玄飞感到浑身的毛孔都竖了起来,耳边嗡嗡乱响,他俩相互看了一眼,如挨棒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